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关于人性的对话:主体性可能优于生产性 精选

已有 8278 次阅读 2021-6-18 23: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指导的第一个研究生张华东,毕业十几年了,一直跟我联系较多,对于我今年03月份开始写的博文,他逐篇阅读,不时通过QQ与我进行交流。今天,他读了博文《有意义生活的本质:在生活中体现主体性》,照例跟我讨论。我在表述自己观点时,头脑活跃,思维流畅,感觉状态不错,认为这很有意义,同时,也认为把这种对话呈现出来是有一定价值的。特别地,他也有非常好的观点,我也并非同意他的全部说法。我想,这样的讨论,才是更值得提倡的。

张: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也有意义哲学和心理学里面经常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我还有两年就到知天命的年龄,我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但大致知道会到哪里去——最后通通地是挂到墙上去,所不同的是大人物和小人物挂的地方不同而已,因此生活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生活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首先是生产性。生产性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精神领域的生产

李:华东的思考很有价值。关于生活意义(大约地讲,在人格心理学上通常称为人性)是生产性,有两个心理学霍妮、埃里克森已经提到了。

张:老师是从理论层面概括和建构的,我则纯粹是谈个人生活体验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做对个人、他人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每天都在蝇营狗苟,那就等于是白活着。

李:我体会到,社会上有很多平凡乃至平庸的人,以及失去生产性的人,他们仍然在过着平、平庸的生活,以及从事没有生产结果的活动,此时,他们依然有很强的主体性——涉及自尊,如果不能让他们感受到主体性,他们将是很难过的。很多人,并非过着蝇营狗苟的生活,只是过着平凡而正常的生活。这种平凡而正常的生活,对社会无害、对他人无害。

张:我明白了,我所描述的只是生活中某一部分人,而老师的理论可以描述不同层次的人。这样看来,主体性真的是描述人的一个很核心的维度!

李:一些子女接年迈的父母到身边生活,说得明白,就是让父母养老的,即没有期望父母有什么生产性的活动,他们可能也的确无法再有生产性的活动,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主体性是特别在意的,所以,很多这样的父母并不愿意这样生活下去,他们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在那里,他们可以实现主体性。从这类例子的考察来体会,我认为自己提到的人性的主体性,比霍妮、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性的生产性要好。儿童也是这样,他们在还没有生产性的时候,也有强烈的主体性。我想,我对人性的哲学、心理学思考,是有一定创见性的。

张:或者说,我认为清洁工可以通过提供洁净的环境表现其生产性(物质),年迈的父母可以通过对子女的爱和牵挂表现其生产性(精神),我们读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等等,也能体现其生产性。以儿童和老人为例,老师这么一分析,这个主体性确实比生产性更本质、更核心。

李:华东前面说到的清洁工、年迈父母的情况没有问题,后面提到的读书、交朋友显得牵强。

张: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交友亦然,对于个人来说还是能体现出生产性,我是这样理解的。儿童也在通过探索外部世界体现其生产性。

李:华东已经戴牢了一个生产性的镜头,从而,看到的现象都带上了生产性。

张:老师,看来我还得回到您的博文深刻体悟一下!

李:做个类比,弗洛伊德是泛性论,就是戴着性的镜头,从而,看到的现象都带有性的含义。华东是泛生产性,犹如戴着生产性的镜头,看到的现象都带有生产性的含义。

张:老师,我捋一捋先哈

李:我突然想到一个说法,用来改进我过去提出的“观念开放”问题,还以比喻的方式吧,就是个体应当具备若干个镜头(不能只有一个镜头,或数量极少的镜头),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选用或调换镜头。我想到了人格心理学家凯利的理论,发现我这里说的情形,他显得已经用个人构念表述过了。

张:老师,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天天翘课在宿舍玩游戏的大学生,对他们来说玩游戏是有生产性的,但他们之所以如此表现是由于主体性缺乏。能这样理解吗

李:此时,这样的大学生可能既实现了他们认为的生产性,也实现了主体性。

张:主体性确实优于生产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1775.html

上一篇:有意义生活的本质:在生活中体现主体性
下一篇:学习策略训练:提高教学效果的金钥匙
收藏 IP: 116.9.46.*| 热度|

16 郑永军 左小超 张晓良 李东风 武夷山 钟定胜 杨正瓴 黄永义 晏成和 刘山亮 范会勇 范振英 彭振华 孙颉 程少堂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