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神话鬼话与人话

已有 3622 次阅读 2017-9-23 13:32 |个人分类:散文广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神话, 人话, 鬼话

神话鬼话与人话

籍利平

兄弟我在西北(可惜不是西欧,不会说西语;我把西北方言简称为西语,肯定有人不满。)的时候,认识一个西北籍的副指导员,他喜欢摄影和美术(包括木刻)。年长两三岁的他曾经和妻子分居在近八十华里的省会城市和郊区县城里。我曾经“见义勇为”——为她的妻子开辟涌向长途汽车的单行道。可惜,由于像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那样性情孤僻——沉醉于艺术创造的氛围里不能自拔,无法与恩爱妻子交流了,他们未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切希望,有神仙降临,让他绘制或者刻制出来的美人有血有肉起来、灵动起来,成为他真正的伴侣。

可惜,只有儿童才会相信皮格马利翁的神话传说是真的。

成人的世界里,没有神话。人们往往宁愿相信鬼话,也不愿意相信人话或者神话。

2003年,我“丢盔卸甲”的时候,曾经旁听了一个木业公司的连篇鬼话。按照这个公司的形象代言人的说法,军转干部或者退休人员,可以拿出若干万元,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树林,几乎无需劳作,就可以让“每一片树叶,都变成金箔”,步入富裕人员的行列。

平淡无奇的人话,没有鬼话和神话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罗森塔尔效应,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和马太效应的片面性有区别。马太效应的片面性在于,把一次性收获或者能干,解读为二次型、终身型能干;罗森塔尔效应的片面性,在于利用了权威的影响力。权威的谎言,被接收人认为是事实或者真理。这可以解释:为何在一个小团体里,不断受表彰、正向激励的总是那么几个(多半是)被贴了优秀标签的人;而屡次受到贬低、负向刺激的又总是那么几个被贴了渣滓标签的人。

这说明,权威的鬼话,的确威力无穷。

但是,纸里包不住火。谎言终究会被戳穿的。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权威的谎言被戳穿的时候,那些被神化过的权威都会在道义、能力与品格的考核中败北。

一个头脑清醒的成年人,可以识别出那些包装为真理的谎言,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人们有时候,相信鬼话、相信谎言,就因为鬼话包裹了糖衣、“娓娓动听”。事实终究会提醒蒙昧者,促使他们走出谎言的阴影,走进真实、真理的阳光中。

一个孤寂的人,可能会听到三种话。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人,也可能听到三种话。相信鬼话、谎话的人,多半是鬼迷心窍了。鬼迷心窍者,又可以区别为财迷心窍、色迷心窍和权迷心窍。火中取栗的猴子,被“褪毛”,无非是由于饿了,或者心理饿了。其他两种迷,也类似(《聊斋志异》与《何典》里有这样的鬼出没)。心窍若迷了,危险也就靠近了。恐怕高呼“弥勒”的佛号,也无济于事。

如果一个道貌岸然的人讲起话来,像阎王爷的告示——鬼话连篇,那一定是非常滑稽的。鬼头鬼脑、鬼话连篇、心地歹毒、嫉妒心超强的人,好像但丁陛下的鬼一样,在地狱中不断挣扎,未经炼狱无法进入天堂。换句话说,无法成为正经的人,无法向周边释放善意和正能量。这样的鬼和鬼话,需要提防。

在平凡的岁月中,平静地听取平凡人的话语,是可贵的。在秋分的日子里,“但闻人语响”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秋色”。让人话和神话、鬼话平分秋色,是不够的。在头脑清醒的聆听者内存里,需要提高人话的比例,压缩神话的比例,至于鬼话嘛,让它们暂时占据缓存,就足够了。

(2017-09-23,写于北京市海淀区 莲花池西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077396.html

上一篇:学问三体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专著编写要求等
收藏 IP: 211.101.24.*| 热度|

1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