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油气勘探向地壳深部进军的依据

已有 4730 次阅读 2016-6-22 14:42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油气勘探向地壳深部进军的依据

岳中琦

刚刚拜读了,作者甘晓今天早上 8:34:51在中国科学报发布的报道:“香山科学会议探讨油气勘探如何‘向地球深部进军’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6/349248.shtm。很高兴!

油气勘探向地壳深部进军,深入到5公里到10公里。这就是对现有或经典地球科学理论或认识的突破。

原因在于以下四点,

第一,经典地球科学理论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是,百万、千万年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地表和海洋生物遗体的有机质,快速埋藏保存在沉积土石之中,经过各种化学反应,而逐渐形成的,保存在有致密盖层下方的圈闭地层之中。埋藏深度很深的沉积地层一般都相当古老。古生代深埋的沉积盆地形成时间距今在2.5亿年到5.4亿年之间。这种形成油气的化学反应,应该早就完成了。

第二,地下5公里到10公里处的地温和地应力相对高。这里的石油应该长期高温裂解,保留很少,大多转化为甲烷天然气。

第三,石油气的比重或密度远远小于岩石,且具高度流动能力。各种岩石都有空隙、裂隙、断层等不连续面。这些不连续面就是油、气和流体的高渗透通道。因此,深部油气应该早已渗流出到浅部地应力低、温度低的地层圈闭,或排放到大气之中。

第四,按照现有资料,陆壳厚度在2040公里。沉积岩是覆盖在火成岩之上的,原始沉积物都是从火成岩、经物理化学风化形成的。火成岩是地壳的结晶基底,厚度很大。沉积岩厚度很薄,在05公里厚之间。在地槽造山带,沉积岩厚度可达到10公里。地壳沉积岩的平均厚度应该不到3公里。地壳厚层火成岩没有任何古代生物遗体,因此,按照经典地球理论,它们不可能产生油气。深部沉积地层一般被火成岩包围,没有其它外来的有机物源。

综上所述,遵照现有公认地球科学理论,随着地壳深部的增大(越深),油气应该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因此,在5公里到10公里深的地壳沉积盆地内部勘探油气,就是对现有公认或经典地球科学理论或认识的突破。

这个突破值得庆贺!

但是,必须要再问,深部沉积盆地真的会有大量油气吗?

报道又写道,“我国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程度低、勘探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这段话相当矛盾和相互抵触。

在探明程度低的状况下,为什么能够讲,深层油气资源丰富呢?有任何现有地质资料依据吗?地球科学理论或假说的支撑吗?

根据我自己的研究,我可以给出以下的地质依据和理论支撑,以回答上述疑问。

中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大地震深度一般在1020公里之间。地震多、震级大,就是对应于深部甲烷气体质量多、压强大。中国又是一个富有煤碳煤田的国家,已探明或开采的煤层深部一般在1公里之内。浅部煤层多,就是保留在地层中的甲烷碳元素多,就是地质历史时期甲烷多、活动多。中国又是一个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不断增大的国家。中国又是一个地质古老的国家,地层从最古老的太古代地层到第四纪地层均有的、相对连续,且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造山运动均有。中国又是一个各个地质历史时代形成的深大断裂均有的国家。大盆地边缘一般都是20公里到30公里深的大断裂,断裂深度可达到下地壳底部。

上图给出了,中国地震、深大断裂、煤田和天然气田的空间分布。从这三张空间分布图中可见,中国大地震空间分布与大煤田、天然气田的空间分布相对一致。中国大地震发生在大盆地周边的深大断裂带。地震、煤气田、大断裂三者一致。有断裂、没有大煤田或天然气田的地区一般没有发生过大地震。煤田下部可能是天然气天田。天然气田在大盆地8千米内沉积盆地的地层中。沉积盆地边上就是10-20千米深的深大断裂。这些深大断裂的10-20千米处是大地震震中。

如上图所示,在地幔地核产生多极高压甲烷气体,在深大断裂带聚集。气体越聚越多,压强越聚越大。最终,大量极高压气体突然挤胀开裂高度挤压的岩石断裂,高速逃出,形成地震。一部分高压气体逃出地表,进入大气。它们在地面留下山崩地裂呼啸,在大气中造成变化,形成降温和降雨。另外一部分,进入水平地层,充填了空隙、孔隙和空洞,储存在其中,形成了高压大气田,等待人们的认识、探明和开采。当然,它们也会随着高渗透率的断裂、层面等通道,缓慢地渗流到地表,再进入大气,给空气增添碳和氢元素。

因此,油气勘探向地壳深部进军,不仅仅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大理论创新,更是要给出原创地球科学新理论的重要依据。

衷心希望,在深部地壳,尽早、尽快地发现和找到海量甲烷天然气资源。再开采利用它们,同时,腾出深部储存空间,让出空间给未来地震气体储存,从而,降低它们运移到地表的机会,降低它们在地表造成的地震破坏和灾害。

201662214:27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競楼办公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986154.html

上一篇:香港的青山、海湾和沙滩
下一篇:世界各地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的地震载荷缺陷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6 章雨旭 吕洪波 彭真明 杨光 guhanxian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