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减压技术之积极心向 精选

已有 5908 次阅读 2021-11-16 23:5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一些情况下,人类个体之所以感到有很大压力,只是因为他/她几乎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身边的事物都是妨碍自己处理正事的因素。这样一来,个体就处于烦躁的情绪之中,不仅无法合理利用身边的条件,而且无法有效加工重要的信息,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结果,随之,陷入行为低效-情绪烦躁-消极心向-感受压力这样的怪圈,不能自拔。

简单地说,心向就是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基调,亦即个体认知、感受、处理内外刺激的基本倾向,可以分为消极心向和积极心向。因此,从心向的角度分析,压力是个体持有消极心向所致。相应地,减压的思路是:其一,去除消极心向;其二,培养积极心向;其三,既去除消极心向,又培养积极心向。实际上,两种心向不太可能同时出现,所以,为了减压,只要培养积极心向即可。

显然,人类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很大的变动性,对同一事物,在转瞬之间就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例如,一个人正充满爱心地给宠物猫喂食,不小心被猫的爪子划伤,鲜血直流,他/她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暴怒地飞起一脚,朝猫踢去。看到被踢的猫惊恐、迷茫、可怜地望着自己,他/她又可能感到愧疚,从而,再次对猫充满爱心了。猫还是那只猫,养猫人对它的看法却不断发生着变化。

由此可以获得的启示是,人类个体对事物的心向,可以随着一个事件而发生变化。这样的事件,可能与前面的事物有关,例如,上例中的划伤与猫;也可能与前面的事物没有关系,例如,养猫人看了一则很幽默的笑话,心情大好,也可能对划伤自己的猫,由愤恨变得慈爱了。

本人提出的第十种减压技术是积极心向。这种技术通过让个体操作和感受积极刺激,引导个体从正面看待事物,激发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心向,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心向技术的作法分为3步。

第一步,心向评定。个体取一页空白纸,在纸的上面部分制作一个心理量尺,即画一条线段,分成6段,由左向右,在端点与切分点分别标出1234567,在1下写出“十分不积极”,在7下写出“十分积极”,即,数字越大表示越积极。对自己现在的总体状况进行评定,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勾。接着,从上方折纸,把心理量尺及自己的评定结果盖住。

第二步,正向操作。个体在此时纸的上面部分进行这样的操作:其一,用正楷一笔一画地写一行“笑”字,每写成一个字,就盯着看约5秒钟;其二,用正楷一笔一画地写一行“正”字,每写成一个字,就盯着看约5秒钟;其三,用正楷一笔一画地写一行“好”字,每写成一个字,就盯着看约5秒钟。

第三步,正向提升。按照第一步的方法,在上述3行字的下方,制作一个心理量尺,评定自己此时的总体积极水平。评定之后,打开上面折叠部分,比较两次评定的结果,感受自己积极水平的提升情况。

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直到评定结果达到6及以上。

运用积极心向技术,需要注意如下3点:

第一点,应当正楷写字。对于第二步书写的“笑”“正”“好”3行字,需要用心去写,写得工工整整。这本身也是训练个体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方法,因此,不能写草书,更不能有应付的表现。

第二点,看出感觉即可。对于第二步写出的每个字,要求都盯着看,目的是让个体产生特殊的心理感受,比如,看着“笑”字,很快就会有想笑的感觉和冲动。设计“盯着看约5秒钟”,是避免个体只顾写字而不体会的情况,因此,个体盯着看字时,有了感觉即可,不需要也没必要估计5秒钟是否到了。

第三点,要与初始比较。对于第三步中的积极水平比较,特别是可能的重复操作,应当参照第一步评定的结果,这可以让个体看到进步,增加信心和趣味,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正向操作部分,可以改用其他任务,只要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都是可以的。个体不妨事先准备一些容易引发积极反应的刺激,例如,3张图片、3则笑话、3段视频,等。运用这种技术时,个体认真观赏或阅读相应材料,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本人根据一些基本理念,提出了十种减压技术。通过初步尝试,表明它们都是有效的。这些技术,具有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特点。缓解压力或者其他身心症状,都需要一定的程序,特别需要个体进行某些操作。进行操作,一方面可以使个体的手脑活动起来,在形式上改变个体的既有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让个体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在内容上改变个体的既有思维模式,从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2721.html

上一篇:减压技术之自我开解
下一篇:从学位论文评阅看学位论文写作
收藏 IP: 113.13.44.*| 热度|

18 张晓良 郑永军 王平平 胡泽春 宁利中 杨正瓴 尤明庆 刘闻铎 檀成龙 李东风 李学宽 黄永义 周阿洋 孙颉 马鸣 张利华 李毅伟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