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d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gdt

博文

郎秀云: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

已有 4196 次阅读 2018-5-13 08:10 |个人分类:生态农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 郎秀云


  摘要:美国农业实质是资本密集型农业,成就斐然,但代价惊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是其突出特点。我国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环境、经营方式都不同于美国,复制美国农业模式,非但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反而会产生许多新的困难。中国农业必须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道路,采取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现代农业;美国模式;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2-0049-06

  

自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以来,学界对现代农业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相当多的研究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现代农业的模式、特征、发展规律和成功经验作了归纳和总结,并以美国为参照,找出中国农业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吸取先发国家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也是必要和必须的。然而同时应该看到:1、美国农业的成就斐然,但代价惊人,存在的问题已然暴露,以美国农业为中国的理想和目标,有待商榷。2、中美两国国情、农情迥异,农业发展面对的矛盾和担负的任务并不相同,复制美国农业模式,非但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反而会产生许多新的困难。从中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出发,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美国农业陷入双重困境

  关于什么是现代农业,学界似乎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定义。根据舒尔茨的观点,“完全以农民世代传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即传统农业是一种以传统要素(耕地和劳动力)为主要投入因素的农业经营形态,仰赖活劳动和土地资源的不断投人。作为与之相对应的概念,现代农业一般可以理解为近30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将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式”农业。即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实质是通过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即用像化肥、农药、灌溉、良种、农机、电力、信息等物质技术,甚至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技术要素,替代以畜力、人力、土地和水等为主的传统要素,实现活劳动集约型向资本集约型发展方式的变迁。

  美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迁是在十分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发展和完成的。由于不仅拥有地域辽阔、土地富饶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具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大陆殖民开发的独特的历史条件,农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土地问题美国有了与众不同的解决方式。在西进运动中,由于夺取了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美国国土面积从1776年宣布独立时的36.9万平方英里扩大到1853年的302.6万平方英里,增加了8倍多。1862年国会通过并颁布了“宅地法”,移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便可占用不超过160英亩的荒地,且耕作5年后即成为自己的财产,从此确立了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基本形式。基于地广人稀的资源特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以机械化为突破口。1840年后,播种机、脱粒机、饲草收割机开始商业性生产,此后各地广泛采用联合收割机、拖挂式撒肥机、翻耕播种联合机,1914年拖拉机已有1.7万台,20世纪30年代,拖拉机耕地已在美国普及。到1959年,美国的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业作物的耕、播、收割、脱粒、清洗已达100%的机械化。此后,适应家庭农场多样化和大型化发展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小型多功能的多品种农机和大功率、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农机。二战之后,为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美国农业的化学化、良种化进程迅速推进。1970年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是1930年的11.5倍,1990年化肥的使用量为1946年的6.1倍。从1960年起,除草剂的使用迅速增加,现已超过杀虫剂。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质要求,20世纪70年代前后,培育出许多杂交品种,并开始利用遗传生物工程方法,核辐射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改造优化种子的遗传基因,使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大幅度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转基因、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美国农业生产更趋向工厂化、自动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始终走在世界前列。2000年,全美农业经济活动人口为304万人,农场217.2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土地面积为175.6公顷,平均每个农场的劳动力仅1.4人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一个劳动力可以养活146人。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经营土地125.4公顷,为世界之最。美国玉米、大豆、奶类的总产量在世界上连续几十年遥遥领先,居世界第一位。2000年和2001年,美国平均每公顷谷物的产量达到5974和5728公斤,比世界平均产量高出96%和88%。美国是世界上玉米、小麦、稻米、大豆、棉花等主要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1]39  美国农业成就令人赞叹,但是为之付出的代价巨大,惊羡于美国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和高商品率的同时,应该看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也是美国农业的特点。

  1、高投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生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即劳动和土地相对份额的不断下降和资本份额的相应上升。现代农业以大量的资本投入量、显著的人员节约量为特征。美国农业发展进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是惊人的。据统计,在1910-1960年期间,美国农业土地投入在总投入中的比重大体不变,但劳动投入减少了45个百分点,资本投入上升了44个百分点。

  美国向来重视农业投资,农业投资比工业投资大。每生产1美元农产品需8美元投资,而钢铁工业只需0.5美元。1978年与1940年比,每个农业工人的投资增加了30多倍。20世纪80年代,每年财政在农业上的投资为350亿美元,在总预算中高出政府对工业投资1.2倍;90年代,每年农业投资增至500多亿美元,在联邦政府预算中仅次于国防开支,占第二位。

  2、高消耗。传统农业利用的是数量丰富可以更新的人的劳动力,把可以更新的太阳能转化为有用的能;美国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是“一种把不能消费、不能更新的能变为可供消费的食物和纤维的转化系统”,以能源集约代替人的劳动力,而不再是利用可再生的人力和畜力。这种农业,从投入到产出,再到加工、储运、销售,整个过程都是以无机的矿物资源,特别是靠石油来支撑的。美国每年生产3000亿公斤粮食,要消耗6000万~7000万吨石油、800万吨钢铁,同时还要消耗大量的磷、钾等肥料资源。在1981年高峰年时,美国氮、磷、钾三种主要化肥的年消耗量高达2370万吨。美国农业能量的收入和投入之比为1:15。1990年以前的30年,美国粮食单产提高77%,而能耗却增加了6倍;1990年之前近20年,粮食增产1倍,而农业消耗能量增加了3倍。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3、高污染。美国农业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 Spring Basin)从1958-1983年的25年间,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美国现在每年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在4,5亿至5亿磅,最先进的过滤系统也无法完全把它从饮用水中排除干净。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加之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每年31亿吨土壤流失。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据专家估计,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到2001年底,美国的土壤侵蚀面积达到2792.4万公顷,占现有耕地的20%。

  4、高补贴。自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对农业实行巨额投资和高额补贴。被纳入农业补贴范围的农产品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燕麦、水稻、大豆、油料、棉花、奶类、花生、糖类、羊毛和马海毛、蜂蜜、苹果、干豆类等大约20种农作物,几乎覆盖所有大宗农产品。2001年,美国对农业的补贴花费是953亿美元,占农场农业总收入的11%,占农场农业净收入的42%。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能从政府那里得到1万多美元补贴。而在由国会通过,小布什总统签署的“2002年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案”中计划在2002至2011年间向农业提供1900亿美元(年均19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比原有的农业法所确定的拨款增加了近80%。没有强大的财政实力支持,绝不会有美国如今的现代农业。

  5、高风险。传统农业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现代农业中的粮食革命放弃培育当地品种,改用少数高产品种,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由于高产杂交品种的排挤,很多自然种子资源终止了几千年的遗传连续性,它们借以保持种质互换的很多野生亲缘已经不复存在,人类有可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失去食物系统的关键性进化环节。一旦新品种受到病原体的危害,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后果将是全球性的灾难。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转基因农业技术在美国广泛使用,现在国内转基因产品的出口已经占了美国农业和食品出口的35%,年出口额达120亿美元。转基因技术损害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可能造成不可预见的生态灾难。从20世纪中叶以后,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污染事件接连发生,疯牛病和二恶英污染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

美国农业实质是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即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及农业机械装备,依赖大量地投入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的本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持抗性增加、品种资源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尤其严重的是能量的“投入一产出”比随着投入的增加反而下降,预示着依赖外源能将接近发展的临界点。这种农业模式陷入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困境:资本替代土地的结果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巨额投入和沉重的财政负担,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导致了失业、贫困和两极分化。当西方国家在强大的价格支持下进行世界农产品倾销的同时(如,美国每年向提供的农业出口补贴高达24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纷纷破产,农民背井离乡。2001年,地球上有47.7%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其中31.6%的城市人口居住在贫民窟里。贫民窟源自全球农村,这些农村社会在发达国家的大型农一工综合体的不平等竞争下被摧毁了。正如依附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萨米尔·阿明所言,“当资本主义在它的中心解决了农业问题时,它是通过在外围制造更大的农业问题实现的,资本主义只能通过灭绝一半人类才能解决外围的严重农业问题。”美国农业模式是以支配、控制、损害发展中国家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根本颠倒世界既定秩序,根本无法建成美国式农业。

 

  二、当前中国不具备复制美国农业的现实条件

  美国领土辽阔,地况、气候复杂多样,加之最早形成世界最大的专业化农业带和较早建立并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形成了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现代物质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和土地产出率为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即资源优势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1、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广大的国外市场和有待开发的大西部,能够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2、利用发达的工业优势,给国内农业提供较多的资金和物资,3、是在世界上尚存在有廉价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条件下实现的。4、当时生物科学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理化技术已很发达。美国农业模式,只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它既包含有农业现代化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它是在特定的具体条件下形成的,有许多成功的地方和可取之处,能作借鉴,但不能作为唯一不可变更的样板机械搬用。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耕地有限,人均耕地数量与美国相差甚远,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一些田地特别是南方的水稻田基本上还是使用手工工具耕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推广美国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业模式,非但难以解决我国的问题,反而会把已有的优势和传统丢掉,产生许多新的困难。

 

  其一,规模化生产不是中国农业的近期选择。

美国国土面积为9.63亿公顷,其中耕地1.98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2亿公顷)的13.18%,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66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近3倍。目前美国的农场大约有200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2000英亩(合1.2万亩),最多达2万英亩(12万亩)。规模效益很好,积累率高,有较强的自我投入实力,这是美国农业能够保持良性循环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而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与美国相比,中国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家。1992-1994年中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只有1.0公顷,相当于美国的1/118。超小型、高度分散的小农经营,不利于大型农业、水利基本设施的配套建设、不利于高科技农业的推广和社会化分工的进行,不利于生产、加工、销售、储藏的综合管理和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不利的约束条件。但在目前人多地少的国情制约下,只有通过“平均地权”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保持农村稳定。即使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农村人口减少一半,农村人均耕地也只有三亩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土地归并来实现规模化经营。

 

  其二,机械化生产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技术路线。

美国地多人少,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包括选种、育秧、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通过机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中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高达1.7亿之众,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农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还有如此高的农业人口比重,有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我国曾一度背离了自己农业要素的特点,片面追求农业机械化。199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约为3.61亿千瓦,是1952年的2006倍,而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也由1.8亿增至3.23亿人,这种共增现象带来农业机械的大量闲置,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目前低水平的机械化条件下已经形成了大量难以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机械化必然会导致更多农民失业,造成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带来收益分配难题,影响社会稳定。人多地少、大量劳力剩余,要求我们在节约和充分利用劳动力方面找出路,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的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生物技术,侧重于采用生物技术,精耕细作,进行集约经营,以提高单产。农业机械化只是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在代替人力节约劳动方面,作用明显,在农业现代化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民增收,实现这些目的,固然离不开机械化,但更主要的是要靠生物技术的现代化。只有在地多人少、经济发达、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地区,在一定时期,应以机械化为主。

 

  其三,市场化道路不宜过快推进。

美国农业是企业化、商业化农业,其生产目标已由“家庭消费和生存”转为“收入和净利润”;农业产出已由“自给半自给”转变成“商品性的”。1979年美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大米为99.5%,小麦为96%,稞麦为81%,玉米为62%。在农场的全部产品中,只有1.1%是直接在农场内消费的。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98%以上,2/3的农产品用于出口。而在中国2004年所产粮食中,81%的粮食是不经市场而由生产者直接消费的,全种植业中足足有一半的产出是不经市场而直接消费的,完全没有可能通过市场而牟利。这既与农户经营规模小有直接关系,也与我国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市场体系建设的软硬件条件较差有一定关系。目前条件下我国多数农区农业经营的不经济已使土地丧失了产生“农业利润”的资本功能,而成为一种生存保障手段,许多农民不是为谋利而经营,而是为生存和保险去种植。从事分散狭小经营的农户,由于土地生产的不足,必然要以家庭副业来弥补,这对农业的市场化构成了巨大的阻力。现行的以小农业与家庭副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小农经营方式,对于保护农民财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稳定、有效抵御外来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以及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又由于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制小农经济不宜过快地走市场化道路,政府应鼓励、提倡、支持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营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

 

  其四,专业化生产在近期内难以全面实现。

美国农业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产出率,与高度的专业化密不可分。由于各地光、热、水、土条件不同。美国形成了10大农作物种植区域,即以饲草、烟草和果菜为主的新英格兰区,以饲料饲草为主的中部大西洋区,以生产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的中部东北区,盛产玉米、大豆、饲草和小麦的中部西北区,传统烟草产区的南部大西洋区,主要生产饲草的西部山区,以水果为第一位生产的太平洋区,等等。每个农场主只生产一个或两个农产品,1999年美国的棉花农场专业化的比例为76.9%,大田作物的专业农场为81.1%,果树专业农场为96.3%,牛肉专业农场为87.9%,奶牛专业农场为84.2%。而中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人均耕地十分有限,为了满足自家几口人的吃穿,既得种粮,又想种菜,还得围栏垒圈,喂猪养牛,一亩土地上种植几种农作物的现象并不少见。调查表明,在经营农林牧副渔的全部农户(1万余户)中,按农户生产产品的种类划分,生产5种产品、4种产品的农户所占份额分别为19.6%和19.0%,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只生产1种农产品的农户仅占10%,名列第6,农户平均生产4.2种产品。这表明农户经营农产品多样化在农村较为普遍,而且,农户多样化经营中以粮食生产为主,占96.4%,居各类产品之首,其次是畜牧产品,占68.6%。再次,是蔬菜占66.5%。我国农户经营专业化程度偏低是农户在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超小规模的高度分散的农户,在耕地无限细分和碎化、市场交易费用与风险高昂以及社会化服务功能弱化等多重因素的约束之下,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多样化的内在需要,必然会选择多样化甚至兼业化的经营方式。农户普遍性的非专业化经营方式一旦形成,整个农村自给自足倾向得到强化,从而制约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张,狭小的商品需求和市场规模又进一步阻碍了农户专业化生产的选择。由于经营规模、市场交易费用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条件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提高农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也非一日之功。

 

  三、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环境、经营方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农业发展面临着独特的约束条件,需要担负的任务和化解的矛盾也不同于美国,无论是在农业发展目标的设定、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结构的调整和制度的设计上,都不能照搬美国模式,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符合国情和实际的模式。全面地认识和清醒地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特殊性、差异性和复杂性,是我们找到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农业道路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从时代背景看,我们是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并迅速产业化的时代,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进行现代农业建设;从资源状况看,“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耕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不断硬化。高达2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从体制环境看,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农业发展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阶段,传统体制的残留尤其是流通领域的部门垄断还在起作用;从经营方式看,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户数量庞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刚刚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初始期,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给农业以大量投资和巨额补贴,农业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多层次和不平衡十分明显;从任务要求看,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严重过剩,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这些客观实际决定农业担负着多重任务,不仅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以维护社会稳定,还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这要求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考虑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依据国情、国力、农情、农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切实可行的路子应该是也只能是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近期应以土地替代为主,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举,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逐步探索出一条保障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循环农业为目标

  在人口压力巨大、人均资源极为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情况下,不能走发达国家“石油农业、无机农业”的老路,循环农业才是我们的目标。循环农业是将循环经济观引入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农业模式。今后,中国农业一是要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如发展“精准农业”、“无土栽培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等,节约耕地和水资源,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生产经营效益。二是要注重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如发展立体种植、间作套种、动植物共生、食物链、产加销一体化等。三是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园艺小农业。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单位产品价值量大、附加值高,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应该积极发展。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区、产业带,如海洋农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精巧农业、园艺农业、休闲观赏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2、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

传统的精耕农作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技术有机结合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经验看,技术选择应遵循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要素替代方向,既要提高农业的质量水平,又要有利于释放已有要素的潜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在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唯一正确的选择。精耕细作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应对既定自然条件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起古代,我国自然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有增无减,应该注重将现代农业新技术与我国传统耕作、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例如采用复种、套种、精耕细作、田间管理和作物固氮技术,以及利用生物链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在吸收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把生物技术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技术决策,靠劳动密集投入的集约经营,走以资源节约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节约为主、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专用性为目标的综合型技术进步道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转化率和生产力。这样可以满足农民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又可以满足国家追求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3、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保障、以专业化合作为纽带的经营体制

中国人多地少,农民占多数,近期内没有条件普遍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只能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形成种田大户、推行股份合作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生物技术和集约经营来进行土地替代,在区域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领域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总体框架和合理内核不能变,但应该加以发展和提升,应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层次所具有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土地规模狭小的局限性,在较大范围内协调和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加工和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益。集体的统一经营应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化服务,实行一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倡导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专业合作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以专业化合作为纽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保障。

 

  4、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首要任务

  实施高就业、低成本路线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本。舒尔茨说:“离开大量的人力投资,要取得现代化农业的成果和达到现代工业的富足程度是完全不可能的”。“改善人类福利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联合国计划开发署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的研究结论也表明,投资于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收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数量大表明其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生产力,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素质低则说明了进行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的思维要突破“资源有限”的束缚,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任务。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向农民进行中小学教育及文化投资是最有利的人力资本投资。今后,要把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框架,以公共财政支持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同时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障服务体系,则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

责任编校 文舒

 

原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7592-1113709.html

上一篇:生态食材与生态餐厅论坛:生态健康,引领社会时尚
下一篇:2018生态餐厅建设年发布——第二届一带一路美食大会
收藏 IP: 183.198.2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