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大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tzschia 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而是生活得最多

博文

做个60分妈妈

已有 2736 次阅读 2020-6-11 11:1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一到晚上孩子总是说很害怕,问他怕什么,他说怕地震火山之类的。我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城市几乎没有这一类的自然灾害。他说几乎没有并不是绝对没有,还是怕。我想了想,对他说我们可以做个地震演习,再准备一个急救包。他摇了摇头,似乎那样做会使他更加害怕。学习了很久的心理学知识,我稍微推测了一下,他怕的可能是我,他不愿意承认他是在怕我,于是把这种怕投射到一些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些自然灾害身上。之前看到过一个例子,说的一个小女孩她妈妈对她越好,她反而越害怕。原来她妈妈只是表面上对她好,用这种好来对抗内心对孩子的恨意。孩子能容易的感知到这些。

他之所以怕我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我最近日益加重焦虑,这是一种他理解不了的情绪,所以感知为害怕。我对他说,我现在很好,不焦虑,你也不要怕了。他最后承认了自己的害怕是来源于我的焦虑,但并没有停止害怕,因为我并没有停止焦虑。

焦虑是我的主要情绪之一,在最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焦虑也是我主要的生活底色。最近工作量很大,周末也没时间休息,天天趴在桌子上数藻,不仅仅是感到切切实实的焦虑,甚至抑郁症都要回来了。我常常想起《记忆碎片》中的男主人公,在家遭到歹徒袭击,妻子被奸杀,他自己也受了伤,自此之后只能维持几分钟短暂记忆,生活的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凭借便利贴和对亡妻深切的爱实现了复仇计划。有人写的一篇影评中称他为真正意义上的孤胆英雄。我其实看了几遍都没有看太懂这部电影,但每次看感动到流泪。虽然现在我明白了,我可以不必这样,不必去做一个孤胆英雄,我其实有很多选择。比如昨天午后感觉非常累,还有点焦躁,感觉自己需要暴饮暴食一番,才能缓解一下压力。邻居阿姨敲门送来几个粽子,跟她聊了一会天,突然感觉好多了,吃了一个粽子,喝了一杯茶,感觉就不需要再吃东西了。甚至愿意坐下来写点东西。

关于教育子女,曾奇峰有一句箴言,你是什么样的父母比你做了什么更重要,如果想让你的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得成为那个人。我这种极易焦虑的性格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虽然看了很多书,听了不少的课,依然会可能教育不好孩子。更可怕的是,有时知识反而成为一种诅咒,可能适得其反。我楼上一位邻居,她女儿和我儿子同岁,同在一个班,她又自信又热情,孩子聪明活泼,唱歌跳舞画画都很棒。我这样说好像就是在比较,的确我也经常做比较,几乎没有一个家长不做比较的吧。之前领悟过一次我儿子的天生气质跟我不一样,现在发现他擅长的领域似乎跟我也不同。这对我是一种真正的挑战。我想起了我妈在陪着我侄子写作业的场景,那真是电闪雷鸣暴雨骤至的感觉,我妈一边大喊大叫,基本上是在咒骂,我侄子一边磨磨蹭蹭,好像有无数只手,但每一只手都握不住铅笔。我和我儿子的场面没有那么宏大,但也是常常暗涌不断。父母是孩子的催眠师不假,吉利根还说过孩子通常也可以催眠父母,有时被孩子带入一种莫名的愤怒疲倦的状态,一整天都摆脱不掉。这是童年的创伤被激发的缘故,不过能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第一步,真正发生体验上的改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给自己打分,我觉得我现在有七八十左右,离曾奇峰说的60分妈妈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我想再放手一些,多关心关心自己一些,孩子就会变得好一些,或者说是能更好地做他自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002-1237387.html

上一篇:[转载]鲁米 火(十七)
下一篇:聊天俱乐部
收藏 IP: 112.9.109.*| 热度|

8 郑永军 焦飞 段含明 展婷变 范振英 李学宽 程波 文玉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