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在的学校自从2005年时利用大规模的弄虚作假以及人情公关等多种措施,获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优秀”以后,就“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形成”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这套体系,并不是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经验以及学校具体的情况制定的,而是为了应付评估,到处“偷师”,最后拼凑出来的。
先说老师上课,一般开学后不久就要交一份“教学日历”。以前学校还要求老师交“教案”,要求大学老师像中小学老师一样写教案,教案要详细到各种场景、各种知识点。总之看上去就像是一本电影导演的剧本,老师手拿这本教案就尽管表演好了,后来老师们一致反对,最后是不了了之。
老师上课过程中都要求“教改”,所谓教改,无非是要求老师增加各种教学环节,什么课前考勤、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提问、组织学生作各种“项目”、组织期中测验等等,总之,花样越多越好,希望每位老师讲课都讲出花来!
教学过程中,时不时会有教学督导员、责任教授、教研室主任、学院领导来听课。学院时不时也还要组织责任教授上示范课。
制定了各种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罚的细则。迟到,提前下课,不考勤,上课用手机,不按教学进度表讲授,讲课内容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等等都属于教学事故。
考试前,要求老师写命题计划,每次都要求老师命A卷和B卷两份题目,考卷要交教研室主任和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审核;然后由学院随意抽一份来考。如果是基础课或者专业基础课,还要求统一考试,或者是教考分开(题库)!
考完试后,改完卷后,老师没能轻松下来。还有一堆文档等着你去编造呢。学生考试的试卷、成绩单、自不用说;平时作业记分表、考勤表、学生成绩记录表、空白的A卷、B卷、评分细则与试卷答案、命题计划表、考试座位表、考场记录表、试卷分析表、课程小结。每次最终能交差时,几乎感到人要脱了一层皮。
毕业设计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先是要老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由教研室和学院进行审查。学院要弄一个隆重的毕业设计动员大会。进入毕业设计以后要求学生交一个开题报告(变成科研了,呵呵),学生每周要填写毕业设计进度表,然后指导老师要签字。学校还要派督导员进行中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做完后,要由指导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分别写出评阅意见并打分。接着,学生要进行小组答辩,答辩成绩拟定为优秀的以及小组答辩成绩为末位的,要到学院进行第二次答辩。
指导老师在提交学生毕业设计档案时,也是有一堆的文档。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老师和教研室主任签字)、开题报告(指导老师和教研室主任签字)、毕业设计进度表((指导老师签字)、指导老师评阅意见、另一位老师的论文评阅意见、论文规范审查意见表、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小组答辩记录、答辩评语。最后也是把你弄得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设计得如此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道理效果应该很好,其实不然。
首先是管理者“设计”这套体系的初衷似乎也并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过是为了有了一套制度在那里,可以向上交差。他们自己很清楚,很多东西都是虚的。
第二,这套体系本质上既不尊重教学规律也不尊重老师,把老师当成了教学奴隶来看待。我把这种监控体系称为泰勒制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当交材料心里烦躁时,心里总会浮现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的场景。为此,绝大多数的老师心里都有抵触,都不会去认真地对待这套体系。能糊弄就尽量地糊弄了。很多的文档都不是按照程序产生的,很多就是事后编造的。比如,命题计划表。老师们都是出完题目后,再大致地填写一下命题计划表。又比如说,毕业设计另一位老师的评语基本上也是指导老师自己写的。
第三,表面上看这套体系什么都检查到了,却偏偏缺少实质性的检查,即在专业层面的检查。考试的试卷和毕业设计任务书,按道理要由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可实际上,没有哪个教研室主任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去做这些事情。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我所在的专业教研室,要承担二十多门课程,教研室主任确实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有的基础课,比如高数、大学物理、英语等,只有一门课程,教研室主任应该是可以把关的)。每次毕业设计题目达到100多个,涉及到不少领域,就算是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了。所有的检查几乎都流于形式。
大家不禁怀念高考恢复后的那几年。教学上哪有这么多、这么繁琐的规章制度,教学质量不也挺好吗?现在规章制度严格了,教学质量反而是下降了。
时间再往前推,讲几个民国时期的故事吧。
钱玄同先生,上课总是不点名,也不考试,到了期末要交差了,拿起花名册,从60分开始,一直打到80分再回头。当然,我也不赞成他的做法。
闻一多先生在厦门大学讲授诗歌时,每次上课都是晚上,先生喝得有点微醉,然后兴致盎然地开讲。
梁思成先生,每到期末就和学生们说,各位,我总要交差,你们看成绩怎么给?
适当的教学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一旦过了,就过犹不及了!
话说回来,尽管这套体系是如此的不堪,教学质量却也还差不到哪里去。这很可能是,尽管老师发自内心地都鄙视它。可绝大多数还是按自己的良心来干活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