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进展
最新Science重磅文章(我是这么看的)。这个Venter发个重要文章,又写了个评论。确实是个牛人,膜拜中!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1/6280/aad6253.full
大致意思,他们搞了个最小的细菌,当然自然界是没有的。
这个人工合成的最小的细菌,基因组大小是531.49kb。
做个对比常见的大肠杆菌基因组大小大约464kb。
他们搞到第三代才真正成为他们认为合格的细菌,并且用自己所的名字命名:JCVI-Syn3.0.
也就是克隆个更复杂的东西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那么下面的问题来了:克隆人?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个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石破惊天的动作。
牛人是如何炼成的?
(来自当代生命伦理学(马中良,袁晓君,孙强玲著.2015,上海大学出版社)。
大致意思,他们搞了个最小的细菌,当然自然界是没有的。
这个人工合成的最小的细菌,基因组大小是531.49kb。
做个对比常见的大肠杆菌基因组大小大约464kb。
他们搞到第三代才真正成为他们认为合格的细菌,并且用自己所的名字命名:JCVI-Syn3.0.
也就是克隆个更复杂的东西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那么下面的问题来了:克隆人?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个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石破惊天的动作。
牛人是如何炼成的?
(来自当代生命伦理学(马中良,袁晓君,孙强玲著.2015,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J. Craig Venter在美国Science报道了首例人造细胞的诞生。这是一个山羊支原体(Mycoplasma capricolum)细胞,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却是依照另一个物种即蕈状支原体(Mycoplasma mycoides)的基因组人工合成而来,产生的人造细胞表现出的是后者的生命特性。这是第一个由人类制造并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称作“Synthia” (意为:合成体)。
Venter首次将合成生命的对象推广到原核生物。人造细胞“Synthia”唯一非天然的部分便是它依照蕈状支原体合成的基因组,如果不是借助酵母的细胞环境,仅靠化学合成仍然是不能完成的。这也是目前人造生命主要的技术困扰之一:人工合成生命体的遗传物质在体外无法达到细胞基因组水平的最小长度;而且这些化学合成的“核酸”也并不一定能在细胞中稳定地复制传代并指导生命活动,所以更谈不上仅依靠这些化合物从头产生有生命的个体。
总之,目前的人造生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天然范本和细胞环境。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测序和DNA合成技术虽然日臻成熟,且成本也越来越低。另外,生命系统的复杂多变、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尚不明朗,这些都成为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技术困扰与发展制约。同时这也正是人类基因组破译这么多年,其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医疗的具体原因之一。
2010年,高福博士实验室对该事件做了深入的评论,文章发表在生物工程学报上,被很多报刊杂志转载。6年过去了,Venter一直在做相关研究,非常勤奋有思想的科学家。
从技术上说,对于这些科学家克隆人可能只是早晚的事,但Venter好像说过,他主要用于能源开发以及在伦理框架下的研究-大约在2010年他的一次演讲中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回涉及克隆人这样敏感的话题,估计也是和他与沃森、柯林斯的一起干过HGP有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