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123259241

博文

谁引书香袭众人?

已有 3760 次阅读 2016-10-29 21:14 |个人分类:圕人心语|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彭老师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见到我写的这本书。知道他很喜欢,我便托人捎给他两本,谁知没过几日彭老师就送给我一个大惊喜加一个大感动,他写了一篇书评,十几页的稿纸,全部手写的,文字好,字写的也好,干干净净的,应该是反复修改后又誊写了一遍。老教师们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值得年轻人学习。我把文字稿打印出来交给彭老师,又反复修改了几遍,包括机器时代打印过程中出的一些可笑的错误,甚至标点符号,都一一校对订正,每次取稿送稿时都和彭老师有短暂的交流,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除了感动,又有了更多的收获。今天的《图书馆报》将这篇文章刊登了出来,在此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下。

          http://124.207.48.191/epaper/tsgb/2016/10/28/A31/story/41282.shtml

谁引书香袭众人?

    盛夏几日,读刘欣馆长惠赠新书《书香英伦——英国图书馆之旅》(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暑热避退,沉静且愉快。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图大约占了半壁江山。我首先翻阅了图,并且不止一遍,虽然断断续续,初读也未必细心,往往随手翻到哪页就一番流连。作者拍摄了关于图书馆,关于城市、小镇、古堡、草坪、教堂……的照片,取景构图俱佳,印刷效果精美,令人赏心悦目。打开书,你似乎立即身临一个个图书馆,书香阵阵袭来!即使普通读者,也会不忍离去,爱读书者,职业读书者,更是如鱼得水,欣喜莫名。伯明翰大学艺术图书馆(p11,12)空间不大,“暖色的木质书架直通天花板,四周的墙壁没有一点空余,全部是书架以及整齐的书籍,就连它们的上方也是”。读至此,你可能会想:我家书房如此多好!是的,几乎完全可复制到家庭,即使房间大小与此没得比,但格局和精神气象可以毫无二致。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p52),简直像从博尔赫斯理想和描述中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宽敞,雅洁,明亮,偌大的落地窗外就是美丽的威斯顿公园的皑皑白雪。你想象自己是一个读者吧,置身于此,书与人(或人与书),身与心,外与内,近与远,感受与思考,(知识)消费与生产,现实与历史……一切的一切,清晰成也混沌成哲学与艺术的境界,一卷在握,凌知识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轼语),心境或境界如此,还有比在这里读书更理想更美好的事吗?而大英图书馆(p65-69)则密集,浩瀚,但这里不是机场、码头、车站、超市,人们不是出游或购物,而是消费、探索、创造知识,汲取滋养心灵和思想的玉液琼浆,向文化知识的瀚海游渡、进发,多么令人震撼的规模和场面。古诗云:“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即使不是摄魂去像夸张其辞的艺术概括,而是真实场景,那也是各自坐在自家书房的情景,是农业文明时代的读书世相,而刘欣书中“英图”则呈现信息时代的读书壮观,是鼓舞人心的热烈社会景观,让人看到西方文化建设的投入规模和已然产生的强大效应。

这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猜想作者预期的读者首先应该是同业者---图书馆工作人员。据说已收获不少反馈,在馆室布置、装饰方面颇得回声。当然这还是初步的专业效应,一如外行人我的匆览图片的浅见。待我把文字从容阅读一遍,书的“全貌”得以显现:作者因为专业,申请到访学课题;因为课题,远赴英国;因为目的明确和异国新鲜,所以走了那么多馆所和地方,观察了那么多,拍摄了那么多,学习了那么多,思考了那么多,书写下那么多,眼界大开,思想改变(渐变?骤变?巨变?或许都有吧。),于是有了此书。概而言之,该书介绍了英国几十所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历史、规模、类别、特点、建筑、设施、管理和服务体制,人员素质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英国图书馆文化,是专业性、资料性、知识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兼具的,生动活泼、一新眼目的书。但该书并不仅仅是一本专业书,不同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读者都会于此获得教益,是人文性丰富性溢出专业性的书。我读此书的过程中,不时翻阅手头几本诸如《英国的园林艺术》《欧洲最美小镇》之类的书,交互比照,愉悦连连。因为几年前曾赴英国探亲短期旅居,读到书中写到的莎翁故乡、湖区、巴斯等章节倍感亲切,唤回当时的美好回忆。由此想到,刘书也可当成旅游指南,或者环境美学、园林建设、摄影和设计,甚至家装参考书看。我在有关章节,甚至得大学课程改革(p39),乡村文化建设(p194-202)焉。

这是一本以散文和图片形式反映考察内容的书,既有散文的清新活泼,又有考察报告的准确扎实;既无实用文章的沉闷枯燥,亦无平庸散文的滥情空洞,总是以朴素的语言提供新鲜的信息。全书交替运用游踪挪移、空间划分和印象感受的结构方式组织内容,较好的避免了表述雷同的行文单调。作者引领读者随她的视线和文字,如行山阴道上,一路领略不同的“馆所”风光,一程程“迈开双脚,奔向下一个书香驿站”(p184)。细节的运用是书的另一特色。细节,在作者是一种思维元素和方法,是呈现主题和亮点的“大部件”。如莱斯特大学图书馆“厕所之美”处(p43),寥寥数语,一幅照片,写尽环境之雅洁美好和服务之周密贴心。又如利物浦中央图书馆儿童阅览区父亲读书婴儿酣睡处(p87),令读者安静地沉浸于感动。这样的细节书中还有许多。有些图文,读来享受且心驰神往,如“湖区之行: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部分,雨雾蒙蒙的绿野,静谧安详的村庄,村口的老教堂,童话般的房子,主人家的餐厅和窗外的风景,双双75岁退休后在村子里为教堂做公益的高知老人的故事,无不告诉读者何为优雅: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优雅,居家环境的优雅,人的内心世界的优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0440-1011657.html

上一篇:我和一本书的故事:我的“四角号码新词典
下一篇:2016年终总结-个人版
收藏 IP: 144.52.223.*| 热度|

5 李颖业 郑永军 史晓雷 鲍海飞 王德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