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14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i148

博文

幽灵船的由来

已有 3157 次阅读 2016-12-21 02: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幽灵船的由来

据报导海上常出现幽灵船,俗称鬼船。好々的船中竟无一人,独自在漂流。最早的记载是在1840年。当时,一艘由法国起航的船只“罗莎里”号,运载大批香水和葡萄酒,行驶到古巴附近失去联络。数星期后,海军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内发现了“罗莎里”号,船只没有任何的损坏痕迹,船上空无一人,所有船员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但是货舱里的货物均完整无缺,而且水果仍很新鲜。可是,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失踪了,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唯一幸存的生物就是一只饿得半死的金丝雀。

到底船上发生过什么,没有人知道。百多年来人们曾不断地对百慕大三角沉船提出了很多不同的介释,可对此鬼船却连一个至少能自园其说的介释也提不出来,即使有的船曽被拖囬去进行仔细的司法调查,其结果也是不得要领,不了了之。

幽灵船与气泡湯

笔者认为幽灵船与气泡湯有关。气泡湯是一气与水的混合物,它是大海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尚待认识的物质形态,其密度在空气与海水之间。它既是百慕大三角沉船的元凶,(见博文"蒸蛋糕与百慕大三角沉船"与"气泡湯是百慕大三角沉船的"证据"

)也应是产生幽灵船的場所。

大海中的气源

地球表面不是平坦的,有高山也有低谷,有陆地也有海洋,隨着板塊挤压丶分离,地壳活动频繁,我们常见到陆地上的地震丶火山爆发等,有的还是活火山,不时的经常爆发,冒出大量的气体。在海中,同样会有火山,也有的是活火山,在板塊交汇处的百慕大三角等处,火山活动更为频繁,冒出的气体成分不尽相同,但一般以水汽丶二氧化碳等居多。

另一种气源來是在洋底广泛存在的可燃冰沉积层及被其封闭的甲烷气层。亿万年来沉积在洋底的动植物遗体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甲烷(CH4)等简单化合物后,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与海水形成了甲烷的水合物(可燃冰)。据调查可燃冰分布广泛,其儲量极大(约可折合成0.5一2.5兆吨的碳,高于天然气的0.23兆吨)。而在此封闭层下往々还有大量游离的甲烷气存在。在地震/火山活动期间,洋底地壳崩裂及低温状态的改变会使大量气体突然冒出,形成密度大降的气一水混合物。这些地壳局域活动不时的提供气源,形成了大海中的气泡湯。

气泡湯的密度不均匀性

由于气源供气的不稳定性以及洋流丶海浪的作用等使气泡湯内的气、水比例呈动态变化之势。一般中心区含气多,即密度更低些,边缘地区含气少密度高些。(海水密度约1.02(g/Cm3);"供气"刚开始和行将结朿时,密度大些,反之供气盛行时含气多、密度小些。总之气泡湯本身的密度不是稳定的,而是隨時隨地改变着的。因而进入此湯的船只反应也就不会相同,有的即沉,瞬间消失,无人生还。有的毫无察觉,有警无险离湯而去。有的察觉到危险,本可有警无险但船员反应过度。当船在薄雾蒙蒙的水汽中驶进時,船员突然见到海浪从四面八方向船甲板涌来,一时不知所措,其本能是纷々跳海,以防卷入沉船漩渦。结果是无人能浮起,个个如石头沉入大海,缺氧身亡。他们无时间打急救信号SOS,也无人能存活报告经过。而实际上气泡湯中的密度是逐渐变化的,总有一部分区域的密度使船处于临界状态的,甚至正是这些人的跳海减轻了船的自身重量,使船在晃々悠々几下后最终並未沉下,成了所谓的幽灵船。无打斗丶搶刧丶杀人证状…但船上无人了,其余一切照样,包括桌上的飯菜,笼中的那只挨饿了几天的金丝鸟(这是很重要的证据,从它餓的天数可知船员跳海的时间和海域!)

气泡湯丶幽灵船的广泛存在

地球上70%的表面是大海,洋底的地震丶火山密度不会比陆地上的少,其存在的可燃冰沉积物比陆地上的还多得多。因此,大洋中的冒气奌及其由它形成的气泡湯是客观存在的,並且分布广泛。而气泡湯的不稳定性和密度不均匀性决定了幽灵船的存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如百慕大三角等洋底火山活动频繁区及可燃冰气源丰富而地壳不稳定区域。气泡湯的出现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人类活动频度无关,它不会只局限在百慕大三角区与亜洲的龙三角等处,大洋各处都有。但人们所知的或所报导出的事故多少与人类活动的频度成正比,从理论丶统计结果来看沉船数目与幽灵船数目的比例应大致相同,因为它是由气泡湯内密度不均匀性和人类目前对此气泡湯完全无知所决定的。重视和认识大海中存在气泡湯这一新的物质形态,减少它的危害是大海航行中的当务之急,这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应己否难事。

(写于12/16/20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73879-1022090.html

上一篇:"气泡湯"导致百慕大三角沉船的"证据"
下一篇:"气泡湯"会是怎样的?
收藏 IP: 76.31.1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