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正当学术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被迫从任教的大学辞职,离开了科研机构,此时,他42岁。从华生22岁入读芝加哥大学接触心理学算起,他在大学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时间充其量是20年;从他35岁公开行为主义观点算起,华生在大学研究行为主义不超过7年。离开大学,华生在广告公司工作25年,还享受了13年的退休生活。由此不免可以提出一个设想,如果华生一直在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的成就应该更多,他的名气也会更大。
然而,如果华生一直在大学工作,那么,他的成就可能会更多,但是,他的名气却可能更小。为什么呢?
话说华生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就与他的一个学生伊克斯(Mary Ickes)结婚。这桩婚事从一开始就不甚和谐,伊克斯厌烦华生的社交活动。后来,华生在做行为控制实验的过程中,与他的研究生雷娜(Rosalie Rayner)坠入爱河。华生的同事提醒他注意,不要由此影响自己的事业发展。但是,华生不愿终止这段感情。结果,伊克斯把事情闹大,与华生离婚。华生在满城风雨的丑闻阴影下,于1920年被迫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辞职。其后,他与雷娜结婚。
华生在朋友介绍下,到智威汤逊(J. Walter Thompson)广告公司工作,公司视之为宝。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对广告商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公司总裁非常器重华生,1924年,任命华生为副总裁。华生的行为主义对人类动机提供了新的解释。此前的广告心理学,强调理性诉求与不同心理分类之间的匹配。行为主义则不管心智的理性或非理性问题,强调人类行为的可塑性。华生为公司做了香烟品牌吸引力的研究,开发了作为广告商营销工具的“品牌X”消费者选择测验,为强生婴儿爽身粉开发了行为销售平台,开发了适用于化妆品的独特广告,也开创了电台广告。1945年退休前,华生一直在广告公司工作。
华生还继续做他的实验工作,保持他的学术关系。20世纪2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指导婴儿实验,继续修正他的行为主义理论。颇为讽刺的是,正是通过华生作为一名宣传者和普及者的技巧,才使行为主义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在20世纪20-30年代,华生不仅使行为主义受到广大读者的注意,而且使行为主义在科学界引发激烈争论。通过大量的书籍、杂志文章、新闻故事、电台广播,华生在公众眼里成了一名从育儿到经济等领域的专家。
华生的畅销书《行为主义》出版于1924年。该书对美国民众有很大影响,让大批对科学奥秘感到困惑和不安的人,转化成为像华生这样的科学普及者。行为主义要解开支配人类行为的机制,它关于人性可塑的观点,也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美国基金支持变得更加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产品和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行为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焦点,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也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作为心理学的普及者,华生让行为主义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语。他的《婴幼儿心理护理》(1928)就是献给首次抚养孩子的母亲的,认为按照他的手册去做,可以抚养出幸福的孩子。华生揭开人类行为的神秘面纱、简化现代生活复杂性的观点,对中产阶级的美国人有巨大的魅力。同时,20世纪30年代,行为主义成为美国实验心理学的主导范式,行为主义的客观方法对美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影响,行为主义使实验心理学在自然科学获得了坚实的地位。
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华生金质奖章,作为对他行为主义理论及应用的最大褒扬。
可以推测,如果华生一直留在大学从事学术研究,他肯定有更为系统、更为全面的理论成果,但是,他很可能少有精力去从事更多的应用工作,特别地,他也不会有更强的动机去适应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从而,他的行为主义会在学术界占有更加突出的位置,然而,在社会上却少有人知——正如很多理论家的理论那样。因此,华生离开学界,是美国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的损失,但是,对于美国社会、美国民众乃至整个世界,却不啻为意外之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