在希望的原野上 播撒梦想的种子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adnet 猫眼看网路: 你上网了吗? 钟送黄昏鸡报晓 忙处人多闲处少

博文

科网群英烩No.0346崔克明 奶车 文章 发表 拒稿 商榷 质疑 打假

已有 6934 次阅读 2011-1-1 14:20 |个人分类:科网群英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博客, 博主, 科学网, 求真, 崔克明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崔克明,求真,肖传国,打假,媒体,科普,作家,方舟子,色球,色空间

 

—— 群英 场 ——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25 12:39:00
查看评论:5 │ 浏览:636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未分类
求真皇帝遇难,造假皇帝称雄
前日我发了《肖案判了、《自然》论了、刘实哑了?》一文,乱猜自称为“求真皇帝”的刘实是否已被“双规”。因为以“批方舟子”为乐趣、还力挺肖传国的刘实自转了稽炮文后就“失声”了。而以批圣刊为业的所谓“超一流”科学家自其“中华人”的假名被《Nature》识破后就没再发评。我说:“奶车能直射到美国的刘实,那可就真是威力巨大,方舟之巨荣”。
 
看来,我的乱猜还是有谱的。这不,方舟子竟然回到美国高谈阔论起来,还说:“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其根据还是:“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
 
真不该下奶车(Nature)(见《就不当地下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自然的道歉》),否则“权威”学术杂志那不实的结论也许不会被进一步泛滥。
 
附:
“民族脊梁”在美国的演讲报道
 
 
方舟子: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
 
  记者李大明圣地亚哥报导 世界新闻网 北美华人社区新闻 
 
  世界日报October 20, 2010
 
  以揭批中国学术腐败现象著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近日回到他曾经长住的圣地亚哥,并应邀在当地加州大学(UCSD)演讲,介绍他“打假”十年的心路历程,以及今年8月被人恶意报复致伤经过。演讲在旅美学人中引起关注,听众连连提问,场面热络。
 
  方舟子称,他的“打假”其实应称作“揭假”,因为他以一介平民,对学术腐败所能做的只有揭露与批判,谈不上“打”。他十多年前创办的网站“新语丝”(www.xys.org)最初只想办成网络文学杂志,但随即收到许多揭发学历造假或夸大学术成就的来稿。他调查其中有代表性的个案,让不正之风公诸于众,没想到从此欲罢不能。
 
  拆穿加州“基因皇后”骗局,是方舟子“揭假”的第一案。其实与后来的大量严重学术腐败现象相比, 方舟子认为那只是“小菜一碟”。此后“新语丝”锋芒所指,包括施一公、姚雪彪、裴雪涛、杨玉良、周祖德、侯建国、周森锋、谢华安、王锐、陈家骅、张建革、丁小平、黄凌琳、张阳德、金海、周老虎、周济、陈竺、唐骏等许多人的言行。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学者,乃至科学院院士、国务院部长等。
 
  方舟子说,回顾十年,他揭发的学术造假现象平均每年100起。他估计中国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的人造假,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别人造假而无动于衷。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由此可见学术腐败之普遍。
 
  “见怪不怪,花样翻新”,是方舟子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形容。他说,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夸大在海外的工作成绩仍是主要手段,新花样是“海归”学人的 “脚踏两只船”。这是指某些人号称回国发展,拿了中国官方的钱,取得了“长江学者”之类的荣衔,但实际上只在中国短暂逗留,属于“假海归”。
 
  “揭假”十年,方舟子认为变化之一是公众与媒体的关注度提高了,媒体更愿意报导。但媒体只敢写高校校长以下涉嫌造假的事例,而不敢碰部长以上的高官。2009年与校长们有关的个案大幅增加,以致有人称去年是“校长问题年”。
 
  变化之二是官方开始重视。以往官方说学术腐败是“个别现象”,现在承认有普遍性、十分严重,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颁布规范、制度,2007年还成立 “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虽然未见这个机构有什么作为,但方舟子认为毕竟是进步。
 
  变化之三是造假者反扑更厉害了。方舟子从2004年起陆续被揭发对象告上法庭,至今诉讼已达11起。告他的人在地方法院提告往往会胜诉,在北京则较难打赢官司。更糟的是,以非法手段反扑也变本加厉,他接到恐吓信、恐吓电话、被人跟踪不在少数,人身安全受到直接威胁。
 
  因被方舟子揭发学术造假而无法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同济医学院教授肖传国,为施行报复,透过远房亲戚戴建湘雇请打手许立春、龙光兴,于8月29日以喷雾剂、羊角锤等凶器袭击方舟子,造成人身伤害。前此,这群人还袭击了另一位积极“揭假”的杂志编辑方玄昌。两案被警方迅速侦破,主谋肖传国被捕后也供认不讳,但最后法院只予轻判(肖传国、戴建湘各判拘役五个半月,打手更轻)。方舟子认为这样的判决无法起到惩戒作用。
 
(XYS2010102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888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求真皇帝,造假皇帝,刘实,方舟子,Nature
相关文章: 科网群英烩No.0731-3肖传国 计算机证明我脑残
[转载]看记者金微如何揭开方舟子画皮
金振民院士Nature(1994)文章中的数据是否靠谱?
科网群英烩No.0040-2 郝炘 肖传国 科学 媒体 打假 方舟子 真相
Michael Vick 和 肖传国
[转载]Nature: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转载]方舟子驳面粉增白剂有害论 称反对者经不起推敲
[转载]方舟子当选年度网络面孔 称做网上斗士不孤独
《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50 步笑100步
立委抽屉123:《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
当前推荐数:0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9 22:22:27]   
:“大陆学术界约三分之一人造假”。其根据还是:
“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
=======================================================================================

说此话者,如果不是不懂装懂,就是别有用心!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jihua0a [2010-10-26 20:31:09]   
肖的手术定性了吗???

博主在自我陶醉。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肖的手术国内外并未形成定论。 方未免高兴地太早。

从于建嵘与方不群曾经有过的矛盾来看,方不群就是一死不认错的无赖。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游客 [2010-10-26 11:45:52] ip:211.69.203.*  
被方舟子揭发学术造假而无法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同济医学院教授肖传国

肖传国学术造假吗?那是货真价实的科学研究。方舟子无非报私仇而已,是一个无赖,混混!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wangdh [2010-10-26 0:04:15]   
“权威的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曾发表国内期刊编辑的来稿,发现中国学者的来稿三分之一涉嫌抄袭。”成参考文献了吧。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说的越多越露怯 [2010-10-25 13:19:24] ip:116.69.20.*  
宁与聪明人打一架,不与糊涂蛋说句话
记录总数:5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23 7:44:00
查看评论:1 │ 浏览:863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未分类
肖案判了、《自然》论了、刘实哑了?
从形势看,肖传国雇凶伤方案已成世界级大案,NatureScience、纽约时报等世界级报刊纷纷报道,圣刊Nature不仅报道,还发了重量级社论,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就连一天到晚以批圣刊为业,力挺肖传国的刘实这两天也哑了,奶车射了两天了,可他自转了稽炮文后就失声了。我猜想这刘实是不是因以中华人的假名在《自然》乱发评论而被双规了?我又犯了乱猜的毛病,“双规”是中国特色,奶车能直射到美国的刘实,那可就真是威力巨大,方舟之巨荣。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115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肖传国 方舟子 刘实 圣刊Nature
相关文章: [转载]看记者金微如何揭开方舟子画皮
Michael Vick 和 肖传国
[转载]方舟子驳面粉增白剂有害论 称反对者经不起推敲
[转载]肖氏反射弧,比手术刀更长的痛
[转载]方舟子当选年度网络面孔 称做网上斗士不孤独
《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50 步笑100步
立委抽屉123:《钱学森 “亩产万斤” 的是非公论》
粮食产量的极限和努力方向在哪里?
续论光合作用的效率
老钱技术上错在哪里了?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QFL ljry8044 qhliu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救救老肖吧 [2010-11-4 22:43:21] ip:116.48.245.*  
咋没有几个人站出来说话呢?真替肖教授害臊呀!要为肖教授说话的人,劝你们还是去帮肖教授多找出几个治疗有效的病人来吧。
记录总数:1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24 7:21:53
查看评论:9 │ 浏览:1298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此文已经入选科学网精选博文精选     

 
未分类
就不当地下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自然的道歉
1014我发了篇《Nature如此处理读者来信》的文章,马上王德华教授就发表了《差一点就在Nature上发文章》。我们这两篇文章说的是我作为通讯作者给《Nature》投去的一个通讯被《Nature》编辑接受,并在大幅修改后寄来了校样,只要OK马上就可发表在很“贵”的“奶车”纸张版。
可这“煮熟的鸭子”竟然被我给弄“飞”了。
王德华教授在其《再说差一点就在Nature文章“飞文”一事有点透露,但还没具体到人。
作为通讯作者,我觉得应对就不当地下奶车向共同作者作个自然的道歉。同时,在认清形势后,也同原文中的一个作者划清“界限”。
我们这个“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完全是我一时糊涂,听信了那位最后的共同作者的绕言。
他说:“我们也要警惕被《自然》耍了。”
下面是他把我们已被接受就要刊印的通讯大改后发给我的说明:
 
“自然对读者来信不是照登或简单地压缩而是大肆篡改的作法是没有Professionalism的。但对话语的控制权掌握在它手里,你又有什么办法。所以,能渗透一点进去就渗透一点。
 
下面是我改的,基本上把《自然》写的后大半给否决了。《自然》看了肯定不会高兴。但我们做人也要有底线。
 
我的改变都是有ENGLISH依据的。所以,如果我们坚持,《自然》或许会让步,尤其是我们在回复时加一语气温和、立场坚定的cover LETTER 说明很多人对《自然》大肆篡改张月红的信已不满,因此,请《自然》在考虑版面有限时也要对编辑有个限度,不能把作者的主旨给改了。”
 
当时一看他说得还是有道理,所以我就接受了,还劝其他共同作者同意这样改制被Nature》“煮熟的鸭子”。结果,《Nature》编辑在考虑再三后,干脆把这道“菜”给撤了。
 
咳,搞了一辈子科研没“登顶”过《Nature》,退休后粘我们著名院长的光登了一次还有点不甘心。好不容易离开院长光环又折腾出篇可在《Nature》发表的“文章”,结果被一自称“高人”的给“忽悠”掉了。真是后悔莫及。
 
没上奶车才知道在奶车上该有多风光!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47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Nature 奶车 文章 道歉
相关文章: 俺的科普文章第五次成为中学生习题/考题
金振民院士Nature(1994)文章中的数据是否靠谱?
[转载]Nature: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论博物学,我的四篇文章
科苑星空-国学版-文章合集-说明
“伟大之器”,初见端倪——所能见毛泽东最早的一篇文章
[转载]SCI收录文章累计影响因子≥5.0,否则不准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不
[转载]怎样提高SCI文章中图片分辨率
这是我的文章吗?是吗?不是吗?
对吉坛科普文章的修正及其它
当前推荐数:4    推荐人: qpzeng wangdh lixuekuan tubie  
[9] 标题:
发表评论人:seeulater [2010-10-25 23:40:14]   
这些人都没看明白老崔
[8]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范进中举 [2010-10-25 6:54:51] ip:61.134.11.*  
走火入魔了,可怜的的范老先生!
[7] 标题:
发表评论人:liangqiang [2010-10-25 1:55:04]   
休息休息!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72537 [2010-10-24 22:19:32] ip:124.73.136.*  
一个没主见的老人。别后悔,更别怪别人。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wangdh [2010-10-24 21:05:14]   
共同责任。没有必要道歉。谢崔先生。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kkk [2010-10-24 20:38:54] ip:202.125.222.*  
说实话,题目能明晰点吗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wliming [2010-10-24 12:18:59]   
语无伦次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jiangjinsong [2010-10-24 9:08:00]   
没看懂。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qpzeng [2010-10-24 7:47:21]   
崔老师,别气馁,再来
记录总数:9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学者崔克明 发表于2010-10-14 16:46:07
查看评论:17 │ 浏览:3102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此文已经入选科学网精选博文精选     

 
未分类
Nature如此处理读者来信
—为什么再发张月红的短信
 
9月9日Nature发表张月红的短信后,我们曾写了一个题目为《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的短信(Correspondence)批评Nature的做法,于9月12日发给了Nature编辑部,9月17日编辑部来函表示接受发表一个压缩的我们的短信(见附件1),9月22日我们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校对稿,打开一看编辑修改的短信只剩下了一句话,完全篡改了我们短信的意思(见附件2)。我们当然不同意,我们经反复协商写出了我们自己的修改稿(编辑部对短信长度的要求是300-400个英文单词,我们的修改稿只有200多单词)于9月24日返回编辑部。此后近两周没有任何消息。我于10月5日发E-mail查询,10月6日编辑部来信,
“建议取消(在纸张版)发表我们的(已被他们压短而接受的)信,换之以在张月红通讯(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2/full/467153d.html)下以评论方式发表我们的长信。但在线评论(别人发表的东西)与纸张版发表(有记录于索引的东西)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读者不必由《自然》批准就可贴在线评论(虽然贴的评论可被自然压着不显或显后再删)。同时告知在线发表张月红的短信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2/full/467153d.html),也即科学网所发《张月红《自然》再发通讯谈大学学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0/238722.shtm)。
这就是Nature处理读者来信的方式,以他们自己的思想取代作者的思想,如果不同意就拒发。因此我们将此过程写了一短文发表在Scientific Ethics  5(1): 6-9, 2010(http://im1.biz/albums/userpics/10001/SE2010V5N1A3_Nature.htmhttp://im1.biz/albums/userpics/10001/SE2010V5N1A3_Nature.pdf),也即附件2.
 
附件1.
9月17日Nature编辑部的接收函:
Dear Dr Cui,
 
Further to your submission for our Correspondence section, 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we are happy to accept a shortened version for publication. Acceptance is according to Nature's normal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publication (see our guide to authors at www.nature.com/nature for details).
 
You will shortly be receiving an edited proof from one of our production subeditors; we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please read, check and return it as soon as possible.
 
Please note that Nature's editors may subsequently make further small changes for reasons of space or house style without further consultation with the author.
 
I am attaching a copyright Licence to publish form and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 form for you to sign.  Please could you return these forms to this email address or fax them to +44 20 7843 4596 as soon as possible, as we cannot publish your work without it.  Also, please be aware that by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us you agree in principle to the terms of the copyright assignment form. More details about potential competing financial interests appear at http://www.nature.com/authors/editorial_policies/competing.html
 
With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Rosalind Cotter
Correspondence
 
附件2 Sxientific Ethic发表的有关Nature处理我们的短信的文章:
A Candid Presentation of Nature’s Handling of Correspondences
Scientific Ethics 5(1): 6-9, 2010
OPEN LETTER
http://im1.biz
 
© Truthfinding Cyberpress
HANDLING OF CORRESPONDENCES
 
Keming Cui1, Xiaowen Li2, Dehua Wang3, and Shi V. Liu4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101,  China
4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Apex, NC, USA
 
Corresponding with ckm@pku.edu.cn
 
(Received 2010-10-09; revised 2010-10-11; accepted 2010-10-13; published 2010-10-13)
 
HIGHLIGHT
 
Presented here are correspondences submitted to Nature and the handling of them by Nature. It appears that Nature has a habit of overly editing correspondences to convey its own messages.
 
ABSTRACT
 
By significantly changing the original messages contained in a correspondence Nature successfully communicated an idea that plagiarisms in China is rooted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is untruthful and irresponsible conclusion has resulted in strong condemnation in Chinese communities across the world. A correspondence communicating these massive outrage was submitted to Nature and a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version was accepted by Nature for publication upon authors’s proof-reading. However, the Nature-edited version is not only very short in length but also short in conveying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uthors. Therefore, a revised version was sent back to Nature by the authors. This revised version also took into considerations of Nature’s later published Editorial and News article on the issue.   However, Nature withdrew its original acceptance and decided not publishing this correspondence at all.
 
 
KEY WORDS
 
Correspondence, Editing, Handling, Plagiarism, Culture, Root, Rejection, Author, Editor, Ethics
 

1.       Original submission of a correspondence
 
1A. The cover letter
 
September 12, 2010
 
Dear Nature editors,
 
We are submitting and wish a rapid publication of our Correspondence entitled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to address a serious issue caus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Correspondence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Nature’s depiction of a wide occurance of “Chinese plagiarism” has generated a huge outrage among Chinese scientists as evidenced by rapid apperance of many blog articles in a major science network in China (http://www.sciencenet.cn/blog/). These blog articles have condemed Nature’s Correspondence for essentially contributing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the occurance of a modern evil in science.
 
We admit that plagiarism is now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China, as it does so also in western countries. However, the root cause for this problem is not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s a root cause for this problem, why did it not widely exist in ancient China? If Chinese culture is a major cause for this problem, why does it not severely exist in all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ddition, copying with respect (by giving citation and reference) is not a plagiarism. Thus stating “In ancient China, for example, students were typically encouraged to copy the words of their masters” for arguing a contrib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o the spread of a modern evil in science is very inappropraite. Copying for learning knowledge is different from plagiarizing for slealing credit!
 
Therefore we strongly urge Nature to rapidly publish our Correspondence to present a balanced view or at least to show som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serious matter.
 
Scincerely yours,
 
Keming C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km@pku.edu.cn
 
Xiaowen L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lix@bnu.edu.cn
 
Dehua Wang, Editor-in-Chife of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wangdh@ioz.ac.cn
 
Shi V. Liu, Editor-in-Chief, Logical Biology, Director of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Apex, NC 27502, USA, SVL8EPA@gmail.com
 
 
1B. The correspondence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We are surprised that Nature published a Correspondence titled “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Nature 467, 153; 2010). It  reflects author’s poor understanding of plagiarism and editor’s inappropriate handling of a very sensitive matter and thus has caused an outrage among Chinese scientists.
First of all, a journal run by a university in China may not represent (all) Chinese journal(s) and thus the title of the Correspondence is misleading the world if not insulting (all) Chinese.
Secondly, the so-called plagiarized submissions may not necessarily be “unoriginal” as the detection of “plagiarism” was based on comparing identical or paraphrased chunks of text, the normal function and capability of CrossCheck (Nature 466, 167; 2010). Nature’s editor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a crit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copying text and stealing content as its Editorial had even emphasized a need of human judgment for the “plagiarism” detection by CrossCheck (Nature 466, 159; 2010).
Unfortunately, Nature allowed this unsubstantiated claim of detecting “unoriginal material in a staggering 31% of papers submitted”  published with a truly staggering title. But this 31% “plagiarism” found by this particular Chinese journal is not much more “staggering” than the “plagiarism” found by other journals (Nature 466, 167; 2010). 
Interestingly this Chinese journal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as pointed out by an online comment posted under the Correspondence. Thus, with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originality and the authorship of the submissions, how could the author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seemed at blaming only Chinese for submitting “plagiarized” papers with “unoriginal materials”? We DEMAND the author to provide us the related raw material for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Even if all the alleged cases of Chinese plagiarism were true, we still cannot believe this particular university-run journal can represent typical Chinese journals. We could not buy the argument that Chinese scientists are more likely to commit plagiarism than other scientists.
It is true that some severe problems including escalated lagiarism exists in modern China. However, all of these modern evils are unlikely result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s Chinese we have been told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that honesty is an essential character for a good human being. We also have a long history of respecting others’ work by faithfully reproducing them, including verbatim copying other’s statement with citation and reference. But such respectful treatments of prior arts should not be miss-identified as “plagiarism”. Plagiarism is “substantial unattributed textual copying of another's work” (http://ori.dhhs.gov/policies/plagiarism.shtml). It is a behavior driven by greedy for stealing credit and thus gaining undeserved benefits including financial benefits.  Such an evil behavior in science happens also and may be more often in societies cheerishing capitalism.
So please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some modern evil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FTER its door is open. We need to fix these modern evils by promoting our good ancient culture.
 
 
Keming C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km@pku.edu.cn
 
Xiaowen L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lix@bnu.edu.cn
 
Dehua Wang, Editor-in-Chife of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wangdh@ioz.ac.cn
 
Shi V. Liu, Editor-in-Chief, Logical Biology,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Apex, NC 27502, USA, SVL8EPA@gmail.com
 
2.       Nature’s edited version ready for publication upon author approval
 
(Received September 22, 2010)
2A. The notice
 
Proofs of your Nature Correspondence
 
 
Dear Keming Cui,
 
Please find attached a PDF proof of your Correspondence, which we plan to publish in a forthcoming issue of Nature. Please check the text to ensure there are no errors, and send any changes in an e-mail or by annotating the PDF.
 
Please note that for space reasons, only one author e-mail address can be included.
 
Your letter may appear in any issue from next week onwards, so please return any changes as soon as possible.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st wishes,
XXX
 
2b. The proof
Plagiarism not rooted in culture
 
Don’t blam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modern evils in science (Nature 467, 153: 2010).
Plagiarism is becoming more common in China, as it is elsewhere. But this problem cannot be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otherwise it would have existed widely in ancient China and still be evident across Chinese communities today.
Copying out of respect in order to learn, with appropriate cit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plagiarism, which is copying to steal credit.
Keming Cui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km@pku.edu.cn
Xiaowen L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Dehua Wa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hina
Shi V. Liu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USA
 
3.       Author’s revision retuned to Nature on September 24, 2010
 
3A. The cover letter
 
Dear XXX,
Nature Editor,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ffort in editing our Correspondence. However, we are worried that some of our ideas might have been omitted or changed in your severely shortened version.
 
As you might have already learnt that many people in China are unsatisfied with the editing of Ms. Zhang’s Correspondence because it actually caused some misunderstanding or misrepresentation. We are afraid that we will suffer from the same treatment by our Chinese colleagues as Ms. Zhang is facing now for some statements that are not quite close to her intentions.
 
In addition, we feel that some additions should be added to our Correspondences to cover the later published Nature Editorial and News related to our topic. As a matter of fact, we believe that our discussion on plagiarism should move beyond identifying its origin(s) to reaching some solutions.
 
Therefore, after extensive discussion and many internal debates, we have come up with this concise but more meaningful version.
 
We wish that you would consider our effort as a very 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this world-wide problem in science. Of course, we always welcome your further improvement, as long as our views are accurately re-presented.
 
 
Sincerely yours,
 
Keming Cui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km@pku.edu.cn
Xiaowen L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Dehua Wa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hi V. Liu Eagl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USA
 
PS
 
The new version of Correspondence (total words in text: 264)
 
3B. The revized correspondence
 
Opinions on origin and solution for plagiarism
 
In some recent publications (Nature 467, 153, 252, and 261, 2010)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blamed for the increasingly spreading of plagiarism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is understanding may not be correct and may even prevent the discovery of a right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In fact plagiarism was derived from a Latin word plagiarius and introduced into English around 1615–25 (en.wikipedia.org/wiki/Plagiarism)It refers to “wrongful appropriation, close imitation, or purloining and publication, of another author's language, thoughts, ideas, or expression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m as one's own original work”. This stealing without respect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coping with respect, which is a way of learning and promoting others’ work..
To combat plagiarism, we need to find a way to efficiently and reliably identify true plagiarism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effectively and powerfully deter plagiarists. CrossCheck is helpful in detecting similarity but human intelligence is needed for differentiating respectful copying and credit-robbing plagiarism.
Publishing directly in English may not form a solution for plagiarism. Opening every publication for unrestricted scientific criticism may intimidate temptation for making false claims including plagiarism. However, to achieve that, some publishers need to change their culture of allowing only very limited space for scientific criticism and exposing unethical plagiarism just occasionally after misconduct is established.
 
4.       Inquiry on the status of revised correspondence sent on Oct. 5, 2010
 
Dear XXX, Nature Editor:
 
On September 24, 2010 I sent you a revised version of our Correspondence that Nature intended to publish.
 
It has been two weeks since my submission of the revision to you but so far I have not heard anything on it.
 
Could you please check its status and let me know?
 
Thank you very much!
 
 
Sincerely,
 
Keming Cui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ckm@pku.edu.cn
 
5.       Nature’s Reply to inquiry received on Oct. 6, 2010
Dear Keming Cui,
 
Apologies for the delay in replying. Thank you for your earlier message suggesting that we publish an expanded version of your letter. However, we accepted that letter because we considered it was a fair reply to a point made in Helen Zhang's Correspondence.
 
The topic of plagiarism has already been covered extensively in this journal, so I am afraid that we would not be willing to publish your longer revised letter.
 
We appreciate your point, however, that your original letter might provoke further adverse comment. We suggest therefore that we withdraw that letter and that instead you post your extended letter as an online comment to Helen Zhang's Correspondenc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7/n7312/full/467153d.html).
 
We hope this solution is satisfactory.
Kind regards,
XXX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27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Nature,处理读者来信,张月红,中国古代文化,剽窃
相关文章: [转载]上海大学陈湛匀论文抄袭剽窃被处理
[转载]重庆文理学院杨敏论文剽窃被通报
[转载]山东师大陈月茹著作剽窃被通报
金振民院士Nature(1994)文章中的数据是否靠谱?
[转载]Nature: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学术界呼吁加强自我剽窃监督力度
上海的一篇NATURE---关于放线菌全基因组测序的
Transfer–messenger RNA controls the translation o...
[转载]Nature:CRTC3蛋白与肥胖症有关
[转载]Nature News 22 Dec 2010 comments
当前推荐数:16    推荐人: qpzeng jiangjinsong Guoxiangyun halcon nwpacific wangdh gfcao boxcar chnweiwang 远行的骆驼 kestrelwing buffer wangxh entangle Wuyishan waterlilyqd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jiangjinsong [2010-10-14 17:15:42]   
jiangjinsong将您的文章推送到仰望星空,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jiangjinsong [2010-10-14 17:22:57]   
哈哈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課題!
[3] 标题:[此为悄悄话]
发表评论人:mandi [2010-10-14 19:57:55]   
[此为悄悄话]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mandi [2010-10-14 19:59:56]   
由于我在中国,后面的文章出处登陆不上,我也没开通博客,请老先生联系下在美国的博客同行看看这个到底是真的假的?还有下面这个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Spina Bifida Research and Care

Urology Abstracts

Title: ONE YEAR CLINICAL OUTCOMES WITH LUMBAR TO SACRAL NERVE
REROUTING IN SPINA BIFIDA

Presenting Author: Kenneth Peters, Ministrelli Program for Urolog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MPURE), Department of Urology, Beaumont Hospital
博主回复:谢谢,正确的网址应是:(http://www.urotoday.com/3401/browse_categories/urinary_incontinence_ui/aua_2010__twoyear_outcomes_with_lumbar_to_sacral_nerve_rerouting_in_spina_bifida__session_highlights06102010.html),要注册后才能看到。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mandi [2010-10-14 20:01:07]   
美国泌尿学会2010年会---脊柱裂患者施行腰椎至骶神经再接术两年后的结果

2010年6月10日
美国加州旧金山

一项引人入胜的针对神经性大小便功能失常的治疗工作正在进行。该治疗是对借助腰椎-骶神经再通手术(LSNR,即肖氏反射弧手术)所建立起来的皮-脊髓- 膀胱神经反射弧进行操控来进行的。该治疗首创于中国,曾经报告过高达87%的成功率。Ken Peters医生及其同事报告了该手术在北美首次临床试验后两年的随访结果。

9名脊髓裂患者接受了经椎板切除术施行的硬膜内LSNR(肖氏反射弧手术)手术。观察了经皮刺激下的尿动力学、仔细的神经学检查、密切的排便和膀胱功能监 测,以及不良副作用。在24个月时间里,9位患者中有7位建立了经(大腿)皮刺激作用下的神经反射弧。8位患者在经皮刺激下能够排尿,其中5位患者能排出 超过50%的膀胱容积(尿量)。8位患者能安全地停止使用抗胆碱能药物。50%的患者解决了逼尿肌失控的问题。还有,50%的患有膀胱顺应性受损(小于 10毫升/厘米水压)的患者,他们的膀胱顺应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患者的肾脏功能保持稳定。6位患者(66%)的生存质量(QOL)得到了改善。有一位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坏,是因为出现脚下垂的现象。只有一名患者在基线水平自主排便,5/9的患者在24个月内实现自主排便。

研究者们总结说,7/9的患者通过神经反射弧手术获得了成功的结果。这项治疗技术是一种值得继续研究下去的可行性选项。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xuqingzheng [2010-10-14 21:30:14]   
Sxientific Ethic是个什么期刊?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文章,就是很多电子邮件嘛。哈哈
[7] 标题:
发表评论人:gfcao [2010-10-14 22:08:53]   
可叹的国人,还认为洋鬼子对中国人友好么?
[8]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NND [2010-10-14 23:05:10] ip:115.170.5.*  
应该发起中国科学家和海外华人科学家签名抵制Nature的活动,就像美国人抵制他们一样!!!
[9] 标题:
发表评论人:dthome9180 [2010-10-15 8:17:47]   
Nature又不是法院,要赚钱的
[10] 标题:
发表评论人:boxcar [2010-10-15 9:15:54]   
Nature=“奶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3480

[11] 标题:
发表评论人:三面环山 [2010-10-15 12:17:37]   
上面的肖粉看看你自己写的东西“。。。这项治疗技术是一种值得继续研究下去的可行性选项”。是“值得研究”,而你的主子直接给病人做呀,收费三万五,sigh。
[12] 标题:
发表评论人:wangxh [2010-10-15 18:04:35]   
俺觉得外国人都没有进化好,没有必要与他们以及他们的传人一般见识的
[13]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 hit [2010-10-15 21:30:58] ip:122.205.8.*  
继续研究是理论上的完善,和操作方式上的完善,肖的手术在根源上的理论不明朗的情况下走到现在已经很好了。任何治疗方式都需要不断地完善,何况是牵扯到人的脊髓和神经这么复杂的东西。三万五是很多的钱,可是中国的医院收费确实都高,肖介绍外国人来中国做手术至少也都是2万多美元的。我无意为肖开脱,只是我觉得大家不要在这里中国人外国人的,至少美国有继续做这个实验的态度,中国人却在那里搞翻天。肖氏手术中国目前就肖一个人是领先的了,美国方面似乎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技术了,以前是国际领先已经变成国际一流了,很快就国际二流,然后被中国人废弃,大概再过几十年,很多当时骂肖的人的后辈们估计会感谢美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肖的手术。我们不管怎么样,即使肖造假,我们也要让他心服口服,明明白白他是怎么被验证出来造假的。
博主回复:谢谢,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
[1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NC [2010-10-15 22:44:43] ip:115.171.111.*  
nature的编辑本身就戴着有色眼镜,鄙视!
[15]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zorro [2010-10-16 0:17:17] ip:  
Just a quick glance,

"...contributing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or the occurance of a modern evil in science"

Should be

"...attributing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o the occurrence..."

English is a tricky language to master.
[16]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marine2008 [2010-10-16 0:21:32] ip:129.111.66.*  
http://medicalconference.spinabifidaassociation.org/atf/cf/%7B10221c89-6b69-45bd-81bf-3194b0be6fa5%7D/UROL27.PDF

:由于我在中国,后面的文章出处登陆不上,我也没开通博客,请老先生联系下在美国的博客同行看看这个到底是真的假的?还有下面这个

First World Congress on Spina Bifida Research and Care

Urology Abstracts

Title: ONE YEAR CLINICAL OUTCOMES WITH LUMBAR TO SACRAL NERVE
REROUTING IN SPINA BIFIDA

博主回复:我在美国的朋友已下载此文发给我,你可告诉我E-mail地址,我发给你。
[17] 标题:
发表评论人:ChemiAndy [2010-10-16 3:54:35]   
批评Nature的文章,Nature发表吧,哪有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不发吧,显的气量太小。所以,给你改吧改吧弄两行字,点缀一下英国学界的“宽容学风”;你要撤稿?谢了不送。
记录总数:17 总页数:2 当前页:2 93[1][2]4:

 

 土鳖前不久质疑一篇译自奶车的专业文章,然却无人回应质疑声,索性在此征求正确答案】

学者马志飞 发表于2010-12-23 21:46:51
查看评论:3 │ 浏览:505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此文已经入选科学网精选博文精选     

 
科普翻译
水的运移:从深海到火山
资料来源:ScienceDaily (Dec. 20, 2010)
编译:马志飞
当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大陆板块之下时,它携带了大量的水进去。这些水在板块边缘的火山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德国Kiel的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re (SFB) 574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追踪到了海底以下120千米的水的运移。这对于我们了解环太平洋火山带频繁的火山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很显然,水火难容,但是水与火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许多火山喷发需要大量的水在上地幔,水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熔点,因此,岩石就能很快融化并以岩浆的形式运移到地表。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大量的水也一并进入到地球内部。
        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俯冲带,能够在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被发现。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水就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又将水挤压回到地表。在从地球深部返回的途中,水就促进了岩浆的形成。因此,在大陆边缘所有的俯冲带都具有火山频繁爆发的典型特点。
“目前,我们知道被携带进入到地幔中的水量是巨大的,而后它又以火山喷发的形式被释放。然而,水进入到地幔并返回到地表的确切路径还没有反映出来,” 从事该项研究的地球物理学家Tamara Worzewski表示。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包括来自德国基尔克里斯汀-阿尔布雷希大学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的Marion Jegen博士、 Heidrun Kopp教授、柏林自由大学的Heinrich Brasse博士和哥斯达黎加的Waldo Taylor博士。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 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在研究中,他们采用了大地电磁法,利用特殊的仪器通过地表测量到的地面电导率的分布从而得到地球电磁场的变化。“在陆地上,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海底,它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不过,深海探测确实困难得多,” Jegen博士解释说。Jegen博士还在德国SFB 574领导着一个大地电磁方面研究的工作组,并还创建了大地电磁在海洋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和2008年,科学家们在哥斯达黎加海岸附近的俯冲带上布设了一系列的探测仪器。测量范围从海岸带以外200公里到内陆160公里。“这些仪器的陆上部分由柏林自由大学提供,在德国Kiel开发的新仪器现在也在海底使用当中,” Marion Jegen博士说。正是有了这些最新的数据,Tamara Worzewski和她的合作者才能够第一次看到俯冲带之间的水循环

“我们认为,目前我们所发现的这种水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的俯冲带广泛存在,” Worzewski说。不过,更纤细的过程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阅读链接: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马志飞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8月6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Phil Wannamaker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Phil Wannamaker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100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45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Hikurangi俯冲带-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走滑”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200年里曾发生过接近8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30厘米。15日的地震是新西兰78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1931年2月2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56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CT扫描使用的X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在2006年和2007年,Phil Wannamaker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125英里长的线上做了67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10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6到20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Wannamaker先生说,“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60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20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7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30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55度,”Wannamaker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Wannamaker先生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95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6672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水 深海 火山 地质 地球
相关文章: 全球变暖地图(有图有真相)
写那么多论文不是灌水吧?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热烈祝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成立揭牌!
[转载]我国首次修改水土保持法 遏制严峻水土流失状况
科网群英会No.0636马志飞 地质学 灾害学 地球物理勘探 科普 创作
如何让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
[转载]两步法热化学由水和二氧化碳制备燃料
要实现减排承诺,必须改变对水电的偏见
听证会为谁开?
当前推荐数:7    推荐人: jizx971 huaiweisun readnet BaoHaifei tashaxing Jiyuebo zlyang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4 13:25:05]   
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源源不断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
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将水挤压回到地表
======================================

结论逻辑不成立


博主回复:可能是我在语言表述上过于简单了,没有表达出来人家的原意吧,既然是在自然 地球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我想应该不会出现这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吧?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zlyang [2010-12-26 16:43:36]   
小伙子的logo更帅了。
祝新年快乐!
博主回复:谢谢夸奖!新年快乐!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7 19:36:14]   
博主回复:可能是我在语言表述上过于简单了,没有表达出来人家的原意吧,既然是在《自然 地球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我想应该不会出现这些低级的逻辑错误吧?
=========================================
1. 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能达到地幔的深度吗?
2. 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就没遇到阻力(高温高压)吗?
3. 地幔是在做一开(吸水)一合(挤压水)运动吗?

 

学者戴世强 发表于2010-12-29 7:39:05
查看评论:9 │ 浏览:58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此文已经入选科学网精选博文精选     

 
学术动态
科普,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答《科学时报》记者问

【按】201097,我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李芸的电话采访,我按记者的采访提纲写了答问摘要,谈了我对力学和力学科普的一些看法,现发布于此,供大家讨论。

记者李芸还采访了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天津大学王振东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学分社林梅社长,而后写成《力学科普 岂容忽视》一文,刊载于《科学时报》,2010-9-16 B1“读书周刊”专栏(见链接)。

 

【问】就图书市场来看,我国的力学科普图书屈指可数,而且还以译著为主,原创很少。其实,不仅我国的力学科普相较于数学、物理等兄弟学科的科普要落后许多,而且力学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人说都不太了解,被认为是物理下面之下的二级学科 。为什么力学在我国会不被重视?为什么力学科普乏善可陈?实际上,力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说我国不重视力学,有失公允。

实际上,我国还是比较重视力学学科的,尤其是在“文革”前的17年间。早在1951年,钱伟长先生就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创建了力学研究室,成员有著名力学家、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和航空力学家沈元先生,随后,有当时的青年才俊胡海昌、林鸿荪、庄逢甘、郑哲敏等加盟;1955钱学森先生回国后,立即与钱伟长先生等联手,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19561月该所正式成立,由钱学森、钱伟长担任正副所长,1956郭永怀先生回国后,成为另一位副所长;19572月由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力学家发起创建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由钱伟长和郭永怀先后担任班主任,共办了三届,学员近400人,为我国培养了力学及其应用方面的骨干力量;1958年经钱学森先生周游全国,到处游说,全国高校涌现了几十个力学专业。迄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力学融入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世界各国的力学系并入这些工程系科,只有中国,还保留了20几个力学系和力学专业。

近几十年来,力学界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力学研究做基础,就没有航空航天航海事业、海洋开发事业、建筑工程事业亦即所有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发展。

 

但是,1978年之后,力学在我国的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力学学科在中国真的有生死存亡的问题吗?虽说还没这么严重,但确实有那么一点问题。从世界范围看来,作为基础学科的力学学科的存在性稳如泰山。试看,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盟有几十个成员国,它组织的ICTAM,即“力学奥运会”,每届有千余人参加;国际上力学类的刊物成百上千;知名力学家为数甚众,这些是明证。可是,在我国,本不该成问题的问题,却老是成问题。虽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化天地生力这七大基础学科的地位从来就非常明确,始终各占一席之地,力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20多年来从未摇摆过,但在制订全国性的科学规划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1978年,在制订新一轮科学规划时,一开始,谈到基础科学,只提“数理化天地生”,偏偏把力学排除在外,幸好以周培源、钱伟长、谈镐生等院士为代表的老一代力学家拍案而起,据理力争,争回了力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的地位(详见《谈镐生文集》的钱伟长序和第402420页)。可是,在近期的我国中长期科学规划中又出现了类似问题;在最近的科技部一些规划中重又把力学排除在基础学科之外,经过新一代力学界的院士们再次鼓与呼,局面才发生了转机。

 

这里介绍一下力学学科。

力学的现代定义是:

力学是关于力、运动和变形的科学,研究自然界和工程中复杂介质的宏/微观力学行为,揭示机械运动及其与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构成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基金委和中国力学学会组织的力学学科规划战略研究组经两个月酝酿,两整天讨论,在2009916得出的结论。

第一句话最重要,给出了力学的基本定义。与以往定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加了“变形”二字。其实,按科学的观点,“变形”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可涵盖在“运动”之中,力学工作者可能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是,《规划》的读者包括行政官员(尤其是科技管理干部)和普通百姓(尤其是年青学子),他们并未清晰地了解此点。现在的官员大多有大学文化程度,但他们中的多数并不了解现代力学,其力学知识多半来自中学力学教材,那里基本上没有涉及变形;而除了质点系和刚体力学以外的力学,变形却是现代力学中最折腾人的一个核心部分!因此,有必要突出一下“变形”,给这些人洗洗脑筋。在规划稿的随后部分,则明确指出,运动(位置的时空变化)涵盖了变形。

第二句话强调了研究对象和手段的变化。关键词是“/微观”。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力学是研究宏观机械运动的,但由于科技进步和力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力学的研究对象涉足物质的微观、细观层次,而多尺度和跨尺度关联的力学分析已成了现代力学的主要特征和手段,只有采用宏-微观结合的手段,才可能真正认清介质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

第三句话强调了机械运动和其它运动过程的耦合与关联。关键词是“相互作用”。力学发展到今天,不仅关注单一的机械运动,更多地关注多场耦合,例如机械运动与热、电、磁、化学反应、生命过程等等的耦合作用。这也就是力学这门古老的科学至今仍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也是力学与其它学科有这么大的黏着力、会产生种种边缘学科的原因。

第四句话强调了力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力学与数理化天地生一起,构成了人类科学知识体系的总框架。

 

力学学科既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有广泛应用的技术学科。对于这种二重性的认识不同,导致一些分歧,力学界内部一直众说纷纭,到了1980年代后期,认识才渐见趋同,大家认识到力学是一门有广泛应用背景的基础学科。但是,在社会上,对力学的认识依然有局限性。其根源是:

——人们在知识上的局限性。除了一些理工科的学人(主要是力学、物理学以及一些工程学的学人)对力学的知识架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多数人只认为力学是物理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他们不知道力学早在一二百年前就已与物理学“分家”了;

——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不少人过于强调力学的应用性,把它当作一门普通的技术科学;

——由于宣传上的薄弱性。长期以来,力学界一直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力学科普队伍,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比,宣传力度大大不足。而且由于《辞海》等有影响的工具书,对力学的阐释严重过时,并且非常片面,给社会大众一种误导。

 

我国力学科普强度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虽说《力学与实践》是一本很好的力学科普刊物,几十年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总体来说,缺少系列性的有影响的力学科普著作。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1.        力学界人士对力学科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力学科普难度较大。力学本来是一门较难掌握的学科,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要把复杂的力学原理浅近地介绍出来相当困难;

3.        对力学科普作者(包括其它科普作者)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得力学科普工作者往往出力不讨好;

4.        解放以后的非通识教育,限制了新生代科普作者的成长。

 

【问】《大众力学丛书》作为新中国以来可以算得上第一套有规模的力学科普读物,您对这套丛书的定位如何?丛书的规模如何?希望丛书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丛书出版至今,您的感受如何?是否达到您的预期目标?

 

【答】

缘起:

鉴于上述情况,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于2007年发起组织出版“大众力学丛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任主任,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任副主任,编委会成员都是热心于力学科普事业的学者。丛书的出版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力学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三年之内已出版了八本,依次为《奥运中的科技之光》,《拉家常 说力学》,《诗情画意谈力学》,《趣味刚体动力学》,《创建飞机生命密码》,《力学史杂谈》,《漫话动力学》和《涌潮随笔》。

目的

通过充分普及力学知识,让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力学是自然科学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学科,力学也是与工程建设联系最密切的学科。力学知识的普及在各门科学知识的普及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作用。人们只有对力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够理解其他门类的科学知识。还为在我国科普事业的大军中,团结我国力学界的力量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定位

这套丛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大学生,希望对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也会有参考作用。因为大学生中也包括文科大学生,所以要求丛书使高中生能容易地读懂。

希望通过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描述,使读者对力学发生浓厚兴趣,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了解力学的内涵极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得处于领导层(特别是科技领导)的人士充分了解力学的要旨,在科学决策中少走弯路。

规模:

准备以“岀好书,岀精品”的原则,每年出版23册,在20年内出齐50本;

感觉

不错。已出的八本均为精品。有的成为畅销书,销量不错,读者口碑不错。

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速度有点慢,原计划到今年年底出版10本,现只能岀八本。主要因为作者难觅,写作速度跟不上出版速度。即使如此,我们仍不愿放弃“岀精品,岀好书”的初衷。

 

【问】丛书中的奥运中的力学、拉家常等图书都从生活中的力学讲起,诗情画意话谈力学又是谈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您觉得这样讲科普的效果如何?

 

【答】这样做的效果是:

——吊起了大家对力学科普著作的胃口,增加了大家对力学的兴趣;发现力学领域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和科学奥秘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了解倒力学的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力学;

——宣传了“文理不分家”的理念,对加强通识教育有好处。

这套丛书在力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力学界之外也好评如潮。

我们把丛书大致分成三类:

趣味型 从一系列故事了解力学无处不在;

历史型 从力学发展史中的遗闻轶事,了解力学的前世今生(如力学史杂谈);

专题型 有的以学科为纲(如刚体动力学),有的以应用主题为纲(如航空、涌潮等,下一本是有关沙尘暴的)

 

【问】很凑巧的是,现已出版的8本图书作者均为退休教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内科普作者是不是非常稀缺?您如何看待科普创作?

 

【答】是的。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由于撰写力学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l        专业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

l        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

l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健康的退休教授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现在的中年学者实在太忙,不忍心去打扰他们。

国内有一批人能写科普著作,但为数不多,科普创作事业不发达,原因:

(1)    科普创作难度大;

(2)    其重要性得不到普遍重视;

(3)    经常被边缘化,在文学写作和科学研究两头都不讨好。

 

我认为,科普创作是有关民族素养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事项,必须在国家范围内得到充分重视。

 

2010-09-07

 

【链接】力学科普 岂容忽视 (《科学时报》,2010-9-16 B1 读书周刊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世强在科学网上曾以“力学学科在中国To be or not to be”发表过两篇博文。力学学科在中国真的有生死存亡的问题吗?作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力学,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海洋开发都少不了的力学,其地位为何不为国人甚至科学决策层所了解、所认同?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我国力学科普的缺失与宣传的薄弱。

 

     本报记者 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9-16 6:5:18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9/236839.html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辞海》这样解释“力学”——“力学 物理学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力学却早在百年前就已经与物理学“分家”了。戴世强说:“连《辞海》这种有影响、有公信力的工具书,对力学的阐释都如此过时与片面,可见国人对力学的内涵以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普遍缺乏了解。”

 

这也是戴世强以及其所在的中国力学学会下决心要为力学科普做一些工作的初衷。2007年,中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众力学丛书”编辑委员会,决定以每年两到三本速度,出版新中国第一套力学科普著作丛书。

 

2008年起至今,“大众力学丛书”已出版了《拉家常·说力学》、《诗情画意谈力学》、《漫话动力学》、《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等8本图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出版学术著作和高层次教学参考书为主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次将目光投向科普著作,在该社自然科学分社社长林梅看来,是一次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出版活动。她说:“在并不繁荣的科普图书市场,力学科普图书更是尤为稀缺。我们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给国人带来精神食粮,更能团结一批创作力学科普作品的有志之士。”

 

“捞面条”与“野渡无人舟自横”

 

虽说我国力学科普著作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但科普作者中还是不乏优秀的、资深的力学科普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有20余年历史的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便是其中一员。武际可有一个“捞面条教授”的雅称,雅称来源便是他的科普文章《捞面条的学问》。

 

1987年,武际可担任力学学术刊物《力学与实践》的主编,在一次和北京大学力学系学生座谈时,他发现很多学生看不懂这本杂志。他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力学与实践》是我国力学界一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却连本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看不懂,这说明杂志的文风存在问题。”

 

为了让杂志办得深入浅出,武际可便约了好友、天津大学教授王振东,在《力学与实践》上开设“身边力学的趣话”专栏,写一些大学生容易看懂而且有趣的文章。于是武际可把“家长里短”——捞面条、倒啤酒、抽陀螺、荡秋千、掷飞盘、吹皂泡等等中的力学原理,都陆续挖掘出来写成了文章。

 

“身边力学的趣话”开栏之作是王振东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这篇文章的流传程度并不亚于“捞面条”。20世纪50年代王振东师从力学家马沣,在一次授课中,马沣用复变函数方法演算椭圆柱在平行来流中的受力情况,得到椭圆长轴与来流垂直时为稳定平衡位置的结论,马沣说,那就是唐诗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王振东初次认识到古人仅仅用了七个字便将力学现象活脱脱地勾画出来的功力。后来王振东将其写成文章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因为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形式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之后他便陆续发表了多篇由唐宋诗词切入的力学诗话科普文章。

 

王振东说:“‘身边力学的趣话’开办的前几年差不多就是我和武际可在写,一年6期,我们各写两到三篇,当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汤寿根还说我们俩在‘打科普擂台’。”

 

“身边力学的趣话”直到现在还是《力学与实践》中最受欢迎的栏目,而武际可和王振东数年下来也积累了一批优秀的科普文章。这些文章在经过删改、润色后就成了“大众力学丛书”中的两本——《拉家常·说力学》和《诗情画意谈力学》。

 

涵盖力学的种种话题

 

戴世强说:“《拉家常·说力学》和《诗情画意谈力学》这两本书,吊起了大家对力学科普著作的胃口,增加了大家对力学的兴趣,读者会发现力学领域是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和科学奥秘的处所。丛书中还有《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也是这类趣味型的科普书。”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的作者赵致真连续十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奥运会之前他想借奥运的契机,以体育为话题讨论一些科学知识。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做迈步的动作?单双杠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运动员感觉到的网球拍上的“甜点”在力学上是怎样的点?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涉及和解说。因为该书的时效性与趣味性,这本书出版不久就销售了1.3万册,在科普图书中算是相当不错的业绩了。

 

除了趣味型的图书外,“大众力学丛书”还有两类——历史型和专题型图书。历史型有从力学发展史中的遗闻轶事来了解力学前世今生的《力学史杂谈》。专题型则有以学科为纲,讲述刚体动力学的《趣味刚体动力学》;以应用主题为纲,如讲述航空、涌潮的《创建飞机生命密码》、《涌潮随笔》等。“我们希望这套丛书大到宇宙、星系,小到细胞、粒子,远至古代文物,近至家长里短,深奥到卫星原理,优雅到诗画欣赏,只要其中涉及力学,就能设计出相应的话题。”戴世强说。

 

科普并不亚于科研

 

热爱科普创作的武际可如今还一直以科学网为平台发表科普文章,但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也坦言自己年纪太大,有些“写不动”了。他说:“做科普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人认为科普文章水平低,其实并非如此。我平时还是爱看科普作品的,可一到自己拿起笔来,却才真正体会到它的难处。它比我以前习惯写的那种‘科研八股’要难多了。”

 

武际可说,好的科普是要从头做研究的。因为许多日常见惯的事物,其科学道理并不都透彻了解,所以先得把现象背后的道理吃透。写“捞面条”就得不断从捞面条中摸透二次流的规律。写飞去来器,他不知做过多少飞去来器,直到能够自由地扔出去飞回来心里才有底。要写笛子,他又动手制作了许多尺寸不同、音调不同的笛子,直到总结出一个计算音调与开孔长度和内径的关系的近似公式为止。

 

戴世强在评介武际可的科普文章时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一些浮光掠影的就事论事上,而是加以广泛引申,涉及到更有意义的力学应用范畴上。例如,从捞面条说到铀同位素分离,从倒啤酒冒泡说到螺旋桨空泡,从洗衣机翻衣兜说到屋顶倒塌等等。”而从现象入手,清楚地解释原理,之后还要引导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这是武际可写作科普文章一般都要遵循的思路。林梅也说,“大众力学丛书”出版后,很多读者都反馈这套丛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浅显的科普书,完全称得上“专家读来不觉浅,外行读来有所得”。

 

如何写得生动、通俗,让读者喜爱也是“大众力学丛书”作者们考虑最多的问题。王振东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一文,从初次发表到如今的20年,他不断地修改——为了更通俗易懂而减少公式,当有人对该结论提出异议时重新做实验,看到了类似的诗句又不断使之完善。直到收入《诗情画意谈力学》一书,王振东又一次修订了这篇文章,“不断修订也让我对科学普及写作有了一点新体会,对科学的认识总会不断深入,新生代又在不断产生,科普是没有止境的”。

 

谁来做科普?

 

“大众力学丛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已出版的8本图书,其作者均为退休老教授。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却也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由于撰写力学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作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专业上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健康的退休教授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戴世强说。

 

无论是武际可、王振东,还是《涌潮随笔》的作者林炳尧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毋庸置疑,“而且老一辈的专家,他们很注重人文修养。我曾经参观武际可的书房,他的书房中没有一本力学、数学、物理学书籍,那些全放在学校的办公室里了。家里全是文史哲类的典籍,四书五经、春秋史记、唐诗宋词,无所不有。而王振东,能写诗词中的力学亦可见他的古文功底”。

 

同时,退休老教授的时间要充裕得多,戴世强在物色作者时也会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现在的中年学者太忙,实在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我们马上要出版的一本书与沙尘暴有关,由兰州大学副校长郑晓静创作,她仍然在职,工作特别忙,这本书耗费了她很多的精力和业余时间。”

 

最后,科普是个既无名又无利的行当,若不是对科普十分热爱,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也很难参与这样的工作。武际可说:“写科普作品无名,科普既不能当研究成果,又不能为提职添砖加瓦。同时我们的读者没有阅读科普图书的习惯与氛围,在其他国家销售上百万册的图书引进到国内印数都只会有数千册,科普创作的经济效益根本上不去。像我的《拉家常·说力学》一书的稿费仅有几千元,但它却是我20多年的心血。如此一来,无名无利,作者便很少有创作科普的动力。”

 

正因为作者难找,戴世强说他现在每有行业内的会议便“存有私心”,想挖掘更多的作者,特别是培养六〇后的作者。“我希望‘大众力学丛书’能团结、培养这样一批作者,同时也非常希望国家能对力学科普创作,包括其他学科的科普创作,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科学时报》 (2010-9-16 B1 读书周刊)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8570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科普 力学 科学教育
相关文章:  
当前推荐数:11    推荐人: yatou jibin08thu sheep021 jizx971 liuli66 khphy2008 youmingqing readnet 远帆 yonglie hcy98765  
[9]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ym [2010-12-30 11:35:03] ip:111.164.54.*  
请注意使用文明用语《铿铿3人行,论云南大旱,搞笑虚构版》西南大旱的人祸就是妖魔化了水电站
均为幻想,雷同纯属巧合
窦:云南大旱的原因,听听专家的意见。
汪:种树引起的,种桉树就是抽水机,河里的水少了,流到太平洋的水就少了。
徐:太平洋不缺那点水啊?
汪:太阳认识云南的水。太阳在太平洋的赤道附近就等云南的河水,别的水太阳不蒸发,只蒸发云南的水,形成云再返回云南,再下雨。故乡的云吗,她也爱国。
窦:太有逻辑性了!这和全球水的循环有关系。
徐:桉树大部分种在广西的东南和中部的丘陵地带,怎么会抽干云南的地下水啊?好几百公里呢!
汪:桉树特别厉害,根特别长,都能抽到北京来,云南算什么。
窦:这是树根吗?这是高铁啊。
徐:不是多种树能改变小气候吗?增加降雨吗?
汪:多种树能增加降雨,会引起洪水。你看看广东都涝了。多种树也会成为抽水机,能引起干旱,你看看云南都旱了。那要看今年是什么天儿了。要是风调雨顺就别提种树的事儿了。
窦:对对,要根据现象和地理分析原因。
徐:桉树是抽水机,自己不也干死了吗?这个物种是怎么样延续下来的呢?
[8]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9 23:18:09]   
有西方科学家认为:
通过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裂缝,水就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地球深部,其中一部分进入到地幔中。在那里,高温、高压的条件又将水挤压回到地表。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自然 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上。
=================================================
这是否违反了力学的最基本原理,
1. 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能达到120千米地幔的深度吗?
2. 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就没遇到阻力(高温高压)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511

[7] 标题:
发表评论人:readnet [2010-12-29 22:57:35]   
撰写科普著作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作者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专业上有足够的学识和经验;写作上有足够好的文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

非专业领域人士写专业科普,比如,学生物的人写能不能预测地震,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6]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ZBT是没事找抽 [2010-12-29 22:44:37] ip:  
发表评论人:zbt92 [2010-12-29 8:09:34]
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于2007年发起组织出版“大众力学丛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任主任,
===============
曾经看到过武际可关于用流体力学看三峡的评论,对武际可力学的水平表示怀疑。由他主编的科普,很有可能会误人子弟。
中国的科学界什么时候才能从论资排辈的阴影中走出来,为什么总迷信一些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老教授?
===================
这个货,典型的找抽。吃了官司,还不长记性。一脑子的shit。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jianyi [2010-12-29 16:37:41] ip:61.134.226.*  
关于地球起源的新观点——“宇宙星球演变排列顺序”:
像自然界所有事物一样,星球也会经历从诞生到衰亡的发展过程,它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形态,是由于各星球正处在演变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太阳正是由恒星级“黑洞”演变形成的;而地球又是由恒星演变而来。宇宙中每个星球的演变都要经过——恒星级“黑洞”—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行星—彗星—小行星几个阶段。
建一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anyi1151

博主回复:宇宙演化是科普的永恒话题。
[4] 标题:
发表评论人:sheep021 [2010-12-29 13:19:09]   
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让更多的大众了解科学。可以说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返璞归真。
---
简化一点就是: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让大众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认识自然。而科学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工具
大众可以不知道科学,却能了解自然。这即是科普要做的事情。把科学变为科普,是科普作家的功劳。
呵呵,快成绕口令了,也不知说明白没
博主回复:很明白了。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wayyybn [2010-12-29 12:47:11]   
这一套力学科普很好,我看了好几本,力学与实践基本一期不落的看,还喜欢梅凤翔老师的分析力学注记,湖南科技出版的几套第一推动丛书和上海的世纪出版集团的文库也很好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sheep021 [2010-12-29 10:57:58]   
科普本来就是活泼自然的。
科学,本来就是来自自然的东西——道法自然,如牛顿的的苹果落地,瓦特的水壶冒气等等,为何已经过科学家们的手,反而就晦涩难懂,与自然水火不容了呢?
科普就是要把科学还回自然
博主回复:所言极是。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深入浅出的描述,让更多的大众了解科学。可以说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返璞归真。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zbt92 [2010-12-29 8:09:34]   
中国力学学会审时度势,于2007年发起组织出版“大众力学丛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任主任,
===============
曾经看到过武际可关于用流体力学看三峡的评论,对武际可力学的水平表示怀疑。由他主编的科普,很有可能会误人子弟。
中国的科学界什么时候才能从论资排辈的阴影中走出来,为什么总迷信一些脑子里一团浆糊的老教授?
记录总数:9 总页数:1 当前页:1 93[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395-399941.html

上一篇:秋 秋色 红叶谷 插树岭 农家乐
下一篇:科网群英烩No.0341王德华 神马都是浮云 天马披霞踏云 独往独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