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鹖冠子为何成了曷鸟冠子?

已有 5858 次阅读 2020-2-24 11:18 |个人分类:学术现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鹖冠子为何成了曷鸟冠子?

 

有一段讲北斗的话,很著名。话出自《鹖冠子》: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或许是一种巧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中的北斗之柄指向画面的左侧——西,西暗含着秋天;第一颗北斗试验卫星,就是秋天发射的。)

《鹖冠子》这部著作以作者的名字命名。百度百科上说:鹖冠子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因为他平常总爱戴着一顶用鶡的羽毛装饰着的帽子,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别号叫鹖冠子。

鹖冠子被拆解为曷鸟冠子,可能是排版时出现的问题。鹖,不易录入,就以曷鸟代替了。时间长了,鹖就被排成了曷鸟。引用文献的人没有仔细核对,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引用错误文献的人,又比较省心,没有纠正文献中的错误。

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早期的做学问者,事必躬亲,凡事比较认真,出错的机会就少。学问做到了一定程度,有助手或者秘书了,就有了依赖性、有了惰性。秘书、助手起草的东西拿来就用,没有仔细核对,出错的可能性就比早期学者多了。

如果文章、演讲等没有署名秘书或者助手,署的只有著名学者的名,隐含的错误没有更正。这错误,就可能随着学者的文章、演讲广泛传播。除非是遇到了较真的“初学者”,感觉到一些文字上的“别扭”,仔细核对原始文献了,才有可能发现文字上的错误。

谣言止于智者,白字、错字止于细心者、止于不过度自信的人。这些人,查词典、查(不止一种)文献,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也就消除了文献中的错误。尽管不过是一字、甚至半字之差,这种较真、不过度自信还是有必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220118.html

上一篇:收件人的坚强心脏
下一篇:弹性坐班制适合于科技期刊编辑
收藏 IP: 124.207.244.*| 热度|

4 杨正瓴 杜学领 张晓良 文克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