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皆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sf

博文

中国的河流减少了近一半吗?

已有 8012 次阅读 2013-10-18 04:59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中国, 减少, 河流数目, 郭敬辉

2013326,中国水利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在2011年底中国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2.7万条,比上世纪50年代估计的数据5万条少了近一半。于是很多媒体报道说中国河流在急剧减少。并有新闻文章分析河流数目减少的原因,认为地下水超采等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挤占、堤坝建设等。最新一期《The Economist》关于中国水的文章也说中国的河流在消失(Rivers are disappearing in China.http://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587789-desperate-measures/print

果真如此么?河流真能消失那么多么?

前日向水利界的一位前辈请教此事,他说原来的河流数目数据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统计,而是根据经验估计出来的,看来误差较大。

中国老的河流数据可在1996年商务印书馆年出版的《中国的河流》一书中查到: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尚有79条。

实际上中国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0000多条的数据,是由中国著名水文地理学家郭敬辉先生在1959年提出来的。

郭敬辉,水文地理学家。直隶定县(今河北定州)人。长期从事地理教育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四届副理事长。在50年代实测资料很少的情况下,他首次组织编制了《中国地表径流图》,并估算中国的地表径流量为27841亿立方米,与80年代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的结果27115亿立方米、2009年通过评审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27388亿立方米,相差很小!他还负责组织了西线南水北调综合考察、西南综合考察以及中国水文区划与图集的编纂等工作。著有《中国的地表径流》、《中国地表径流形成的地理因素》、《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等。

据汤奇成先生的回忆,1959年,郭敬辉先生“抽出时间再接再励研究中国河流数量的估算工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以什么标准来统计河流的数量。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按流域面积为标准,另一是按河流长度为标准。经过试验,河流长度的量算在不同比例尺地图和不同量算者之间的相差很大。所以郭先生最后决定采用面积标准,且以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作为估算的标准。在他主持下,年轻人忙着收集各种地图,当时尚没有全国范围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凡是能收集到的地形图都尽量收集,其中包括申报馆的地图。然后按照流域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每个区内又选定若干典型区进行。这个工作枯燥乏味,但又必须认真进行。汇总结果得出河流条数为50000多条。郭先生认为:如果每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就是100平方公里,则50000条就是50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一些无流区和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与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基本相符合。所以决定在1959年公布中国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条数为50000多条。这个结论遂成为一个权威数字,在国内外一直沿用了30年之久”。

而这次水利普查的河流是一条条数出来的。相比较而言,现在的测站、地图、遥感等资料要比1950年代精细得多,因此新的普查得出的河流数目,肯定比当时缺资料条件下通过典型地区的河流密度来推算估计的河流数目可靠得多。

所以,实际情况是原来的数据有误,而不是真的在50年时间里中国河流减少了近一半。

实际上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是不太容易消失的。即使因为用水过多、水库拦截,河道干涸了,但河道仍还在,发大水的时候仍会过流!即使河道局部被填埋、挤占,但作为一个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流域,是不容易全部填埋、挤占的。所以,除了极个别的河流截断、归并整治的情况,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不会减少。

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些关于“中国河流急剧减少”的原因分析,属于捕风捉影、无的放矢,多少有些神经过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937-733836.html

上一篇:喜乎哉,北京寒流!
下一篇:中国的海洋面积有多少?
收藏 IP: 115.170.241.*| 热度|

11 毕重增 杨正瓴 张学文 赵建民 史晓雷 翟远征 刘光银 陈冬生 zhxftcl1 chenhuansheng dongxuanm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