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ffer

博文

简述大学/学科等排名的打开方式 精选

已有 5407 次阅读 2021-5-30 11: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排名作为一个可以直观观测高校发展状况、发展变化的工具,曾一度火爆,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各类榜单也层出不穷,有关于大学排名的,关于学科排名的。有针对国内高校的,有面向全球高校的。不同榜单间同一高校的极度排名差异不乏少数。榜单发布后结果与社会普遍认知大相径庭的现场也时有发生。每年榜单一出,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结果良好的高校纷纷宣传,一方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呈现了高校被排名所牵引的无奈。

随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高校建设的愈发理性,对于排行榜的争议也不断升级,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过度关注排行榜和被排行榜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进行干预。排名热度逐步下降,对排行榜的理性认识逐渐加强,真心希望高校能坚守初心,回归冷静,不盲从排行榜,同时用好排行榜。当然,这也需要全社会对排行榜的理性看待。

一、排行榜为什么会热?

从高校的相关群体看,包括考生、用人单位、合作伙伴、教育管理部门等等,任何群体在考虑选择的时候都期待直观观测高校的优劣与特点,以助于遴选。然而高校的建设包括众多的基础、众多的维度、众多的方向,各类内容又可以产出众多的数据与信息。完全从各类基础数据来进行优劣判断不仅过程难度较大,而且难免有片面之嫌。排行榜正是瞄准了这样的痛点,迎合了大众的需求,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搜集,指标体系的构建,呈现出一个直观、易读的结果。

二、排行榜有什么问题?

排行榜的形成是基础基础信息的加工过程,进而形成结论。但由于大学/学科建设的复杂性,以及各类变量间的相关与非相关复杂关系,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指标体系,也决定了通过一定算法难以形成准确结论的现实。

从基础数据基础信息到综合排名结果的过程是信息加工和整合的过程,在信息易读性增强的同时势必会带来误差增大与结果失真的弊端。基础数据的选择、具体分值的赋予方式、指标权重的构建、综合得分的算法等一系列关键操作的微小变化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巨大差异,更何况排名机构所获得茫茫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商业排名机构的利益驱使所造成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等因素参杂,排行榜一定不能成为高校建设的指挥棒。

几年前,对常见的几个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汇总,不难发现,不同排行榜的关注重点和指标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也不难理解同一大学可能在不同排行榜中的巨大排名差异现象了。

clip_image002.png

三、排行榜如何去看?

排名结果虽然并非完全准确,但排名机构对基础数据进行了加工整合,在充分了解排名规则与各指标内涵信息的前提下,客观挖掘相关信息,对了解高校发展变化和校际对比亦能起到一定的决策支撑作用。

(一)了解排行榜特点

了解排行榜特点是挖掘排名价值的关键。从排行榜特点出发,分析排名位次与排名变化的关键原因,有利于更为准确的审视高校发展的当前状态,有利于更为客观的分析高校未来发展的建设策略。如几年前对几个学科排名特点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排行榜的特点差异。

clip_image004.png

(二)观测分项数据

排名过程的逐步整合造成数据结果的愈发失真,但所呈现的分项指标数据作为过程数据,失真度相对偏低,且观测角度相对聚焦,通过对分项数据评价结果的分析,得以获得一些有益结论。

以最新发布的软科2021世界学科排名为例,其采用了以Q1文章为依据的重要期刊论文(A)、以文章被引为依据的论文标准化影响力(B)、以署名单位为依据的国际合作论文比例(C)、以同行调查为依据的顶尖期刊论文(D)、以同行调查为依据的教师权威获奖等观测指标(E),并对不同学科采用了不同的指标权重设计。如某学科在AD指标中有不错的表现,但在B指标项中表现欠佳,可以初步判断学科建设过程处于量与质并行发展的阶段。进而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聚焦,验证结论,分析原因,规划方向,凝练策略。

clip_image006.png

(三)开展横纵向对比

通过对高校与兄弟院校的排名对比(横向)以及与历年排名结果的对比(纵向),尤其在分项指标的对比观测。有助于初步观测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及兄弟院校的发展状态以及行业内的发展中心变化。进而有选择性的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助力决策支撑。

 

最后,有几点对排行榜的对错思考。

存在即合理,但合理未必正确。

1. 排行榜无过错,错的是对排名结果的误用。

2. 排行榜无对错,有的只是不同视角的观测。

3. 排行榜不无聊,无聊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

4. 排行榜不可恶,可恶的是弄虚作假的误导。

5. 排行榜不扰人,扰人的是随波逐流的无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7932-1288865.html

上一篇:破刊与立文
下一篇:保研“放鸽子”事件的想法
收藏 IP: 114.255.218.*| 热度|

7 曾杰 郑永军 庞峰 许培扬 黄永义 王启云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