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或家长经常教导学生说:“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你多学一分钟,就会多一分钟的收获;你多学半小时,就会多半小时的收获。”这是一个方向性的经验,大家往往认为它是对的,以致根本不该去怀疑,更不能去否定。毕竟,面对这种说法,人们不仅会想到那些肯花时间的学生,果然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而且会想到那些不肯花时间的学生,自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这是把学习收获与学习时间划上等号了,至少是约等号了,认为或倾向于认为时间都是等值的,只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但是,人们应该也有这样的体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往往都存在状态问题——有时处于一种佳境状态,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很高,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有时处于一种煎熬状态,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极低,一切都进行得特别不顺。当然,更多时候,处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状态,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既不是很高也不是极低。
本人认为,个体需要具有的第三个基本理念是时间异质。尽管从物理学上讲,时间是匀质的、等值的,但是,从心理上讲,时间是异质的、不同的。也就是说,就利用率而言,个体的时间是极其异质的,并非在某一事情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就一定越有成效。
显然,人们的各种状态都存在于时间之中,时间不同,状态也往往不同。个体甚至直接表达:“我那时就是特别想学习。”“我现在就是非常不想看书。”然而,人们通常不能把握状态,只能保证时间,于是就对时间极为看重、十分敏感。学生看到别人多学习了一个小时,就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甚至妒忌;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多学习了一个小时,也容易出现不安、不平,或者怨恨。
强调时间异质的理念,就是提示人们,不要只盯着时间本身,以为有了时间投入就行了,而应当注重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否则,可能出现状态不对,陷入空耗时间的困境。只有状态正常、良好,个体才能有效乃至高效地做事。
什么样的状态是正常、良好的呢?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专注的状态。如何进入特别是保持专注状态呢?这涉及另外的理念。现在需要了解的是,人们所做事情在性质上有差异,有些事情需要更多的认知投入,有些事情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人们的状态也是动态的、可变的,对应的兴趣,以及可接受、可加工的信息类别也是动态的、可变的。人们的状态与习惯有关,而习惯与期望有关。
例如,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周末、节假日就是休息的,他们没有期望像平时那样的作息时间,硬要他们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学习,他们就难以出现正常、良好的学习状态。又如,知道其他同学在运动场开展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留在教室的个别学生也很难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每天上午、下午开始的一段时间,或者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不少学生或许也还没有从其他状态转入正常、良好的状态。临近上午、下午放学的5分钟时间里,学生也很难真正沉下心学习,更不可能看完一章的内容之后,又十分专注地接着看下一章的内容。
大家不妨做个记录,从准备做一项活动时记下具体时间,到真正动手做这项活动时,记下具体时间,出现分心或处理其他事务时,记下具体时间,继续做原定的活动时,记下具体时间,……,做完这项活动时,记下具体时间。由这些记录,可以计算从准备到完成之间的总时间、从准备到动手做之间的时间(不妨称为启动时间)、真正用来做这项活动的时间(不妨称为有效时间),再计算启动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有效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虽然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所做的具体活动各不相同,但是,可以推测:启动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会比自己原来想像的要高,而有效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会比自己原来想像的要低。
实际上,人们在做一项正事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一个启动阶段,对应的启动时间往往不是很短。这是家喻户晓的事实,即“万事开头难”。做事过程中,分心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时间占比也是很高的。并且,做事的最后阶段,人们也往往懈怠了,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谓“临尾渐渐松”。相应地,正真做事的时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占比往往较低。
既然如此,人们可以改进的方面就是,其一,缩短启动时间;其二,减少分心时间;其三,改变临尾时间。能够有效改进这些方面的一个、两个或全部,都能增多做事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如何在上述3个方面有效改进呢?这涉及到其他的理念,后文详解。
总之,心理时间是异质的,对人们来说,特别是对于高考、中考备考的学生来说,不应在低效、无效乃至负效时坚持做一项事情,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同时,也不用在乎别人又多学习或工作了多少时间,把精力、心思放在自己的正事上,才是合适的、有用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