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瑟于1967年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这是对行为主义的第四波冲击,也是最为致命的冲击。从此,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一面旗帜,召唤并引导着更多的心理学家离开行为主义,转向认知研究,心理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奈瑟(Ulrich Gustav Neisser, 1928-2012)出生在德国的基尔。1933年,他随全家一起移民美国。奈瑟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希望奈瑟成为一名科学家。奈瑟入读哈佛大学时,发现心理学比物理学更有趣,并被完形心理学所吸引。这个学派对心理过程持有复杂而全面的看法,但是,科学严谨性不够。奈瑟做过超感知觉的研究,当然没有成功。奈瑟在哈佛大学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在斯沃斯摩尔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先后在布兰迪斯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埃默里大学任教和做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息论、计算机和实验方法的进步,使得科学家能够挑战主流的心理学——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考察对感官的刺激和由此产生的反应。在其最纯粹的思想上,行为主义拒绝心智存在的观点,例如,斯金纳的心理学就是空箱心理学,不管脑内的过程。
随着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心智的学者开始把心智想像成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乔姆斯基提出了新的语言学理论,假定心智有一个先天的结构。奈瑟把这些新的研究整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新的心智观,用一种连贯的方式,思考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奈瑟力图证明人们可以思考,并描述人们是如何思考的。1967年,他用著作的书名命名了这个新的领域——认知心理学,由此阐述一个重要观点:内部心理过程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能够得以研究和测量的。
奈瑟的研究表明,记忆是对过去的重建,而不是对过去的拍照。他发现,虽然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记得真实事件,但是,他们其实记得的只是自己建构的内容。
在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次日,奈瑟要求学生写下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直接经历。约3年后,他要求学生重述一遍。结果表明,有1/4的重述与原来极为不同,有1/2的重述有所不同,只有不到1/10的重述写对了所有细节。尤其关键的是,这些被试都确信他们后来的描述是完全准确的。
在奈瑟的一个知觉实验中,他让被试观看屏幕上不同群体投球的视频。在被试观看的过程中,一个女人撑着伞走过房间。结果表明,几乎没有被试记得见过她。奈瑟把这种现象称为选择性观看,其他心理学家把它命名为无注意视盲。同样地,我国人民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出现了一个成语——视而不见。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一起案件,一个成年女子状告自己的父亲,陈述自己年幼时遇到父亲性侵。此案一经报道,引发了横扫美国的童年受虐案件潮,更多的成年女子起诉父亲。当时,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那些女子极其生动的记忆,不可能是错误的。瑟奈的知觉与记忆实验,则质疑这类案件的真实性。另一位心理学家洛芙塔丝(Elizabeth Loftus, 1944-)的个人经历及实验研究也表明,人们的虚假记忆现象很普遍。
1995年,瑟奈领导美国心理学会的一个特别小组,调查那些表明不同种族的人智力不同的研究。这个小组最终质疑那些研究本身,因为相应研究会提出智力测验得分低的孩子有问题的假设。研究者一旦做出这种假设,他/她后来的理论和研究都将会有内在的偏向。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偏差问题。
总之,奈瑟整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思想,考察知觉和记忆等心理过程,为认知心理学产生,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关注社会现实需求,致力解决真实问题,从而,他的研究工作,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实验研究,不仅富有新意,而且生动有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