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jing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科技哲学、环境哲学。

博文

不正确永远都不可是科学吗? 精选

已有 6881 次阅读 2008-3-16 21:43 |个人分类:短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不正确永远都不可是科学吗?

肖显静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哲学博士,教授)

 

江晓原老师的文章“必须正确才科学吗?”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不正确的永远不可是科学”。谁是谁非,需要我们具体分析。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科学”。否则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是混乱的。

什么是科学呢?(注:这里指的是自然科学!)很多人试图对此加以定义,但是都没有成功。究此原因在于科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变化的东西,没有固定的面孔让我们去描述,不可能直接加以定义。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谈论科学。感受和理解科学要比定义科学来得简单,由此也就可以对科学有一定的认识。

不言而喻,科学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努力去获得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不过,必须明了:科学是认识,而且是系统化了的认识,但是,是认识或是系统化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科学;科学包括事实,但不是事实,事实本身并不造就科学;科学是研究自然的,但研究自然的并不只有科学;科学包括各门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但又不是具体的科目;科学用到科学方法,但用到科学方法的不一定是科学;科学是追求正确的,但不能说正确的就是科学。科学就是科学,它不是其它的东西。将其他的东西,如正确、错误、实用等当作科学,或者将它内部的东西,如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当作科学,都是不恰当的。如此看来,类似于这样的陈述“X是科学,当且仅当‘X’不等于‘科学’”都是不恰当的。

恰当的说法似乎应该是:“某个理论是科学理论吗?”“某项研究是科学研究吗?”“所用的某一种方法是科学方法吗?”“某个思想或行为与科学精神相符合吗?”这样一分解之后,对很多问题就可以比较清楚地回答了。

如对于托勒密天文学说,就不可以说它是科学。托勒密天文学说就是托勒密天文学说,它可以看作天文学的一部分,即科学的某一分支的一部分,但不是科学。不过这也不是说它与科学没有一点关系。实际上,我们可以就这一学说,问下列一些问题:“托勒密学说的创立符合科学精神吗?”“托勒密学说的创立应用了科学方法吗?”“托勒密学说是一个科学理论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只能根据现代人类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来进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即相信自然界并非变幻莫测,有此自身的规律,能够被人类所认识;二是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即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获取事实,在此基础上,运用所获得的事实去检验和确证理论的预言和所提出的假说;三是理性批判精神,即追求真理挑战权威的精神。将这三点与托勒密天文学说相对照,应该说它是基本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证略!)

科学精神非常重要,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基础,是我们对事物进行认识的支点,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没有科学精神,往往就会抱有错误的世界观和采取对自然的错误的认识方法,从而也就会对自然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并且也往往对他人的认识崇拜迷信,缺乏批判精神。而有了科学精神后,才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世界观以及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才会在反思批判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将认识推向前进。这种推进一般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是对世界上未知的事物和已知事物的未知方面进行探索。它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认识,也不一定是对确实存在的对象的认识,甚至有时还是对科学上认为不存在对象,如超感官知觉等的认识。这后两种认识并不是毫无价值的,而且也不一定就是不正确的。对不存在的事物的认识也有正确的和错误的区分。如果科学能够证明某种确实不存在的事物并不存在,甚至进而证明人们对这种不存在的事物认识是否是不正确的,那么,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进步。

对于第二个问题,涉及到方法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应该从关涉方法的二个层次进行:一是一般的方法,如观察法、模型法、实验测量法、数学法、假说——演绎法等;二是在研究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方法,这涉及到具体的观察、实验、测量过程和具体的理论创立过程。(不可否认这二个层次是紧密相关的!)这两个层次分别是获取事实和处理事实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对于近现代科学而言,一般方法一般是不变的。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所必须遵守的,而且只有它才能使认识系统化、规则化,具有共同的标准,将科学统一起来。近现代科学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而产生的。任何与之相违背的方法都不是科学方法。对于第二层次,它是研究者所采取的具体的方法,会因人而异。考察托勒密天文学说的创立,可以说是在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模型法从事天文现象研究的产物,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论证略!)从这点看,他与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等没有本质的差别。当然,有一点必须注意,不同的研究者在采取一般的方法去研究自然时,会因不同的问题或因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而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从而也就获得不同的认识结果。这不同的具体方法正确吗?由此所获得的认识结果正确吗?对此的回答往往在当时是不能回答的,只有在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相关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才能回答。过后人们将会发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有些科研工作者所用的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完备的,对认识对象获得了错误的或者是不太正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说他们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呢?能否说他们不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呢?不能。对于那些没有获得正确结果的人来说,我们是不能说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一定不符合科学方法,而只能说他们在对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中产生了错误或是不完备,从而没有获得对自然的正确的认识。这一部分人的功劳不可抹杀,因为,他们也是自然的认识者,也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只不过他们没有寻找到正确的具体方法而已。这是我们评价在某一认识活动过程中是否应用了科学方法所应该注意的。

对于第三个问题,涉及到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一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标准就是它能否解释事实并经受实验的检验;内在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理性标准、理论的简单性原则、逻辑一致性原则、理论之间的融洽性原则等。外在标准的实施需要“做”,而内在标准的实施只要“看一看”学说就行了。符合内在标准的学说(关于自然的)不一定是科学理论,符合外在标准的学说也不一定是科学理论,甚至同时符合外在标准和内在标准的学说也可能不是科学理论。对于科学理论,我们应该有下面的看法:

1)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科学理论并不总是科学理论。对理论的创立和评价是一个历史的东西,会随着历史的变迁、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入而变化。对于有些理论,如托勒密的天文学说,在它创立的那一时期,用当时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上述内在和外在标准来评判它,就可发现它是一个科学理论;但是,如果用日心说创立之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来评判它,就可发现它就不是一个科学理论。这就是说,现在我们认为不正确的学说,即不是科学理论的,在创立和发展这一学说的那一时期,有很多人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将此评价为科学理论,从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将此当作科学理论。这些我们现在不将此当作科学理论的那些学说,对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一定没有贡献,它们仍然可以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比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去被认为是错误的理论,即不是科学理论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最终将被看作是科学理论。日心说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

2)错误的学说不一定就不是科学理论,关键是看它错在何处。按照拉卡托斯在70年代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任何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质上就是一套科学研究纲领。它是由有组织、具有严格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列,由相互联系的“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等组成的。“硬核”(hard core)是科学研究纲领的核心部分,包括基本假设、基本原理。一般来说,硬核错了,该理论也就错了,该理论也就不是科学理论。如对于燃素学说、托勒密天文学说,已经认识到它们的“硬核”——“燃素”、“地心说”错了,理论体系的大厦倒塌了。它们今后再也不可能看作是科学理论。而对于其他一些理论,如牛顿力学等,尽管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适用于高速、微观运动状态的物体,但这只是表明它的“保护带”(protective belt)——科学研究纲领可反驳的外围弹性地带——各种辅助性假说和初始条件需要改变,并不表明它的内核错了。实际上,它的内核——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没有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应用“正面启示法”和“反面启示法”保持“内核”的成立。此时该学说仍然应该被看作是科学理论。

这种区分是重要的。如果不区分上面的两种情况,认为不正确的学说就一定不是科学理论,那么,像牛顿学说等一大批理论也就被排除在科学理论之外,能够作为科学理论的学说真是少之又少了。因为,在科学认识的历史上,完全正确而没有一点错误的理论是非常少的。这是与科学认识的历史相违背的。相反地,如果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由“某些错误的学说也可以成为科学理论”得出“所有的学说都可以成为科学理论”,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也就混淆了正确的理论和错误的理论之间的区别,混淆了错误的理论与错误的理论之间的区别,混淆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甚至反科学理论之间的区别。这是非常有害的。

3)现在认为是科学理论的理论不一定永远都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学说,我们现在之所以认为它是一个科学理论,主要在于它符合上述的内在和外在标准,经受住了经验的检验。但是,就很多科学理论而言,当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预言相一致时,并不表明这一理论完全正确,只是表明这一理论被该实验证据支持,增加了理论的正确性。多次这样的实验将对理论的真理性提供多次支持。但无论怎样,并不构成对待检理论的明确的不含糊的确证。实际上,理论还是可错的。就此而言,所有的科学理论都需要不断检验和不断修正,以提高和确立其真理性;所有理论都不能宣称已经获得了绝对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科学理论应该是经过更多经验检验为正确的科学假说。它不是正确的同义语,更不能与真理划等号。既然如此,对于现在的有些科学理论,今后人们可能会认识到它的“内核”是错误的,从而将此不看作是科学理论。但是,这并不是说,现在我们所认为的科学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现在我们仍然应该将此看作科学理论。

总之,科学是一项理性的、探索性的事业,没有许许多多人的探索甚至是错误的探索,正确的探索者也会失去对错误道路的认识从而陷入盲目。在科学认识的同一时期,对同一问题认识的科学家有很多,任何一个人的认识对于其他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启发和观照。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对自然的认识,都有助于对自然获得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都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要看它是什么时期的认识,它有没有坚持科学精神、有没有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以及认识结果的正确性和错误性怎样。要知道,科学绝对不是一个完成了的东西,而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东西。任何单纯以“正确的”和“错误的”来评判某一个东西是否是科学,或者以此来评判某一科学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结果,都是不恰当的,是现代性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具体体现,必须加以克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5-18475.html

上一篇:从天花疫苗的发现看科学假说演绎方法
下一篇:资源消耗总量并不一定随科技进步而减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