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成功之石——绿松石

已有 8080 次阅读 2013-1-6 10:55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成功, 岩石, 矿物, 宝石, 绿松石

成功之石——绿松石

/马志飞

1900年,考古学家在埃及挖掘一个墓葬时,发现了古埃及皇后的木乃伊,在木乃伊的手臂上,佩戴着4只黄金手镯,上面镶嵌了很多不透明的蓝绿色宝石,历经几千年之久依然光彩夺目,令人惊讶不已。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宝石是绿松石,这4只手镯也被认为是最古老珍贵的绿松石制品。

绿松石,名称来源于法文,原意为土耳其石,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在连接非洲和亚洲的西奈半岛上开采这种宝石,大部分经土耳其运进欧洲,故得名。据说,为了获得这种宝石,埃及国王专门成立了一支两千多人的矿工组织,由军队护送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西奈半岛,这些矿工辛苦工作,每三年才能回家一次,就以这样的方式一直开采了2000年。尽管如此,绿松石的产量也不高,根据历史统计,一年的产量大约只有400千克。正因为稀少,所以倍显珍贵。

绿松石属于贵重宝石之一,在许多国家都备受推崇。在西方宝石文化中,绿松石代表十二月的诞生石,他们认为佩戴绿松石饰品可以得到神灵的护佑,可以给远征的人带来成功和好运。在现今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许多绿松石饰物,比如古埃及著名的图坦卡门王黄金面具上,就使用了大量的绿松石镶嵌。17世纪的俄国,人们在宝剑的剑鞘上镶嵌绿松石,期望获得宝石的庇护。古波斯人、古埃及人、古印第安人等都把它们当作辟邪的护身符。

公元前12世纪的我国商代,人们也已经开始选用绿松石作为贵重装饰品。通常情况下,优质的绿松石都是用来制作高档首饰、手镯等,但也可以用作工艺雕刻材料,1977年,河南安阳殷墟五号墓就曾出土了1000多件绿松石制成的蝉、蛙工艺品。

由于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所以在译成中文时取名绿松石。因为含铜,绿松石的基本色呈现出蓝绿色。从矿物成分上来看,绿松石是一种由水和铜、铝组成的磷酸盐矿物,通常还会含有铁、锌等,正是由于矿物成分中铁的含量变化,才有了绿松石不同的颜色,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其颜色会逐渐由灰蓝变成天蓝,然后变成蓝绿、绿、土黄色。

绿松石的形成是地表的含铜水溶液与含铝、磷的岩石互相作用的产物,在自然界中,一些含铝的矿物如长石,和一些含磷矿物如磷灰石等,当它们遇到含铜的水溶液时,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岩石的裂隙中沉淀形成绿松石。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绿松石生产国,在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新墨西哥州等都有产出,但质量最好的绿松石是伊朗生产的,此外,在澳大利亚、智利、秘鲁、埃及和中国有少量产出。

我国的绿松石主要产处于湖北、河南与陕西的交界地带,其中以湖北郧县的绿松石最为著名,它与是指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合称为我国四大名玉。其次在湖北竹山县喇叭山、陕西白河县月儿潭、河南淅川县刘家坪也有产出。

古时候的人们赋予了绿松石许多神秘的色彩,有些人认为佩戴绿松石之后,当主任在遇到危险或身体生病的时候,绿松石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代表着一种警示。这毕竟只是传说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绿松石确实会变色。科学研究表明,绿松石在加热或阳光直射情况下会使之褪色。这是因为绿松石在100℃时会失去吸附水,颜色变浅,温度继续升高甚至会导致其内部晶体结构被破坏,颜色会更浅。而且,由于绿松石的硬度仅为56,较为脆弱,这样的装饰品需要小心呵护。所以,如果你佩戴有绿松石装饰品,要尽量远离火炉、远离日光暴晒,防止磕碰,还要与化妆品、香水等物品分开,以免被腐蚀。(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未经处理的绿松石

25毫米长的卵状绿松石

不同颜色的绿松石

绿松石吊坠

绿松石吊坠

美国内华达州的绿松石

蓝色的绿松石

公元前300年,中国东周时代的青铜衣钩上面镶满了绿松石

古埃及著名的图坦卡门(前1325年)黄金面具使用了大量的绿松石镶嵌

17世纪俄国的宝剑剑鞘上镶嵌了大量的绿松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8217-650094.html

上一篇:《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49:踏雪北京圆明园
下一篇:启明之石——石榴石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9 刘全慧 蔡子微 苏德辰 杨正瓴 李务伦 zhanghuatian xuyiganghz tuner aliala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