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 也有点迷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jianguo

博文

濒危植物长序榆的保护策略 精选

已有 7544 次阅读 2017-11-29 16:4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生境片段化据说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我国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长序榆(Ulmus elongata)由于人为破坏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因此,开展长序榆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是一项十分迫切的科学任务。

根据我们20092011年对全国7个地方的踏查,发现长序榆主要分布在海拔600-900m的山涧,多生长在陡峭山坡的阳坡和半阳坡,其对光照的需求非常高,这就启发我们能不能结合叶片性状做些事情。为此,我们调查了各个分布地的生境因子、气候参数,结合比叶面积(SLA)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得出一些对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1)针对目前长序榆分布的情况,安徽歙县、浙江临安、开化和遂昌等地,应以就地保护为主,同时还应该扩大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避免由于保护面积过小而产生的灭绝事件。影响长序榆比叶面积的气候参数主要有年平均温度和年日照时数,且二者对比叶面积的交互作用也较明显,如果确定林内无其他受保护的物种,可以适当砍伐地段内高大的乔木,增大群落的透光量,改善长序榆的光能条件。

2)长序榆δ13C (-28.09‰)低于全球C3植物的平均值-26‰,其叶片的δ13C也低于同属植物白榆δ13C值的-25.92‰,说明长序榆光合作用时较低的气孔限制和较高的碳获取速率。幼苗光合作用的试验也表明,长序榆的光合适应幅度较宽,不存在自身光合能力衰退的致濒因素。这就启发我们进行长序榆保护时需要多考虑其他的因素。长序榆叶片氮(N)含量普遍高于陆生植物和同属植物白榆,说明长序榆的生长也没有自身N合成能力的限制(本质上还是光合能力),人为破坏是导致长序榆种群减少的根本原因。

3)对于浙江松阳、江西武宁和福建南平长序榆母树极少的地区,为了保护长序榆的遗传多样性,需优先以迁地保护为主,并坚决禁止对长序榆的砍伐和对生境的进一步破坏。在选择长序榆生境时,应充分考虑长序榆的生存能力,选择长序榆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优越生境,如根据我们的观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向阳山坡就比较有利于长序榆的生长。

论文写好之后,投稿到Tree Physiology被秒拒,之后又换了好几个杂志均被拒,这是一篇坎坷的稿件,即使文本包含了作者多年实地考察的经验和思考。还好,最终在多人的努力下,Liu等终于把此项研究工作“Leaf characters of Ulmus elongata in fragmented habitat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发表在了Acta Ecologica Sinica。当然,这是此项工作完成6年后的事情了。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2203215300524

让我们再一览长序榆的写真,或许多年后,在地球上再也难觅她的踪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0340-1087451.html

上一篇:“横”“竖”皆宜 — 高建国
下一篇:“如果让农民养大熊猫,大街上估计都有的卖”
收藏 IP: 112.64.15.*| 热度|

7 王从彦 李学宽 朱晓刚 张珑 杨正瓴 姚卫建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