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个条件可能是思维方法的转变
岳中琦
去年金秋十月诺贝尔奖放榜时候,写了博文“获得诺贝尔奖的首要条件可能是用英文撰写发表科技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737720.html。今年金秋十月诺贝尔奖放榜时候,我写本篇博文,给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个条件:我们需要转变我们原有的思维方法。
我们原有的思维方法是如图1所示的一种学习、思考和使用过程。
如图1所示,我们的大脑通过他人的语言和文字来认识、了解和研究自然、人生和社会。我们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等学习过程中,我们都用的是此种思维方法。原因在于,我们必须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来尽快地、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理论与技术和他人对自然科技研究的发现、方法、规律与理论。从而,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了这种原有思维方法(或称为常规思维法)。
这种常规思维方法让我们读有字之文章、听有意之声音,来了解和认识自然。再经过各种数理逻辑的解析分析、综合分析、推理、归纳、演绎、和判断,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论。因此,它的本质是在人类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能力圈子内进行研究与再创作,是从有中再生有。特别地,已有理论或认知可能是错误或有缺陷的。这样的研究与创作,到头来可能会是江郎才尽的,难以让科技工作人员产生具原始性思想的科技成果。这怎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
我们要转变我们已经有的、相当成熟的、的心应手的这种常规思维法。在大脑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思辨能力后,我们应改变这一常规思维方法。我们要反回到人类认识自然、产生语言文字的原始思维方法上来从事科技研究,以产生具原始性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建立一种新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法,才能使得我们能够做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技成果。
根据自己的科研实践和体会,我在1992年提炼出来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改变了的思维方法。这一改变的思维方法(或称为自然思维法)可用图2来表示。
在1992年以来的多项、多种科研实战中,我应用、运用这个自然思维法做出了不少具原始创新的科学理论、假说、规律、方法和技术。我感到,值得同他人汇报与交流这个自然思维法,以让更多人做出更多的原创科技成果。
在研究探索时,我们的大脑要完全忘掉任何语言文字和已有知识。我们的大脑要直接地同自然打交道,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直接地看到、想到和探索自然,直接地获取各种各样的客观信息、客观现象和自身响应。同时,我们从中提炼出任何一个能让自己大脑感兴趣和激动(与已有认识矛盾、不一致、未注意、没报道、没研究、或没重视)的信息和现象。我们再扫描和搜索自己大脑内部已有的知识和文字,来对比这个能让自己大脑感兴趣和激动的信息和现象。如果,在扫描对比后,仍然感到这个信息和现象令自己感到兴趣和激动,我们一定要再查阅所有相关文献,和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以彻底调查和对比扫描这个能让自己大脑感兴趣和激动的信息和现象,是否是个人类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如果,在深入查阅对比后,我们仍然没有发现,他人对这个信息和现象有过报道、介绍和论述,或者我们发现他人的报道、介绍和论述同自己看到的自然信息和现象不一样时,我们或许已找到和产生了一个具原始性的信息和现象。我们要对这个信息和现象做进一步的研究,要将它内在的、具原始性的思想,用语言文字撰写成他人能够读懂的科技论文。再将此篇论文发表,传播他人。让他人可同样地感受到,这篇论文所介绍和论述的信息和现象,是个也可令他的大脑感兴趣和激动的信息、现象和思想。
这种改变的思维方法(自然思维法)不用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与思考。因而,它突破了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看到原始、本质的自然。它能让我们读无字之天书、听无意之声音,来直接看到和探索自然。我们再经过各种数理逻辑的解析分析、综合分析、推理、归纳、演绎、和判断,产生新的、基于客观事实的认识和理论。它的本质是在人类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圈子外进行探索、研究与创作、从无中生有。它也可让我们发现现有认识与理论的错误或缺陷。这样的研究与创作将会是下笔如有神,具原始创新的论文和产品会向泉涌不断问世。
简单而言,自然是无限的。语言文字和实物产品是有限的、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科研时必须首先看到、想到自然。然后,再用语言文字或实物产品,来将让我们感兴趣和激动的信息和现象,准确地讲、描述与记录下来,以传递给他人。从而,人类的知识和能力就不断扩大和增多,人类错误或有缺陷的理论和认识就不断更正和完善。尤其,科技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传递给他人的,是不以个人的变化而改变的或退步的。落后的、错误、存在缺陷的科技知识和能力总是要被后人淘汰的,或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2014年10月10日12:06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兢楼办公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