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也談內地大專校友如何在港發展

已有 4105 次阅读 2011-2-6 18:3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校友在香港發展

也談內地大專校友如何在港發展:

從陳兆湖校友在港工作越戰越勇的經歷談起

岳中琦

香港北大人雜誌編輯按:本文介紹了陳兆湖學長在香港自強不息、艱苦拼搏的經歷,是對陳在港大演講的補充。對於新來港的校友瞭解香港、進入香港社會求發展應有重要啟發。請特別留意,兆湖來港之後的多次沉重而成功的轉身,又都是他在專業上的重新定位和提升,若無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雄厚的知識基礎是不可能的。


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來,越來越多的內地大專畢業校友通過各種途經來到香港工作和生活。由於香港是個真正資本社會,奉行市場經濟,消費水準極高,同時,個人收入和待遇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我們內地校友來港後要面對許多實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如何能在香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何融入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如何在香港紮根、成長與壯大?

過去五十多年來,我們內地來港校友有不少讓人心酸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表明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問題,我們來港前許多美好的理想和願望都要在這個中西文化緊密結合和實踐的繁榮和現實的社會中面臨挑戰或破滅。或許可以說,我們每位來港的內地校友在港工作和生活一般有一段不短的艱苦、不滿、氣憤、無奈、消沉、破滅、甚至死而後生的經歷。我們很多校友在經歷這段香港社會無情的洗禮過程中能頑強努力、不斷改變自己、不停重新定位,從而從困境中走了出來,獲得了重生、實現了人生價值和來港前的理想,為自己、家庭和母校爭了光,有的甚至為香港、為國家爭了光。

陳兆湖校友或許可以說是這些獲得重生校友的一個典型例子。兆湖校友1937年在馬來西亞出生,今年剛好70周歲。他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的構造地質專業,畢業後一直在長春地質學院任教。在國家改革開放後,他於1978年來香港定居。從此,41歲的兆湖校友開始了他的香港奮鬥歷程。

1980年初,兆湖在香港找到了第一份和地質專業有關的工作,是一家私人工程顧問公司。他的起始工資比剛畢業的香港本地大學生還低,但兆湖校友認為能有這份緊扣專業的工作比工資高低更重要。這是他作為北大理科地質專業的第一次重新定位(工程地質)他盡心幹好本職工作,同時,他既能虛心向資深專業人員學習又能主動地教授青年同事,不到半年被提升為地質組組長。兆湖校友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兩年半,他得到同事的好評、工資得到提高。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名字(Mr. Tan)作為這間公司聯絡代表被寫在有關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選址的地質和現場試驗附件報告中。這份報告是在19828月,六家外國和香港工程顧問公司和三名香港大學教授為港英政府工程發展署土木工程處完成的

在離開第一家公司後,兆湖校友很快地就成了第二家土木工程顧問公司的工程地質師。他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主要參加了港島線地下鐵路工程。他於19859月主動地離開了這家公司。同樣地,這家公司的專業主管為兆湖校友寫了第二封介紹信。這封信很詳細,客觀地介紹了兆湖完成的具體專業工作內容、表現及與同事的關係。特別地,介紹了在完成公司本職工作之外,兆湖利用業餘時間在香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認為他的碩士研究工作也是有利於公司工作的。這位外籍專家為兆湖校友離職感到難過,預祝他將來成功。

兆湖1984年入讀港大地理及地質系的兼職四年碩士學位課程,他的學業進展合格。但是,由於生活壓力,他在上學兩年半後不得不退學,沒能取得碩士學位。7年後,港大的碩士導師特地為兆湖寫了介紹信,介紹了兆湖學業和退學情況。表示作為同事、導師和朋友,他認識兆湖校友已有10年,他能毫無保留地擔保兆湖校友的專業能力、勤勞精神、誠實性和可靠性。他是港大的一位外籍地質高級講師,也是1982年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選址的地質和現場試驗附件報告中三名香港大學教授之一。

在離開第二家公司後,兆湖校友立即又被第一家工程顧問公司聘請回任高級工程地質師。在這家公司被三次長時間外調去做東隧準備工作、大老山隧道及屯門-元朗繞道工程。工作四年後,他辭職離開了這家公司。同樣地,這家公司經理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客觀地介紹了兆湖完成的具體專業工作內容認為兆湖校友的熱情、勝任和專注本職工作贏得了同事的尊敬,特別地指出兆湖校友的辨認風化變質岩知識對完成公司在存在溶洞的大理岩中的多項工程任務十分有利。

兆湖加入了第三家工程顧問公司,成為高級工程地質師。不到二年,由於東區海底隧道已通車,他又不得不離開這家公司。公司為兆湖寫了第四封介紹信,解釋了由於工程地質工作減少,公司不再需要兆湖的專業服務,客觀地介紹了兆湖完成的具體專業工作內容。

之後,兆湖不得不在9111月離開香港到臺灣找到了第五份工作,作為高級工地地質師參加了臺灣北部第二條高速公路的建設。他在925月離職回港。公司為兆湖寫了介紹信,介紹了他的工作,也指出兆湖設法在當地的一所院校教書,交了很多學術界的朋友。

兆湖校友的第六份專業工作是被第五家顧問公司聘為香港政府大嶼山新機場幹線工程(即青馬大橋和汲水門大橋工程)的助理地盤岩土工程師。這是他在專業上的第二次轉型和重新定位(岩土工程学),他在19929月開始了這份新工作。19942月,這家公司一位外籍董事給兆湖校友寫了一封介紹信。這位董事在簡單介紹兆湖完成的工作任務後,認為他對自己總是高標準、嚴要求,且高度熱忱地執行和完成。特別地指出兆湖用實例證明了自己是很能幹的工程地質師,獲得了所有同事的尊敬。也表明兆湖離開這項工程是因為他被(香港政府路政署)提升成了大嶼山高速公路的地盤岩土工程師,對他的新任命充滿信心。

19942月到19975月,兆湖校友當上了香港政府北大嶼山高速公路的地盤岩土工程師。工程完成後,總地盤工程師也給兆湖校友寫了一封介紹信。這位外籍工程師在介紹了兆湖的大量工程地質工作後,認為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他是一位能力很強的工程地質師,在這個法定工程師崗位表現的很好。

經過20年在香港和臺灣的不停努力、頑強奮鬥和專業準備,兆湖校友在97回歸前重新申請香港政府土木工程署土力工程處岩土工程師(地質師)職位。在經過嚴格考試(面試、筆試和體格檢查)合格後,兆湖校友成功地被政府接納聘用為合約岩土工程師(地質師),成為了一名政府公務員。工資和待遇同其他同級政府工程師一樣。當時,兆湖校友已滿60周歲了

眾所周知,香港政府工程師工資和待遇是特別高的,政府公務員年滿60周歲是一定要退休的。兆湖校友在60歲被聘為政府合約公務員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一件事。除了當年董建華先生是在60歲被推選當上特區行政長官,我們不知政府是否還有其他人在60周歲被聘為合約公務員的。這次聘用也充分表明香港政府是很現實的,是重視、敢用有實際專業能力、經過實戰洗禮的內地來港人才的。

兩年半後,兆湖校友做完了這個政府合約工程師工作。他的主管(一位外籍總土力工程師)在給兆湖校友的介紹信中高度地評價了他20多年來在香港和臺灣的工程地質實踐和貢獻。特別地,他認為兆湖校友不僅具備了堅實的地質知識和很強的地質填圖和觀察能力,還在多年的與土木和岩土工程師合作中培養了十分好的判斷和解析技能,特別地他能評價岩石斜坡的穩定性和設計斜坡加固工程。他很有熱情,身體十分健康,樂於指導單位中的青年工程師和應用地質師。兆湖校友為母校爭光了。

20003月,兆湖校友又在香港第六家著名工程顧問公司開始他的第九份岩土工程師工作。兩年後,他又被第七家香港工程顧問公司聘為政府路政署青山公路改善工程的地盤岩土工程師。在200612月這項工程完成後,一位高級地盤工程師給兆湖校友寫了他的第十封介紹信。同樣地,這位外籍工程師高度地評價了兆湖校友的工作和為人。

2007年初,兆湖又開始他的第11份工作任主任工程師。70歲的他,開始第三次的專業改行轉型。對於新的考驗和定位,我可以肯定,兆湖學長一定是瀟灑自如,笑傲江湖。

前幾天,我同兆湖校友開校友會。會中,他告訴我,政府工程的地盤工程師的工資和待遇是十分高的,並且每次跟隨大專案工程換工作後,他的工資和待遇都會有所提高。同時,工作和香港經驗也大有長進。前兩年他還到港大進修,他要工作到90歲。兆湖校友也十分熱情地將他保存的在港工作的十封介紹信讓我分享。這十封信都是用英文寫的,也就成了兆湖校友41歲以來香港人給他寫下的個人紀錄和總結,證明了他在港工作越戰越勇的經歷。我深為感動,就將這十封信在上面作了一些簡介,希望能給我們新來港內地校友有以下幾點啟發

·       同很多內地來港校友一樣,兆湖校友在港工作有數段不短的艱難經歷。他住過木屋、公屋和居屋。在經歷香港社會無情的洗禮過程中,他能頑強努力、不斷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找到自己在香港社會需要的定位,培養香港社會需要的技能,從而由困境中走了出來獲得了重生、實現了人生價值和來港前的理想,為自己、家庭和母校爭了光。

·       英文語言能力十分重要,香港專業用語大多是英文,我們內地校友一定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聽、講、讀、寫英文能力和水準,使得英文成為我們的工作用語。

·       同時,如果對目前工作不滿意,如果感到自己能力沒有發揮好,我們要不斷地尋求新的發展機會。一個人能夠提升性地調換工作,在香港是對他或她的能力的一種評估方式和肯定。這樣我們可找到自己最合適的定位,更好地融入社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質。

·       要處理好人際關係,即和同事能保持正常關係就可以了。在工作中不要怕多做事,越多做越會有能力、越會被同行敬佩,真正的香港人是佩服肯幹、有能力和有才能的人的。

·       香港每個專業圈子很小,大家抬頭不見、低頭就見,人們很快就會知道一個人的真正才能和為人的。

·       在考慮任何事情時,都要將時間作為其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要有長遠眼光。現在吃點虧,將來很快會被彌補的,千萬不要斤斤計較一時一事的得失。

·       在調換工作前後,要請求工作主管和上級給自己寫一封工作介紹信(Reference Letter),這些介紹信對將來找更好的工作起關鍵作用。介紹信要用英文寫,一般有三段:工作時間和職位,工作內容和工作評價,以及為何離職。一般請自己的直接主管和外籍人士寫好,他們講得話可信、可靠度高。

·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真正香港人一定不會把他認為不是優點的事當成優點、不是事實的東西當成事實來講或寫下的!他要為他講得話和寫得字負責的。

·       儘管香港是個國際大都市,但她也是個很小的地方,易受內外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較大或巨大的變化、起伏和波動。因此,個人發展機會總是有的,今天不來,明天不來,後天就一定會來的。最為關鍵的是我們自己是否在機會來到前有充分準備,而能識別機會、抓到機會、鞏固機會和進一步發展機會。

·       我們要認識到香港現在的繁榮和財富是在一無所有的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的岩石上聚積和產生的,它們是過去數十年來眾多香港人包括我們內地校友的艱苦工作和努力創造出來的。香港是沒有條件和能力養懶人的、養沒有社會和市場需求或競爭力的專業的。

·       我們在內地所學專業十分廣範,很多專業在香港是很難找到工作的,專業就業壓力是巨大的。因此,我們要向兆湖校友那樣,學習、學會新的社會需要的一技之長,努力在工作中不停地將這一技之長提高、充實和求精,將它成為在港生存之道、發展之基。

·       我們也要認識到香港是個工作和專業分工十分細、十分窄的社會,社會對每位就業專業人員的才能和工作要求也同樣是十分清楚、十分分化的,各人之間的工作關係和性質是涇渭分明的、是不相同互相交叉的。因此,個人的工作表現和能力是可讓他人看得十分清楚的。

·       由於專業分工細、窄,香港所需專業種類也就較多,每個專業所需人員很少,好的機會和位置也就相應很少,但不是等於零,競爭也就極其激烈了。

·       隨著時間的向前推移,香港這個大社會小地方是不會埋沒不斷進取的、有真才實學的人才的。只要懂得變通和頑強進取,在香港必定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

現在,祖國內地經濟和政治建設的飛速發展已為香港帶來了新的巨大活力和機遇,十分有利我們內地來港校友在港發展。因此,我們內地校友要向兆湖校友那樣,不斷進取,在這片高度發展的、新的熱岩上、混凝土松林中紮根、成長與壯大,圓我們這些新香港人的香港夢。

200831日寫於港大黃克競樓602

2008年发表于《香港北大人》第十期第20-22

2014年8月6日插入原文字码,改为原创


正文請參見pdf附件


MrTan3Pages.pdf

20180426_190656a.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410689.html

上一篇:身为香港工程师倍感自豪
下一篇:我做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如同盲人摸象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