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tongj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ltongji

博文

再谈通识实践与大数据课程 精选

已有 5807 次阅读 2016-11-8 12:2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就是要实验,学生不应当只是单向地被灌输知识,教与学应当要有高度辩证互动关系,受教育者是人而不是物,受教育者也应当是教育者,带动教育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实验。

——林孝信


一上大学我们就知道,课程列表中除了专业课,还有一类课叫做“通识课”。对你而言,通识课程对四年的大学生活意味着什么呢?

或许你一直非常困惑,通识课能带给我们什么?什么样的课算是好的通识课?广度与深度可以兼得吗?该选水课还是虐课?专业课压力很大,通识课该不该受到重视,值不值得投入时间?大数据可以作为一门好的通识课吗?

1、什么是通识教育?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著名学校都非常重视重本科教育,而本科教育的风格是通识教育。

所谓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带来完整的知识结构,养成触类旁通的通用智慧。学生们会有专业,但大量涉及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因此不同于职业或者技术教育。比如说,在耶鲁,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之外,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等都叫作职业学院。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指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参与公共生活才是完整的人,也就是说,要会打仗,会辩论,能打官司,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所以得懂哲学、逻辑学、语言、演讲术、音乐、天文、数学,等等。

现代社会分工细密,古希腊的通识教育当然只能从精神上去效仿:你作为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知识,一般来说涵盖文学、哲学、数学、部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你从大学毕业,应当具备现代公民的完整智识能力,而不仅仅是被打造好只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

最完整的保持通识教育的,往往是一些小型的文理学院,规模极小,教学质量极高,散布在美国新英格兰乡间,稍微有点与世隔绝。而一些著名大学则已经走出这种模式,成为现代研究型大学,但还保留了通识教育的精神。

比起“知识点”,通识课侧更重于“思考点”“实践点”,因此,它强调的是以学为中心,老师会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觉地就思考点去搜集资料、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开展实践,在实践中使思考能力与语言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合一。而这些训练,全都是培养视野广阔人格完整、智识践行的人不可缺少的。这正是通识教育的意义。

中学时代,同学们的奋斗目标是高考,如果在大学里仍然过分强调各类学科的专业化,只为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整个教育的过程就会变得非常功利化。其实,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培养一个人,包括完整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开阔的视野、犀利的眼光、高远的志向、创新的实践,这些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通识教育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正在于此。

以耶鲁大学为例,我们一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

  • 第一、本科生集中住校,分成14个学院(college),每个学院都建筑古雅,四面围合,有广大的中庭,学生们在此食宿,娱乐,也有图书馆和体育设施,college不管教学,主要是一种生活的组织,旨在使学生们增加交流,培养集体荣誉感,或者说,在现代社会重现一种雅典学园之风。

  • 第二,所有老师,不管多么大牌,都有为本科生开课之责任,并且课上非常重视和学生交流,课外也会推荐很多经典著作,阅读经典著作是通识课的一大特点,因此学生的任务也相对比较繁重。

  • 第三,大量面向本科生的课程并非关于技能和知识,而在于修养与思考。比如,耶鲁有门名课,“值得活”(Life Worth Living),依次讨论七位哲人及其所代表的人生哲学,探讨在这些哲人眼中对多层问题的回答:什么值得活?怎样才感觉值?有何理据?失败会怎样?对谁负责?老师严格价值中立,引导讨论。这门课影响很大,学生们成立了“活得值”协会,使命陈述是:“要让每个耶鲁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生活为什么值得过这个问题”。

  • 第四,耶鲁通识教育之下,除了人文素养,也兼顾科技实践。耶鲁以前曾经不是特别视科学技术相关学科,但现在也是非常重视了,也是耶鲁校董会目前关注的重点。

而国内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的实践了。

2、怎么做好通识教育课?

前面说过,比起“知识点”,通识课侧更重于“思考点”和“实践点”。

首先,知识点和思考点以及实践点不矛盾,并不是说思考点和实践点就不需要知识点,思考和实践是要以知识为载体的,否则该如何思考和实践呢?但有些老师上课讲得特别详细,所有的思考点都已经解释完了,以至于学生没有什么好思考的了;或者有的课知识点都还没有讲清楚,就急着去实践,恐怕没有知识的铺垫,也是很难指导实践的。

通识教育的课程绝非以教为中心,它强调的是以“学”“践”为中心,老师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让学生自觉地就思考点去搜集资料、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就实践点去动手实践、自我修行,所以这种考察方式与过往不完全相同,主要是看老师究竟有没有能力调动学生全部的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

从理想层面来讲,通识践行可分为三个层次。

  • 首先,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就强调“学以成人”,教育的目的首先不在于行业的技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与后天的学习教育分不开,中国古代培养士人有“六艺”,罗马培养自由公民有“七艺”,这就是教育的悠久传统。现在的教育在这方面有所缺失,认为这些育人的目标可以自动成长,其实这同样是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回归教育的本原。

19世纪初,柏林大学建立,被认为是“现代大学之母”,其在教学之外,更加重视研究,强化了知识的探究,追求科学的发展。现在的大学都有这样一种转向,其极端的表现就是中国大学向苏联大学形式的学习,例如严格分科化的石油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等,但是在每个知识门类中,它都不是以培养人为目标,而是以知识分化、研究推进、培养技能为目标的。当然,在现代大学中“培养人”与“知识探究”这二者是不可偏废的,但如今我们的大学显然比较偏向于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在人的培养方面是不足的。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识教育的实施就势在必行。通识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要回归到培养人的传统。


古罗马“七艺”

  • 第二个层次,通识教育重视跨学科视野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工作会对一个人提出各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有全方位地发展。在国内外很多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块中,通识教育不仅增进学生对于本国文史传统的了解,培养哲学的反思和批判努力,加深学生对于世界文明与现代社会的理解,还努力拓展学生对于数理世界、物质世界、生命和生态系统、以及信息世界的认识,此外还有对于艺术实践活动的体认。广阔的视野与培养整全的人格也是相互关联的。从知识的角度,从学术视野的层面来看,全面培养一个人的未来,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都不一定是专业学习所能做到的,这就需要通识教育的存在。

  • 第三个层次,通识教育要培养一个公民在社会上用来表达自我所必备的技能。

这些技能尤其包括口头的、书面的、以及动手的表达能力,包括本国的语言与外国的语言,还包括计算(Computing)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并不是专业、行业的技能,而是普泛的公民技艺。我们可以看到,通识教育要紧紧抓住“对人的培养”这个核心,培育学生广阔的知识视野、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公民表达的技艺。这些东西不是专业教育直接就可以培养的,这表明通识教育存在很有必要。

3、怎么学习通识课程?

每个人的学习都会有惯性,从中学的课程,到现在很强的院系归属感,专业课都是第一位的,因此无论学校课程如何设计,学生总是会潜意识地把课程区分为专业课的和非专业课的,以此决定自己精力的分布。相反,以美国为例,大一新生进入大学首先是没有专业的,如果修读理科是在二年级选择,修读文科则是在三年级才确定主修方向。因此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有一个认真探索的过程,通过通识教育来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因此每一门课都很重要,以此发现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最开始不对专业作区分,相对来讲,学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通识课是找到个人兴趣的关键。

平时,大家可能会比较宽泛地说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好,深度与广度不可兼得,等等。但具体问同学在某一门通识教育的课上有何收获时,同学会发现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比如说理科的同学去上一门和专业完全没有关系的通识教育课,泛泛而言,他可能觉得这是非专业课,会耗费很多的时间,但具体问他这门课究竟如何时,他会发现自己对于中国或国外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有了深入的认识,收获是很大的。而文科生,如果去上一门偏信息类的通识课程,则会为更好的在这个信息时代开展专业实践打下基础,想想现在“微信公众号”这样的社交平台对传统传媒的影响。

同学们往往有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水课简单、给好分,但学生心里一定是鄙视那个老师,想着学校竟然会有这样无聊的课程;另一方面好课要求严格,花了很多精力,不一定会有好分。因此他不一定会选,但会去旁听。所以,同学们既有理想的、有追求上进的,也有功利世俗的、想偷懒的、现实的考量。

之前我们的学习主要强调“知识点”,老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通识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引人深思,进而引导学生的实践。比如说学习国学,就还要去思考它和西方的思想著作有何区别,有何相似之处,进而还可能影响你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通过好的思考点,激励学生去寻找阅读材料、组织自己的思想、表达、倾听、实践,这就涉及“实践点”,通过明确重点,有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实践是需要反复进行的。

4、大数据课程与通识实践

我们课程开始之初就和大家谈过这样一个话题:《当通识教育遇上大数据》,事实上,大数据课程是非常适合进行通识实践的。

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颠覆性的技术,备受关注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它好比是21世纪的石油和金矿,是一个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又一关键资源。大数据既是一类数据,也是一项技术,还是一种理念。大数据的理念、大数据的原理、大数据的应用,每个人都应或多或少地掌握。特别是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我们认为:

大数据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

拥有大数据的理念,能够掌握数据和运用数据的人,才能在“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分析”的数据化时代生存和发展。无论你今天从事什么行业,金融、医疗、教育、科研,甚至一个普通工人或一线服务人员,你所在的行业将来都很可能被颠覆,你现在的职业将来都可能变成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服务。即便不能掌握一项特定的数据技术,了解大数据的理念、培养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证明“哪个更好,哪个更坏”、并指导我们作出正确决策,是每个自然人都应该学习掌握的。

对照上面提到的通识践行的三个层次,我们可以看到:

  • 首先,数据思维有利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一个健全的人,不仅需要重视传统,更需要与时俱进。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两个“艺”,“计算思维”和“数据思维”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飘》、《汤姆叔叔的小屋》之类的小说和故事在全社会激起的是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故事相比,数据没有情节,它仅代表客观事实,数据激发的,更多的是理性思考。作为理性的人类(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我们不会仅仅满足于感情的宣泄,而是希望通过数据掌握更多的事实,进行理性思考。

  • 第二,大数据通识教育有利于跨学科视野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世界最为和数理世界、物质世界、生命生态系统等同样重要的认知领域,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从知识的角度,从学术视野的层面来看,数据思维和数据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全面培养一个人的未来,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大数据通识课程则可以很好的拓展学生对数字世界的认知。

  • 第三个,数据思维有利于培养一个公民在社会上用来表达自我所必备的技能。

数据思维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它应该像“读、写、算”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而不仅仅限于计算机科学家,因此每一个人都应热心于数据思维的学习和应用。除了传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数字多媒体和数据可视化也逐渐成为基本公民表达的必要技艺,而这些东西不是专业教育直接就可以培养的。

数据思维和数据实践有利于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源,下次我们重点谈谈数据思维。

参考文献:

  • 王烁, 历史系最大——我看到的耶鲁通识教育, 得到, 2016.

  • 林孝信, 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 通识联播, 2016.

  • 孙向晨, 什么样的课算是好的通识课?通识课能带给我们什么? 通识联播, 20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2272-1013481.html

上一篇:《大数据原理与实践》第2次微信公开课:Concept
下一篇:科学、计算科学与数据科学
收藏 IP: 202.120.188.*| 热度|

4 黄永义 周健 强涛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