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出東方-MZLSHU(上海大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zlshu007 寧静致遠

博文

兄弟在美国的时候(2)-休斯顿的一天

已有 3738 次阅读 2015-9-6 06:14 |个人分类:当时心情|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访学

本文题名:兄弟在美国的时候。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当年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某海龟回来,言必称:兄弟在英国的时候。哈哈。


访问学者,首先是学习。然后才是访,就是旅游啦(计划是女儿和她妈妈暑期来得州。所以重要任务是在七月中旬左右,拿到美国得州的DL(驾照)。也就是2个月左右。这个对我来说,基本上比较难)

既然已经安顿下来,就要跟上别人的节奏开始正常工作了。

首先朋友带我到超市买了生活必备品,基本够一周的吃的,然后准备到周末的时候,去Chinatown大采购。

去上班首先解决吃饭问题。吃饭有两个选择,正常上班期间,周末是休息的。MD室友几个吃饭的地方,不过我习惯在waterfall的那个地方吃,虽然每次吃的我有点觉得不值,貴且难吃。

一般在前一天的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午饭,如果想加班就多做点(周二是不带的)。找个专门装食品的小包用于每天携带,不能太大,麻烦。不能用塑料的,太响,又不成样子。不过中国人多的地方,只要你上华人bbs,啥都有,运气好的话,简直就是大派送,因为好多人是要回国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左右,Shuttle第一班。必须带ID,否则司机是不会让你上的。然后可以进实验室工作。MD的科研氛围很浓。一天可以这样安排,先很快规划一下相关的事情。比如配胶啊,加二抗啊等,花时间的事,先做一下。在等的时候,确认一下,今天是否有重要的科学报告,一般通过邮箱发送。

学术报告分几种,级别高的如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科学家。这些一般有MD或相关的系邀请。第二种就是系邀请的,第三种是一般实验室邀请或自己的lab meeting。几乎所有的MD的lab meeting是这样一个习惯。时间在中午的,时长一个小时,无论是多牛的人。(Lab meeting 比较任性,有自己老板定)。不同的报告会提供不同的吃的给与会人员,因为是中午嘛。也就是lunch,高级别一些的是Lunch box。一般我在的系的报告的时候是披萨。

另外系里在每周的周二中午,有Postdoc及研究生的报告,每次一个人,这人有各个组推荐,主持人有系的分管研究生教育的教授负责。每个教授、研究生都可以提问,有的非常犀利。因此一般要准备充分一些。当然,很多情况下,我们去是为了解决中午饭问题,这也就是中午不带饭的原因。由于每次报告提供披萨,以及系的活动也会有披萨,所以导致我现在再也不想吃披萨了。

工作到下午5点左右,就得随时关注自己的进展。最后一班Shuttle是6点,一般在五点半之前从实验室离开可以赶上。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实验室过了6点,就没有一个人了。也许中国的研究生很羡慕,那太好了。其实后来,我发现有几点我们无法满足:1.实验室效率比较高。研究生每个人来了后,很快安排好自己的事,不拖沓。2.实验系统运转良好。包括整个MD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实验室良好的讨论气氛。3.文献阅读,写作等一般安排在周末或下班时间。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人民在下班以后,无法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务及安全保障。所以研究生一般情况不怎么象国内这样加班,尤其是晚上。那么需要加班,如何加班:1.必须有车。回去的话安全;2.如果没有车。回去之前打电话给警察,会用警车送你回去。这个,我当时我法想象。不过这个需要你住在MD附近或者MD的指定住宿区。否则不属于警察服务的范围。3.搭别人的车或让朋友来接你。或者你认为足够安全,拿生命来赌一次的话,可以走回去。我试过几次,不过实在八点之前,太晚了的话,不敢。

回去后,基本呆在自己的房子里,小区也很少去,出去玩更是几乎没有。主要一条:安全第一。

一天结束,准备第二天的饭。类似PCR的第二个CYCLE.

也就是每周有五个cycle。

在美国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孤独,无聊,想回去。

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你不知道干什么,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车不能出去,语言又灵光。常常带几篇文献,文献是真方便,什么杂志都能找到,并且可以免费彩打,回去没事看两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18790.html

上一篇:课堂内外:人文生态;药事
下一篇:而今迈步重头越-给我们的下一代
收藏 IP: 180.168.188.*| 热度|

3 李健 黄仁勇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