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yongj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yongjin

博文

认祖归宗 ,讲究证据 (4)

已有 2380 次阅读 2021-7-24 15:09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1.谱中祖先葬身地,就是寻宗好契机

我们曾祖父世后,叶落归根回葬在白红庙碾子湾,他二哥唐常才也从盐亭回葬在碾子湾,他大哥唐常发从射洪县城回葬在大梁湾。碾子湾是迁走前与他父亲一起生活的地方,这是一个立足点。他父亲去世后应埋葬在碾子湾或附近。父母爱子孙,儿孙存孝心;离家千里远,叶落要归根;生前未尽孝,死后坟相邻。应根据谱中各祖先埋葬地址的远近来分析他们的关系。谱中元字辈祖先的葬地距碾子湾很远,留在官升的两个明字辈祖先的葬地都是小地名。后来找到曾家住碾子湾的老杨(60多岁),对这些小地名及其相互距离很熟悉。有一个叫明通的祖先,他和他儿子的葬地在碾子湾附近。而有一个叫明志的祖先,他的葬地相邻碾子湾,且家谱中没有他的妻和儿子的记录。同时,曾祖父的大哥唐常发的葬地距此不远。因此,根据曾祖父葬地与谱中明志辈祖先葬地的相邻关系,找到了高祖父。根据谱中高祖父的来源,确定我们入川始祖是唐一厚,以后祖先是唐二坤—唐三樑—唐四献—唐元华—唐明志。至此,在最接近、最可靠的证据推测下,得到我们最可信的结论,完成了我们的认祖归宗。

 

12.寻宗问祖十多年,认祖归宗半月间

  2007年开始寻宗问祖,除了20125月有针对性地进行过调研外,其余时间未专门去收集信息。一是无从下手,二是工作太忙。偶尔从唐德处到些信息,但这些信息与我寻宗问祖没有直接关系。唐德是七零后,字辈低我一辈,人能干,热心宗族事务,中专毕业,自己创业办企业,家庭小富。有汽车,常开车跑省内和湖南祖籍地,与四川许多同字辈宗亲有联系,对四川一些同字辈来源有所研究。他老家潼南米心大磨湾是一支入川始祖唐一毫的定居发展之地,后人大多迁移出去不知所踪,唐德要弄清去向,让其认祖归宗。我在寻宗问祖,不知祖宗来源,他想让我们焦家湾唐家归宗于潼南米心大磨湾唐一毫。我说需要证据,因而我们交流多,他给的资料多。但都无文字记载说明唐一毫的后人来到射洪官升 。我是用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思路去寻宗问祖。道听途说只是线索,似是而非要破迷障,口头相传和回忆要多人佐证。需要的直接证据是,家谱墓碑古旧文章。十多年寻宗未果,但常存寻宗之心,收集不少间接信息。半月间能够认祖归宗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十多年间解释了一些疑惑,排除了一些可能,理清了寻宗思路。二是专门用心用时间研究,调查走访,对一些直接证据,不断研读、推测可能、怀疑、否定、肯定。三是两个巧合。一个巧合是唐德误把证明有支人很早就来到射洪官升的家谱给了我,而这支人的入川始祖不是他们那里的唐一毫也许是有意帮我。无论有意无意,我都非常感谢,让我少走了若干弯路。二是该家谱中一些祖先埋葬在官升的小地,网上查不到,附近亲朋也不知。恰巧我姐住成都小区的一个保安老杨他来自射洪官升,老家就住在我曾祖父埋葬那个地方--碾子湾,对当地小地名及其相互距离十分清楚。

 

13. 祖先生活很不易,成家立业靠自己

  根据明月凉水井唐家家谱记载,祖先唐四献在射洪官升场接龙桥生活时,叠遭不幸,房屋等件尽化乌有,贫似途佃屋,居同颜巷,苦楚难言。从元华六个儿子葬地可以认为,这六个儿子都只能靠自己挣钱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较晚,都离开了生养之地官升场接龙桥。老大明先去蓬溪县明月场购地成家;老二明福去蓬溪罗锅场购地成家;老三明通和老四明志关系好,一起到官升场边的白红庙碾子湾或附近购地成家;老五明德和老幺明秀关系好,一起到老大所在的蓬溪明月凉水井购地成家。因资金有限,只能够自己这代结婚生子。儿子长大后或成家生子后,纷纷离家去外地购地置业,离开父母。有的父子情深,生未尽孝死相邻,离家千里也归根,如我们曾祖父三兄弟,葬地与他们父亲相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53428-1296804.html

上一篇:认祖归宗 讲究证据 (3)
下一篇:姓名之中无字辈,自己心里应该知
收藏 IP: 223.86.1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