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用事实说话:岂有如此“恐怖的终审”? 精选

已有 16918 次阅读 2012-10-4 09:18 |个人分类:杂谈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辩论

 

用事实说话:岂有如此“恐怖的终审”?

         

有一篇年轻人挂头、本人为最后作者的跨单位的合作论文,题目简称为探索”, 因为论文还没有发表,不便全文公布,但是在后面附上文章摘要与结论,以提供讨论分析。论文内容探索恐怖组织网络的时空演化特性方面的课题今年6月份把论文投给国内某一物理类刊物。

“探索”一文研究内容有以下主要论点和结果:

1)利用了网络科学理论方法和视角来考察国际上恐怖组织网络,并结合应用多智能体(Multi-Agent)方法来研究。

2)提出一个恐怖组织网络的时空演化模型;并设计了一个恐怖组织的网络演化算法,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3)以9.11恐怖组织网络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其基本特性,探索了一般恐怖组织网络的时空演化特点和规律。研究发现:恐怖组织网络在时空演化过程中,不仅兼具小世界、无标度特性和等级结构,而且存在促进恐怖网络不断演化的主要因素,即与恐怖分子信念的增加及环境资源的增长等有关。

4)提出了反恐的应对方法和“软硬”两手策略;

5)展望和指出了今后反恐的挑战性问题。

 

显然,这是一篇典型的网络科学与物理学交叉的文章,投到国内某一物理刊物,这是理所当然的对口的事情。确实,该刊物编辑部也没有意见就接受投稿了。在进行3个月的审查时间内,编辑部请二位专家经过2次评审,稿子从学术上得到了肯定:“作者依据恐怖组织形成的主要特点,构建了恐怖组织网络模型,并分析了其网络特征。该模型在传统网络模型优先连接和网络增长的特点基础上增加了节点能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专家提出了有益的修改意见,经过我们尽力和精心的补充修改稿后,编辑部告诉我们:最后评审专家认为“ 该文对提出的问题作了较满意的答复,并对论文做了相应的修改。”。由于定稿论文已经达到 “较满意了”,于是编辑部就与我们签订了正式出版权协议。

 

大家知道,网络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就是得益于物理工作者进入这个领域,并且统计物理方法成为两大理论支柱之一,另一个是图论等数学理论。网络科学是一门广泛交叉的新兴科学,国内外许多网络文章发表在物理刊物或其相关刊物上,包括国际上物理类的顶级刊物(例如Phys. Rev.系列杂志)、Modern. Phys.REv.、 Phys. Report、EPJPys.Lett.A, ChaosPhysica A等一大批国外杂志,以及国内的CPL Commun. Theoe. Phys.Phys. B、物理学进展等中英文物理类刊物。 “探索”一文是一篇有物理思想和特色与网络科学的交叉的论文,同样适合在上面刊物发表。

 

令人奇怪的是,就在被评审专家认为“比较满意了”和签完版权协议后,国庆节前,突然收到该杂志编辑部以下退稿意见:“该文与物理的相关度低,没有什么新的物理内容。建议投寄到其它期刊。”。这实在令人吃惊!!有讽刺意义的是,编辑部给我们提供了一大批在他们杂志已经发表的论文清单,希望我们在最后稿里尽量引用与这些论文有关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这是他们的一贯手法来提高刊物引用因子),我们也只好在其中选择了两篇反恐方面的论文,补充了进去,他们的这种要求和做法,恰恰给“与物理的相关度低”一记响亮的耳光!证明我们论文与杂志的关联度比较高。

 

从上面我们论文里的5方面研究论点和结果,不难发现:上述“终审”的“判决”意见是不正确的、武断和不合实际的,因而也是可笑的!这个顽固的表现刚好与美国“科学”杂志的编辑大度与知错就改的态度和做法(见下实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问:这怎么能够令人心服口服呢?又怎么不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和愤慨?

 

开始,我们不知道是谁负责“终审”,于是我们分别向杂志主编和编辑部提出申诉。我给刊物主编去信内容如下:

“ 到底什么叫相关度低和没有什么新的物理内容?

我实在感到不可理解,甚至也有点吃惊。该文已经过二轮的专家评审,都通过了,并没有提出这样上述早该提出的问题。

我想进一步向您说明的是,网络科学的两大理论支柱:一是图论,二是统计物理。现代网络科学的突破性进展主要归功于是物理学家的参与,像Balabasi等人。

我们的文章正是应用统计物理方法研究了当今关注的恐怖组织网络的时间空间演化特点。我认为,文章富有特色,也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和鼓励。

在这里,我想提一下,国际上网络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第一篇论文发表的经历,Barabási & Albert, Science 286,509 (1999)他们著名论文“随机网络中的标度涌现(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在美国顶级杂志《科学》杂志上但是就是这篇文章投稿10天后,被美国科学”杂志退稿了,开始并没有经过正常的同行专家评审过程,编辑认为:“论文达不到刊物所要求的新颖、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标准。”当时,Barabási感到很失望,但同时他坚信自己的论文文非常重要,有创新性。于是,他做了一件自己以前从未做过的事:给退掉稿件的编辑打了电话,极力说服他改变自己的初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科学”杂志的编辑如此大度,竟然同意了他的意见,最后发表在“科学”上了,险些扼杀了这篇影响全球网络科学研究的开创性经典论文,在全球一石激起千重浪,也引起一段趣闻。

我希望你也能够理解我们文章的特色和创新点。这对于即将毕业的博士生XXX正处重要关头,同样也经不起这么周折啊!

当我得知,杂志主编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后,我请主编把我的信件转给编辑部和副主编:

“我想再请您能够把我们的申诉意见转达给那位副主编, 我想与他直接沟通了解其中的依据,怎么样?因为他的判断是完全不正确的,很武断的,当然是非常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如果不解释,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他不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改进,我们想行使作者的权利,采取必要公开的做法来讨论这个问题。”

 国庆节前,编辑部主任XXX给我们复信:
最后回复如下:我们杂志对领域主编的终审意见一般不再复议,根据终审主编对申诉的再审,建议作者改投《科学通报》、《科技导报》等综合性刊物。这里提供的重要信息是:退稿决策者是该杂志的所谓“领域副主编”的“终审”所为,但是根本没有回应的要求,即没有进一步解释退稿理由,也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副主编是谁,当然他也是不敢露出真面目。看来,编辑部和杂志主编也是无可奈何,突显了“领域权威”不可动摇的权威架势,但是也恰恰暴露了他那一副不懂装懂的“副主编”的蛮横霸道行径和“原形”。

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探索”一文,由于揭示了恐怖组织网络的时空演化特点和若干规律,并提出反恐策略,尽管物理思想、理论模型与算法、研究内容和方法都有特色和创新点,结论明确、富有启发,对于反恐斗争也有一定的参考策略和指导价值,却被所谓什么“领域的副主编” 竟然采用的是一种 “恐怖的终审”手段一手扼杀了!试问:为什么对一篇反恐文章这么“心怀不满”,甚至有点胆战心惊,欲置于死地而后快?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地实施一棒子打死的做法? 这样的“恨劲”哪里来?反恐怖的文章被用恐怖的手段所扼杀,多么意味深长啊!

我从事科研近半个世纪了还是史无前遇的,其实对于我,论文多一篇少一篇根本无足轻重。但是这样的当头一棒子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怎么伤害的是不言而喻,不堪险遇,更是刻骨铭心。难道这是一个杂志的孤立的个别案例??其他刊物编辑部有没有这种类似情况发生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其实,把已经通过了二轮专家评审的论文采取如此恨毒的“恐怖”做法恐怕在我国期刊中也实属罕见!!对于一个杂志也是一件“标志性”的反面教材,是不光彩之举。它必将对此负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做到底难道是这个刊物的办刊“特色”还是给刊物带来一种灾难和不幸?!也许这正是为什么把国内许许多多文章被赶跑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人不得不往国外杂志去发论文了!!如此的“恐怖的终审”岂不发人深思、深思、再深思??!!究竟有什么办法来防止和制止这样的类似事件发生?国外顶级刊物《科学》能够做到“知错就改”和封建社会还有“朝令暮改”,为什么我国的现代期刊却不思悔改远不如人呢?总之,通过这件突发“恐怖事件”,难道不引发大家连想到国内期刊出现的一些怪现象吗??

 

希望上述提供的情况和个人看法,能够得到网友和刊物编辑们的了解、理解,不当之处,请给于指正和帮助。如果能够因此开展一次有益的讨论,那就更好,有利于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想与所谓的“领域副主编” 进行公开的辩论,我曾经向他们建议过,但是他们不敢公开在自己刊物上开辟“百家争鸣”小栏目上公开辩论,一直保持沉默状态,也许存在心虚,没有响应。但是,我也给他们打过招呼,我们还是可以在科学网上进行公开辩论。现在“双节”日过半了,为了坚持真理,辩明是非,主持正义,还人公正,提高我国刊物的办刊的职业道德和学术水平。我认为,现在是在网上进行公开辩论的适合时机了!因此,特发博文,不负所约。但是为了当事人和刊物的名誉和未来着想,这个辩论暂时不公开点名。便于大家能够知无不言,畅所欲言。

***********************************

附件1:论文摘要

探索恐怖组织网络的时空演化特性及规律,对于开展实际的反恐决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从网络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采用Multi-Agent方法,提出了一个恐怖组织网络的时空演化模型, 并对恐怖组织网络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恐怖组织网络在时间与空间上节点与边的动态联结变化.本文研究发现:网络演化过程中,恐怖组织的网络演化不仅兼具小世界、无标度特性和等级结构,不同级别的中心节点将网络连为一体,而且存在促进恐怖网络不断演化的主要因素,即与恐怖分子信念的增加及环境资源的增长有关;反恐方的选择性打击对网络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和一定的控制效果.但是,今后反恐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附件2:文章“结论”

本文以9.11恐怖组织网络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其基本特性,并基于考虑恐怖网络的时空演化的特点,提出和构建了一个恐怖组织网络演化的Multi-Agent(多智能体)模型,设计了一个恐怖组织的网络演化算法,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该物理模型在演化过程中,其动态演化策略主要从网络的增长及消亡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网络的演化规律遵循增长及优先连接的原则,其增长的原动力在于信念的增加及资源的增长,信念是驱动网络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资源的增长是保证组织运转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性因素,这一要素的增长对扩大组织规模具有推动作用,如招募新组织成员和组织恐怖活动;当网络增长到一定的阀值时,即恐怖主义对一国或某地区造成威胁时,反恐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必须采取一定必要的行动对其进行打击,恐怖组织的网络规模将会被消亡或缩减.演化过程中,恐怖网络组织及其头目和成员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网络增长过程中,越老的节点具有越高的度,这与恐怖组织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从短期效果来看,网络中的关键头目的灭亡将会对恐怖组织网络产生巨大影响;而资源网络的变动对其网络的消亡具有长期效应.从整个演化过程来看,恐怖组织网络的演化不仅具有小世界特性,而且网络的增长具有无标度特性和等级结构。本文研究结果对于防止和打击恐怖组织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附件3与某杂志的电子信件往来20121004.doc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619062.html

上一篇:2012年中秋赏月和参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下一篇:学生最佳论文获奖名单
收藏 IP: 125.34.116.*| 热度|

48 王振亭 袁海涛 李欣海 强涛 褚海亮 王芳 李本先 屈林 张雪峰 褚昭明 蒋兴鹏 赵美娣 黄育和 许洪光 吕洪波 郭斌 郭胜锋 蔣勁松 段庆伟 刘向军 李学宽 武夷山 柏舟 沈晓沛 刘淼 李益文 魏东平 温世正 李志俊 李娜 朱志敏 陈远川 范林军 左宋林 杨建军 陈理 茹永新 张玉秀 高见 fansg wuhuike sz1961sy zhong0906 demofer nickbobo xuqingzheng dchlin qinzhaos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