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宗二祖慧可神光大師
祖,武牢姬姓。初娠,有異光照室;生,名神光。少則博極群書;出家,晏坐終日。其師指謁少林,祖奉教。值達摩面壁,不聞誨勵。一夕,祖立雪;遲明,摩曰:“當需何事?”祖泣告請法。摩呵之,祖斷臂悔曰:“我心未寧,乞師安心。”曰:“將心來,與汝安!”祖曰:“覓心了不可得。”曰:“與汝安心竟。”祖大悟。摩付偈曰:“我本來玆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祖得法已,繼闡玄風,轉授法於僧璨。壽一百七,終于莞城,德宗諡大祖禪師。
贊曰:
覓心不得,安心已竟,臂落峰前,續佛慧命。
截上頭關,全提正令,三拜而立,重添話柄。
或宣公上人作說偈曰:
生有異光故命名,博覽群典諸史通。
天雨寶華蓮地湧,人皆奉信鬼神欽。
求法斷臂誠可敬,積雪齊腰志堅貞。
覓心不得安心竟,全提正令度迷情。
廣化寺是南北朝時期的禪宗二祖高僧慧可神光大師說法講經的地方,是佛教禪宗在河北西南地區最早的歷史遺跡。
根據中科院範振英先生文章元氏縣廣化寺簡介,我製作了廣化寺的建築圖像復原,這次復原只是依照清代建築風格予以製作的寺院建築形式,廣化寺有山門天王殿、祖師殿、伽藍堂、正殿、東部方丈院、山門、東西僧寮、方丈室組成,如圖:
廣化寺平面位置圖
廣化寺寺院西側全景
廣化寺寺院東側全景
廣化寺南面全景---東方丈院、西廣化寺寺院主體
明萬歷23年1595年《重修廣化寺碑》碑文製作了廣化寺在初唐時期的建築圖,寺院建築結構屬於唐代初期風格,主要有:倚雲雙塔之西塔、說法台、正殿,廣化寺說法台是禪宗二祖慧可神光大師說法的早期建築如圖:
明萬歷23年1595年《重修廣化寺碑》碑文中還提到了明成化4年1469年道鑑法師住持廣化寺時期,寺內還有:觀音堂、羅漢堂、鐘樓、回廊等等。
這些是根據範振英先生提供的資料製作的不同時期的復原效果,已經做到了唐代初期的建築樣式,是依據現有的初唐建築結構圖製作的三重塔與正殿、說法台。初唐時期的木構建築現在依然保存,其建築形式最接近于南北朝時期的建築形式,而不採用根據畫像石等圖像製作。
由於目前狀況,只能將廣化寺復原項目做到年初寒假的這個程度,雖有遺憾,但觀其大略也可為後來設計復原提供一些思路。
感謝中科院範振英先生對我的信任、支持!
範振英先生及其家人為弘揚、保護、傳承、發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精神與品格是令人欽佩和讚許的,在此向範先生及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與親切的問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1-17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