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术语含义与历史追踪

已有 4985 次阅读 2021-10-27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中有不少术语,看起来令人莫名其妙。但是,如果稍微了解一下相应术语的历史来源,就会发现这些术语其实比较容易理解。术语的发展过程,往往是越来越偏离原本的含义,具体表现,既可能不断地抽象化,又可能不断地精细化。例如,时间心理学中的时间透视就是这样的一个术语。

由于心理学术语往往来自西方,因此,需要了解一个背景——西方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从现实世界寻找相似事物而确定术语的现象。在这方面,非常典型的是人体生理解剖学领域,从而,像“松果”“扣带”“海马”“马尾”这样的术语随处可见。我国翻译这些术语时,会经过一定的改造,比如,把上述前两个术语分别译为“松果体”“扣带回”。对于第三个术语,有译为“海马体”的,有译为“海马回”的,也有就译为“海马”的。对于第四个术语,不便改造,可直接译为“马尾”。

“时间透视”是英文time perspective的直接翻译。有了上面的背景提示,再结合时间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自然就清楚时间透视是什么意思,并且,也能理解这样直接翻译是有好处的。

1890年,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讨论了时间距离(time duration),把时间流逝(the passage of time)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几乎同时,诺贝尔奖获得者柏格森(Henri Bergson)也讨论了时间,把时间作为距离的一种直觉,是通过意识流(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而感受的。在这里,主观时间(subjective time)被认为是纯粹时间(pure time)的一种空间退化(spatial degradation),用一个象征性的表征来描述,由过去和未来构成,而过去由记忆组成,未来由预期组成。在完形理论的影响下,弗雷斯(Paul Fraisse)系统回顾了时间心理学的研究历史,提出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梁,是由距离知觉而产生的(Wiberg, Sircova, Wiberg, & Carelli, 2017)。

勒温(Kurt Lewin)是最早论及时间透视(time perspective)的研究者之一,他提出了时间生活空间(time-filled life space)的概念,从个体环境的角度强调时间透视的意义。勒温把时间透视定义为,个体在一定时间里存在的对自己心理未来与心理过去的观念总和。时间透视,涉及在特定的时间,个体关于自己心理过去与心理未来的时间定向(temporal orientation)。勒温指出,现在定向聚焦于眼前的事件,未来定向主要关注于未来的目标,倾向于考虑更远的目的。勒温强调时间对心理状况的影响,认为时间定向的不同和偏差受到个体社会背景和动机过程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扩展了时间生活空间这个概念。例如,研究者指出,其一,未来和过去的事件对现在的行为有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认知层面;其二,时间透视是一个动态概念,人们由此能够选择最符合当前目的的时间透视;其三,时间透视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经历和存在,塑造他们生活中的思想和情感状态(Nuttin & Lens, 1985)。人们如何感知时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的时间透视也是由环境因素塑造的。人们记得过去的经历和事件,体验现在,期待未来的奖励或惩罚。人们决策和判断时,时间透视的差异会影响个体现在的行为和思想,无论对于较短的时间透视还是较长的时间透视都是如此。

由此可见,时间透视与生活空间的概念密切相关,就是由生活空间延伸出来的;时间透视涉及过去、现在、未来,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时间透视与时间定向关系密切,甚至可以当成可以替换使用的术语,亦是有发展依据的。总之,从心理学有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有关术语的含义,可以更合适地把握和翻译一些基本术语。

参考文献

Nuttin, J. R., & Lens, W. (1985).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motiv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 Lawrence Erlbaum.

Wiberg, B., Sircova, A., Wiberg, M., & Carelli, M. D. (2017). Balanced time perspective: Developing empirical profile and exploring its stability over time. In A. Kostic & D. Chadee (Eds.). Time Perspective.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9775.html

上一篇:结论奇异与方法缺陷
下一篇:测量工具与研究深化
收藏 IP: 220.173.126.*| 热度|

11 张晓良 檀成龙 杨正瓴 陆仲绩 姚小鸥 王平平 尤明庆 杜占池 李毅伟 马鸣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