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2014年第10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小结(初稿)

已有 5353 次阅读 2014-4-23 10:06 |个人分类:科学论坛|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结

 


《2014年第10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

小结初稿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第10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学术组织者

                            2014、4、22



一.论坛概况

今年我国迎来了《2014年第十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学术庆典,论坛召开时间:2014年4月9-11日,地点: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基础园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一层报告大厅1-105),现在已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论坛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承办,并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8家单位共同协办。我们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第十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的主题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目标是“共聚智慧、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再铸辉煌”。论坛学术交流的主要宗旨和内容概括如下:

  1. 总结和检阅了我国网络科学十多年来富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和成就。这些成果得到了国内外承认、具有某些突出的创新性的的优秀论文、获奖项目和实验成果等。

  2. 特邀从事网络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两院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就上述成果作主题演讲报告。

  3. 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增强信心,面对挑战,共聚智慧,团结合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再铸辉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4. 组织青年主题论坛,并表彰我国网络科学领域的青年英才,鼓舞斗志、激励后人,意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实际参加本次论坛约80多家国内外单位,总人数大约300人、以李幼平、李德毅和欧阳 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和高校师生莅临论坛,含大会特邀报告(40分以上)14个,含一般大会报告(不超35分)10个,青年论坛主题报告20人,其他相关论坛报告6人,共计50个报告,堪称历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之冠. 今年论坛的圆满结束表明:我国网络科学及其应用已经与国际同步进展,成果丰硕,人才辈出,从2004年论坛以来,已经走出一大批青年高级人才,根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40多年轻学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了骨干和生力军作用,推动了我国网络科学健康稳定向前不断发展,第十届中国网络科学不愧为我国网络科学及其应用的又一次空前学术交流盛会,从论坛开幕式集体合影(图1)便一目了然。

     

               图1第十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开幕式集体合影



                   

                             坛会场一角



  1. 2014网络科学论坛的特色

    我们一直秉承创办独具特色的中国网络科学论坛,概括为24个字:“青年主力,专家引领专题为主,突出创新;双百方针,开拓进取。”为此,本届组织安排了:大会邀请报告4场(28个),青年论坛专题大会报告3场(19个),社交网络专题报告2场(9个),网络科学相关课题报告(1场,6个)以及网络知识有奖竞赛1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论坛各个专题突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2. 大会特邀报告,引领论坛主题。

    3. 青年论坛专题报告,突出主自创新。

 4. 网络知识竞赛,推动网络知识普及。

 

.本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报告的若干创新性和亮点

本届网络科学检阅和总结了我国网络科学及其应用的主要成果,主要创新性简要介绍如下。

3.1 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小世界网络。

为了实现三网融合中国网络梦,以李幼平院士为首的中国工程院信息学部咨询小组提出由无线移动网实施D<3的超小世界网络。发现:引入内容自寻读者的主动服务机制后,进一步提出由无线移动网实施 D<3的超小世界网络,这样达到“无限网页借《有限话题》与无限网民无缝对接”。这个创新科研成果将为我国政府实现营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泛在广播、用好管好互联网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小世界网络,应用前景看好。


3.2 提出极具创新的合成生物网络工程

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欧阳颀提出合成生物网络工程作了主题报告:“Biological Network Engineering in Synthetic Biology”。这是一个网络工程、非线性科学与生物物理交叉的崭新方向,在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具有应用潜力。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敖平教授提出:癌症动力学新理论方法(New approachto cancer dynamics based on endogenous network perspective)。


3.3 探索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计算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以“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计算”为主题进行主题演讲。他认为:大数据时代小世界网络与认知计算的实践,正在倒逼认知科学前行,包括两个切入点:文字、文明和传承以及人类认知度社会属性。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诞生,并多次成功上路测试,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至少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特定情境下的认知可以局部的形式化。大数据时代的认知科学与复杂网络之间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3.4 关注复杂网络的控制性与能观性

复杂网络的可控性与能控性已经成为近年国内外网络科学的研究热点。陈关荣、汪秉宏、李翔王文旭等教授就这个课题进行了系统综述,并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Albert-Laszlo Barabasi pointed out in 2010:“I am a scientist,which means that I believe that mostnatural phenomena can be understood, quantified, predicted, and eventuallycontrolled. No one would find any of these goals questionable. ”由此可见,定量理解、预测和控制复杂网络是一个网络科学家的使命!这为今后这个挑战性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3.5 重视社会网络的研究

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一大研究热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次论坛涉及多方面社会网络课题例如在线社会网络的基础理论和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在线社会关系网络的分析与挖掘,开源社区中开发者社会网络,国内外交通运输网络,复杂系统协同决策的匹配方法,网络可视化技术与空间数据挖掘,如何整合网上与网下研究,人类行为动力学和群体移动的预测,全球海运网络的演化结构,基于对称二值矩阵分解模型的网络社团结构探测算法,社交网络主体的价值观发现与挖掘Time correlations of temporal network based on Twitter,Non-arkovian Character in human mobility: online and offline

等等

3.6 推进网络科学跨学科探索

网络科学跨学科探索,课题多样,内容丰富,国内进展喜人。例如,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挥与协同机理,大数据与位置服务网络,复杂网络的爆炸同步,对复杂网络同步的深层次再认识, 超网络模型的理论探索及其严格性问题,从动态信息理论到物理学规律的信息表述,流行病传播动力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Non-MarkovianProcess in opinion dynamics ,The effect of interdependence on thepercolation of  interdependent  networks ,infinity synchronization of coupled  partial differential systems,等。


    此外,结合网络科学相关报告,有些人还畅谈了个人的研究经历、体会和启迪,例如:《连接:我的网络漫步》;《杂评巴拉巴西的两部佳作及对若干问题的沉思》;青年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在青年论坛上专题讨论了若干感兴趣的问题。



四、网络论坛贡献奖与青年论坛希望奖

    为了表彰我国网络科学工作者取得的成绩和贡献,纪念和推动我国网络科学论坛今后进一步深入发展。本届组委会设立了两项奖项:网络论坛贡献奖与青年论坛希望奖。经过推荐和评选结果如下。

网络论坛贡献奖获奖者(16名)是:

李幼平院士,欧阳颀院士,李德毅院士, 陈关荣讲座教授,



胡晓峰教授,易东云教授,陆君安教授, 汪秉宏教授,邢修三教授,

汪小帆教授,敖  平教授、 李 翔教授,吕金虎研究员,刘宗华教授,沈  浩教授,李伟钢副教授。他们的风采请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784832.html

 

青年论坛希望奖获得者是:王文旭,吕琳媛(女),刘建国,许新建,池丽平(女),刘 慧(女),蔡世民,沈华伟。


上述两个奖项引起了论坛内外的强烈反响,必然产生正能量。 


                     论坛青年希望奖获得者合影


五、对于论坛的简要评述

会者普遍反映:第十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例如,巴西利大学华人教授李伟钢表示:“十分感谢友好款待,再次祝贺本次论坛成功这是与方老师及组委各位同仁的精心安排和认真奉献分不开的。更详细评论请看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52078-787619.html

   从美国回国的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敖平来函评论:“A few words on the meeting.My feeling is that it is a great success(论坛取得了巨大成功). The most pleasant one is that there were so many young people(如此多的年轻人作大会报告). From my own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new angle discussed by Chen Guanrong on control of networks should have great implications(网络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Many points in his talk have been raised in my own research, too, though not in the same manner as his. My feeling is that new methodologies and theories will appear in the future. And, hopefully some kind of unifying framework will emerge, too.” (我认为,未来将出现新的方法和理论,并将有希望产生新型的统一理论框架)。

 

               网络知识竞赛获奖者合影

 

本届论坛生动活泼的网络知识有奖竞赛,给年轻人带来了轻松和快乐,但是整个论坛日程爆满,三天内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使人有点过于紧张。今后值得注意和改进。


另外,由于场地限制,没有能够满足许多希望参加论坛的朋友们,请于谅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787680.html

上一篇:“2014年第十届中国网络科学论坛”专刊征文通知
下一篇:清华毕业50周年,返校庆祝活动掠影(1,2,3)
收藏 IP: 123.116.182.*| 热度|

9 曾宇怀 黄吉平 章忠志 李伟钢 李本先 许旋风 刘建国 徐攀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