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cylyh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cylyh123

博文

亚洲野象群来昆明的畅想 精选

已有 3322 次阅读 2021-6-20 10:23 |个人分类:自然与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21年5月6月最有趣的社会事件应是亚洲大象群到昆明了吧。记忆中,昆明接待的迁徙动物还有红嘴鸥,滇池与昆明市内长久性、间歇性的湿地小溪已是红嘴鸥飞翔嘻嘻的场所。昆明人与外地人观赏红嘴鸥是昆明的大景观,人鸥和谐深入人心。这次亚洲象群迁徙到昆明玉溪会有什么结局?是一个很难想象与策划的事。但从原栖息地到昆明的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事却是实实在在的保护成绩与人地和谐的一幅大场景。

       大动物群迁徙现象在非洲大陆的动物迁徙音像中看到。这次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到大都市昆明与玉溪市应该是没有发生过的。城里人惊奇,政府管理人应对。这次亚洲象群的昆明迁徙在去年3月就开始了,没有人会想到昆明是目前迁徙最远的地方,直线距离长达400多千米,途中添了一个小象宝宝,有两只迁徙象在普洱就往南回返了。象群中有一只象鼻子折了,故有人称之为断鼻象群。这种野生象群长途迁徙为人惊叹与遐想。一是象群平安,二是象群栖息原场所是上世纪80年建立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象群数量从100多只,到超过300多只,数量翻倍。寻求新的生境也应是必然结果。尽管象群迁徙动因有很多猜想,比如,原处所生境退化或人工干扰,或是太阳黑子地震活动启动动物迁徙导向神经。这些留待后人去深入吧!象群适宜处所可能不会是完全的森林自然演替的顶极群落空间,而可能是森林、灌丛、草地与湿地小溪相间的格局,有能吃的自然生长的象食生长地。

       象群迁徙了。我感动的是保护地象群数量的增加,迁徙途中当地居民和政府善待象群的行动。它映照了我们保护地行动和策略的有效与面对新情况的积极。一是善待野生动物,种群增长的必然,二是多年自然保护教育的全民传播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方向。迁徙途中,有一人在与象群相遇中遇害,但总的是全民爱护,善待野生动物。参与沿途保护的人员说的好,“庄稼今年受影响,明年可以再来,但象群到这里,可能今世都不可能再看到,我们可以让步,保护好象群,不让它们进城进人口密集区更重要。”这有了各种监测引导拦阻象群向城镇移动的队伍,有各种投食安排,保障象群的自由自在,象群状况良好,皮肤色况健康。大卡车、重型运输车一路排开,阻断象群进城路径,司机们吃住车上十几天,仍坚守。向他们致敬。迁徙途中的象群安全没有受到危害,成为全球媒体热闹关注点。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象群有折返昆明玉溪向南回迁的迹象。但能否回到从前,怕是有点困难。这是遐想的奔腾。

      亚洲象群北迁背景是气候变化与原保护区象群数量增长,这种没有自然天敌的野生动物如何在保护区内外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个大问题。我们有了很多适应,保护区与近边,种植象食,比如玉米、香蕉,保持森林、灌丛、湿地、溪流格局,象群适宜活动生存空间增加,但野象数量增加是不争的事实,老百姓种植增加收入的经济作物也是不可回避的需求。怎么办?野象也可能自动迁徙,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客观。象群在昆明玉溪城郊已经玩耍了将近一个月。我们投食,我们引导,我们监测。很多从前没有观察到的象群行为,出现在人们眼前。夜晚林中睡觉,白天林外觅食,幼象的萌态,老象的护幼真情,一路的团结与离群孤象,好像它们很适应昆明玉溪的郊野。我们能否在几个县区的结合部,建立一个自然化的荒野区?森林、灌丛、溪流、池塘格局自在的演替,保持自然化趋势,这里是长江、珠江、红河流域水源地的复合区,自然化保护也是一个必然。利用好现在的乡村振兴机遇,既不种树,也不耕作,将传统种养生产力转到新兴城镇乡村。在荒野自然化区域,引导迁徙的各种动物自由生存,等候时机建立新型大的原野公园。我期盼这样的创造与适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5067-1291926.html

上一篇:版纳向昆明的象群,现实版的动物”闯关东”
下一篇:药事:识与吃
收藏 IP: 182.245.89.*| 热度|

8 檀成龙 孙颉 晏成和 尤明庆 范振英 张晓良 杨顺楷 陆仲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