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cylyh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cylyh123

博文

专业实习的三次意外与应对 精选

已有 4830 次阅读 2020-12-14 21:05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一、 海岛湿透透


      1986年,漓江乘船考察实习后就是乘火车到陆川再到湛江实习。实习前动员反复告诫不要让同学下水。我们在湛江宾馆住下,就到码头单位食堂搭餐。第二天早上,阳光灿烂,海岸风和日丽,微风吹皱海面微波,水鸟飞翔。坐上渡船上岛,那是硇鲁岛,乘上预定的军营卡车,向着选定的海岸线考察实习点进发。面对浩瀚的波涛海面,蓝色水浪,陡峻岩壁,柱状节理,白色沙滩,红色土壤,观察测量绘好海岸地形地质剖面图,中午12点左右,我们一行50多人在一个海湾沙滩结束实习内容。


      看着令人心动的海浪蓝色水体,泛黄白色沙滩,海鸟翱翔,男同学们想下水,女同学要踏浪走沙滩。我同意下水,安排好几个有威力的男同学,守住不能跨越的最远边界,谁越界可以开打,保证安全为上。蓝天下波浪,穿着各式裤衩的男士酮体跳跃、划水好热闹,几个男人站在齐腿根的水中,警戒跨线的同学;岸边女生们踏水捡背壳玩沙。


      突感天阴乌云快速向我们飘来,呼喊同学们上岸穿衣服,短短几分钟头顶上就是乌云,“黑云压成城欲摧啊”!狂风暴雨淋在头上,小道边的水沟已是急流奔腾。我们狂奔,向着停在土面小道的解放牌卡车,军车司机在那等我们。没等我们跑到卡车,我们早已湿透透了。50多人爬上两辆卡车,司机小心驾车走过泥泞坎坷不平的红土道。进入军营,男女生各一个房间脱衣拧干再穿,每个人身上怕是没有一块是干的了。雨太太,太猛了。


       在军营穿着湿衣候雨一段时间后,雨变小,我们坐上部队卡车向码头行驶。临近码头一望,早上水茫茫的码头岸前已是一大票波痕、背壳、虫迹、杂物散布的海滩。退潮了。向军车兵哥致谢后,我们步行一段码头桥,上了渡船。早上白茫茫的水域变窄了,到了早上上船的地方,海水也退了上千米。这个退潮太大了。如果不是这次亲眼所见,还真不知道海岸退潮有这么大变化。


      坐上等候我们的班车,回到湛江城,同学们入住房间后,赶紧跑药店,买感冒药,到食堂跟师傅说,请煮一锅姜汤,让每个同学都喝。回到饭店,给班干部交代,监督每个同学把感冒药吃下去,不想吃也要吃,预防为主,不然回到学校生病了不好办。晚饭前,每个同学都喝了姜汤。


       接着在湛江市转悠。到湖光岩,一个玄武岩火山口湖景区实习,后到港口。这些结束后,大家乘火车回到学院。星期一,正常上课。湿透透的实习,没有出现同学生病,一切安好。这门课有三个班,学生超过100人,期末考试,有同学见到我,期末考试要考个好成绩,为老师考,其他课随便考考。我听了也感动。


       同样让我感动的教学是1982年研究生时的助课教学。按规定,研究生期间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接受的任务是“矿物学结晶学”的实验课辅导与指导实验。承担的班级是厂矿长车间主任工程师进修班。进修拿文凭、知识更新是那个时代很自觉的时尚。那个学期我负责矿物实验课助课,实验辅导与教认矿物。几次课后,任务也就完成了,余下就全是自己的学位论文时间,无需顾及其他。


      没想到第二学期开学后,我在教研组办公室认真学习写东西的一天下午,一位老学生,拿着一袋萤石矿物标本,说是送给我和实验室的。喔,真激动。我只不过给他们讲了几节课,一起认了几个矿物,他就记住了,拿来浙江萤石矿的矿物标本,足有2公斤,形状、晶体、颜色都是上佳。我连忙收起,说:“谢谢!谢谢!”他可是厂矿长车间主任或工程师啊!那时坐火车不是很方便的,要挤,要有力气,要和别人比啊!他上了我们的实验课,还会想到帮我们改进、增加矿物标本。我真不知道我给他们助课时,是认真还是马虎?我后来的教学是不是认真对待同学?老师,教学真的影响深远!


二、美景处怒发冠


       第二个难忘的实习经历是昆明到张家界的实习。我们一行四位年轻老师比大部队先行一天,到当时的大庸县城,收集实习要用的资料。在到达大庸县城前,怀化玉屏站买的伙食已经坏了肚子。我们在县城,找到县农业局、林业局等单位,收集了土壤、气候、人口、植被等资料,第二天就和从昆明经怀化、大庸的60多人队伍汇合,坐车爬坡向闻名遐迩的张家界森林公园走去,车辆翻越一座高高的山梁,再顺坡下行,到了张家界宾馆密集的林场管理局所在地,路上看到的密密森林、高耸带色的山峰,大家都感觉来到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


      住下,我们到管理局联系,请时任林场的总工,第二天带学生考察张家界森林。我们回到住处,自由行动。学生很兴奋,20岁至40岁的年龄差,在游览考察中已没有了差别。我走在宾馆餐饮店长条形密集展布的谷地。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就集合了那么多国家、省级单位投资的休养住宿宾馆,虽然有点乱,但峰林自然环境的魅力仍然既往。

 

       这个上世纪50年代由地质勘探队发现传播的绝佳自然风光,闭锁在深山老林;著名画家吴冠中等的写生流传,让刚刚起步温饱水平的国人趋之若鹜。我们也来凑热闹,我们是自然地理实习!第二天总工带领我们考察了林场森林和植物,讲解了张家界森林公园历史,石英砂岩峰林让这里砍伐森林的队伍转变成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的人,砍树人变成护林人,当起了导游和开起餐厅。下午和第二天,我们进行自然地理要素实习,土壤、植物、地貌、地质,在魅力如画的山林中实习,大家留恋忘返。


       我联系了到天子山的向导,他将带我们走向天子山。张家界到天子山是一段穿越砂岩峰林和茂密森林,林中有猴子、蛇等野生动物,陡崖石壁险境比比皆是,尽管开辟了游客步行道,还是小心为好。第三天早上,吃过早餐,带上午饭,当地山民带领我们,兴致勃勃出发。一路看山赏林,听鸟叫,观林间小溪,老师们也不忘讲解森林土壤地貌地质,很是暇意自在。爬坡过崖穿林,走到峰林山顶,视野开阔,看看周边,身边好像人不够啊。


       走散了?有点疑问,仍旧朝天子山走去。到了天子山住宿旅店,没有见到分开的同学。心头立刻紧张,问起向导,可能在哪里分开的?向导也没法回答。我立刻快步带点小跑,往来的路上狂走,沿途问步行游客,没有人能给出想要的答案。走到张家界出发地,没有见到人。只有再往天子山快步回走。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将近10公里路了。


      脑袋着急已经感觉不到腿的困乏了。快步走到天子山住宿处附近,老师和同学们远远看到我,高喊,他们回来了,他们回来了。一个老师快步来迎接我。一见面,就给我说了他们是怎么与大部队分开的,我却瘫坐在地,什么也不说了,只想拿起棍子打人。老师告诉我,走失的同学也着急,当时他们也不管有没有向导,就是风景好,你喊她呼地向好景色走去,当发现不见老师和向导时,他们开始着急,向目的地方向走,经人指点才把出发时告知的住宿处找到。我走到住宿处,几个走散的同学来向我道歉,我狠狠地说,老子恨不得打断你们的腿,把我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来回狂奔。同学也很抱歉。


      晚上休息。第二天早上早餐后,大家小心小心地集合,生怕再惹我起火。我们按计划出发,补讲了昨天没有进行的张家界、天子山自然地理的关系,天子山是坐在张家界砂岩峰林顶上的喀斯特地貌,是峰丛地形,有溪流瀑布。张家界景区就是奇妙。我们在天子山走动,在贺龙坐骑雕像前留影,眺望御笔峰,垂直气候带的冻融作用与岩石劈理综合形成唯妙唯俏的御笔峰。


       随后,沿着十里画廊向黄龙洞景区走去。十里画廊,长长的石英砂岩峰林峭壁,森林、岩草、矮灌装点,晨光早霞散影,很是让我们驻足停步,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大家欣赏美景,但昨日的阴影仍在。到了山脚,改变计划,放弃黄龙洞考察,转向金鞭溪回张家界。金鞭溪真是神了!宽阔宁静的水面,两旁森林几近掩映宽达百米的江面。旁边的金鞭岩峰高高耸立,超过300米的石峰就那么点基座,真是独特一奇景。江边的树木也婀娜多姿,长长舒展的树枝伸向水面,我们忍不住要爬树留影,像猴子般坐在树丫上悠闲,看江赏水摘果子嬉戏。这是一段真正让人忘怀的江边漫步。我们回到张家界林场住处,做好离开准备。


三、高原情悠悠


       第三个值得记住的实习是武定地质实习。这里有一段很有影响的古生界剖面,岩石色彩丰富,化石有趣,鱼类化石很有魅力,地形也不复杂,舒缓起伏,岭谷盆交错,山上民房也传统,青瓦土墙四合院,也算殷实人家。我们一行信步走去。走到山上,突然看到没有预料的钛铁矿采场与简易水洗浮选钛铁砂的流水槽等矿址。不仅农户家的前院后林边田的传统田园被矿址、黄水沟包围,前面还有一触即发的尾沙坝,沙包垒起的尾矿坝险象环生。我们身边站着农民,向我们倾诉,如何如何,他们祖辈留下的农田和山林就这样被钛铁矿开采给毁了。请你们帮我们向上反映。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学实习内容立刻改变,讲起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了。这是当时学界业界还刚开始的内容。


       下午实习完,回到县城,就到当地县委县政府大院反映。值班人接待,做了纪录。当时的山谷钛铁矿采场情景真的危险。尾矿坝下就是穿越两个县城的河流,溃坝直接威胁那里。实习回到昆明后,也向熟悉的主管部门做了反映。几个月后,那里发生了阳光灿烂下的溃坝泥石流,造成了人员伤亡。触景生情的教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5067-1262458.html

上一篇:这样就有点难了,但在改善
下一篇:花经
收藏 IP: 116.53.233.*| 热度|

6 黄永义 武夷山 杨卫东 段含明 刁承泰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