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欲把教学比战争,道是无情却有情 精选

已有 8412 次阅读 2021-4-26 23:5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当前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高校的课堂教学,总体而言是不如人意的,例如,认真听课的学生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有来自教师方面的,也有来自学生方面的。人们通常把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归为重科研、轻教学,认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太少,尤其是年轻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了

然而,情况可能不是这样的,至少不完全是这样的。如果去实地观察,那么,一方面,对比科研做得不好的教师与科研做得好的教师,很难看出前者的课堂教学优于后者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对比年长的教师与年轻的教师,也很难看出前者的课堂教学优于后者的课堂教学。毕竟,当前学生不太认真听课的现象是普遍的——否则,也不用从国家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是教师、教材和教学,对应着各个计划或工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一方面,他们可能认为课堂学习并非学习的全部,甚至是不太重要的部分,真正掌握知识,需要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的干扰因素太多,特别是网络资讯,通过手机可以随意地搜索和浏览,包括在课堂上或明或暗地使用手机上网。总体而言,网上的资讯更广泛、更有趣,相比之下,课堂的内容更有限、更枯燥,学生受到的诱惑很多,难免出现关注其他信息的问题

客观地说,教师很难在与网上资讯等其他干扰因素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的问题显得不易解决。面对这样的听课情形,再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产生无奈的挫败体验,从而,影响他们的授课状态、授课效果和授课预期。进一步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认真听课。于是,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很容易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早就研究过类似问题。他从教师的角度,将教学与战争进行类比

在战争中,我方所要做的就是使敌方处于一种状态,如果他们试图逃跑,会有自然障碍阻挡,即处于逃无可逃的情境,然后我方以优势兵力打败敌方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学生处于一种兴趣状态,将其他的注意对象都从学生的头脑里排除出去,然后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使之印象深刻,牢记终生。并且,还要使学生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想知道下一部分内容是什么

詹姆斯又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他提醒教师:你的敌人即学生的思想与你的是不一样的,就像敌军指挥官的思想明显地、强烈地与你的不同那样。学生想要的、思考的东西、他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东西,教师是不易把握的,就像军队指挥官不易把握敌方想要的、思考的东西那样

既然教师想要的和学生想要的内容之间存在冲突,那么,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就需要从战争中敌我双方矛盾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与学生,就需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头脑中与本次课堂学习无关的东西排除出去,就需要精心安排、巧妙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乐于学习,并且牢固掌握,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把学生头脑中的其他东西排除出去。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开课之际,就明确提出课堂管理规定,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学生守则,同时,上课过程中,不能埋头睡觉、不能随意说话、不能自行其是、不能使用手机。这样,基本上可以保障学生除了配合教师讲课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去做的事情了,从而,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就容易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实现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美妙循环

教师在每次下课时,都可以设计“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欲知详情,请听下节”、“因何如此?下次再讲”、“究竟怎样?请查资料”。这样,学生就会充满好奇地期待下节课、下次课,也会在课下查阅资料,准备下次的课堂讨论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在讲求师生平等的当下,重提把教学比作战争,把教师与学生比作敌我双方,显得煞是无情、似乎不合时宜。然而,这样的类比,却是有望解决现实当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尤其可能助益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的深刻认识。如果由此而真正解决了不少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顽疾,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那么,这样的类比,非但不是无情,反倒极为有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83903.html

上一篇:提升境界:维护心理健康的简易方法
下一篇:歧途一入深似海,从此执迷难悔悟
收藏 IP: 116.1.48.*| 热度|

17 尤明庆 孙颉 李东风 杜学领 吴斌 陈新平 赵志宏 邵宇飞 徐耀 焦飞 杨正瓴 钟定胜 徐长庆 王安良 郑永军 陈志飞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