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东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drologist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北大医院

博文

睾酮的发现——一个充满离奇的发现之旅

已有 7982 次阅读 2010-4-6 23:16 |个人分类:科学奇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发现, 睾酮, 离奇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围绕睾丸激素的发现,曾经有过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发生。

1849年,德国哥廷根的Arnold A. Berthold (1803-1861)教授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内分泌学实验,这也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内分泌学实验之一。他当时在一个动物园做管理员,他发现公鸡的鸡冠是一个依赖于雄激素的器官,当把公鸡去势后,鸡冠会变得萎缩,雄性特征也会逐渐消失,并且丧失对母鸡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Berthold还发现,如果给公鸡服用一种粗制的睾丸提取物(或者重新植入睾丸),去势公鸡的这些改变会得到逆转。因此,他得出以下结论:"The testes acts upon the blood, and the blood acts upon the whole organism."(睾丸对血液有影响,而血液又对整个机体起作用)。

Arnold A. Berthold 与雄鸡

1889年,一位名叫布朗-塞卡(Brown-Sequard)的哈佛大学教授,当时正住在巴黎,他在自己的皮肤下注射一种被其称为“能够恢复青春的灵丹妙药”。这种灵药是从几内亚猪和狗的睾丸中提取出来的混合物。他在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撰文称,注射这种混合物后感到体内的能量和活力得到了显著的恢复,但是效果并不持久,可能与安慰剂效应有关。

教授于五年后去世,他在科学界的名誉随之毁于一旦,不幸的布朗教授被同行们抓住了把柄,成为学术界的笑柄,他的研究成果和撰写的论文被彻底遗弃,直接导致雄激素研究止步不前长达40年之久。

布朗-塞卡

 

布朗事件已经平息了数十年了,有些人又开始蠢蠢欲动,想打破冰封,继续着手这方面的研究,芝加哥大学生理化学教授弗莱德•科赫(Fred Koch)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这次他选择的实验动物不再是布朗的几内亚猪和狗,而是公牛!他的优势在于拥有芝加哥取之不尽的牛睾丸资源——芝加哥畜牧场,以及大批甘愿承担重复枯燥分离工作的学生。1927年,科赫和他的得力助手莱缪尔•麦吉(Lemuel McGee)从40磅牛睾丸中提取出20mg的神秘物质。接下来的实验中,他们并没有像布朗那样将提取物注射到自己身上,相反,他们有更好的主意,他们仔细地将这些取之不易的神秘物质注射到阉鸡体内。所谓阉鸡,就是在很小的时候将睾丸切除掉的公鸡,这种去势方法可以使公鸡无法发育成自然的雄性特征,鸡冠弱小萎缩,没有公鸡特有的健壮肌肉,并且在长大后丧失对母鸡的兴趣。

注射后的结果如何呢?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些经过阉割的公鸡注药后竟神奇地重获雄性特征,变成名副其实的公鸡。科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为自己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感叹不已。随后,在阿姆斯特丹和欧洲,其他一些科学家又做了进一步的实验。直到30年代,一项全面的大规模类固醇试验研究方案才得以正式启动,因为此时的实验条件已经成熟,科学家可以将睾丸提取物进一步纯化,并可将其注射到人体内,以了解其所带来的功效。

弗莱德•科赫的研究结果

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尝试将人或动物的睾丸组织移植到或植入性腺机能低下患者和老年男性体内,作为永葆青春的手段,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20世纪二十年代,在欧洲,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俄国医生Serge Voronoff(1866-1951),他在巴黎工作,他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患者植入猴子的性腺切片。根据他的研究报告,植入人体内的动物睾丸组织可以持续起作用1-2年,但是,日久天长,随着移植组织出现纤维化,疗效会逐渐降低。
 

 

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Eugen Steinach (1861-1944)长期从事有关生物体性分化和性腺激素功能方面的动物实验研究。实验中,他用阉割的方法使雄性豚鼠雌性化,通过睾丸移植来使雌性豚鼠雄性化,以此来探讨动物生长发育中性激素的效应。20世纪二十年代,Steinach倡导对老年男性实施输精管结扎手术,以达到恢复男性性活力和强身的目的。他提出一个假设,即手术结扎输精管后,性腺的分泌输出停止,而随后会出现性激素在体内蓄积增多。当时这种治疗很流行,被全球许多外科医生所采纳。当然,输精管结扎并不会使人返老还童,Steinach的假设并不正确,这与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关。
 

1931年,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Adolf Frederick Johann Butenandt, 1903-1995)从睾丸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物质——纯的结晶型雄性激素,发现其为一种胆固醇分子,并正式将其命名为睾酮(Testosterone),同时弄清了它的分子结构式。1934年,瑞士科学家卢齐契加(Leopold Ruzicka,1887-1976)根据布特南特的研究,人工合成了一种完全具有睾酮性质的类似化合物,从而证实了布特南特的正确。两位科学家因此共同分享了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继而,历史走入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的“类固醇化学黄金时代”。

布特南特(左)和卢齐契加(右)

之后的二十年里,实验结果不断涌现,人们整天生活在激动和期待的氛围里,研究发现,睾酮不仅可以强化肌肉、提高性欲、增强体力,而且对身体健康其它方面也有积极作用。这与布朗-塞卡教授当年所预期一样,睾酮的确是一种能够使人恢复青春的灵丹妙药。

今天,我们还知道,睾酮是雄性激素最主要的成分,它们在男性血液中的浓度呈昼夜节律,除了睾丸,肾上腺皮质也有少量分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769-309561.html

上一篇:找寻G点
下一篇:边打呼噜边做 爱——睡眠性交症
收藏 IP: .*| 热度|

4 印大中 王德华 曹聪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