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参加中科院技术和信息两学部联合在孔明之乡河南南阳举办的科学•技术•人文论坛。上午报告,下午讨论,当地公众积极参与,问了许多很有意义的问题。其中一位认为中国本土还没有一个人得诺贝尔奖,是中国人的悲哀,问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得奖。
有位专家引用清华大学一位著名学者的话作了回答:未来20年,中国将有不止一位,可能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听了大家的一席话,联想媒体中不断体现的诺贝尔奖情结,我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看法:中国的悲哀,不是迄今没有人得诺贝尔奖,而是有这么多人有如此深的诺贝尔奖情结;有这么多人把科技水平的提高同诺贝尔奖等同起来;有这么多人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这一奖项上。好像一旦获奖,什么难题都解决了,什么假设都证明了,我们的国力就强大了,这既不合逻辑,更不符合实际。
记得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本意是讲国外学校对可能得奖的学者并不过分重视,以致这位得主在得奖前夕离开原工作学校。但文章题目经编辑之后,却成了这所大学的“遗憾”。更有甚者,今年初朋友转告说海外中文报纸引用我的“话”,说华人近期会在生命研究领域得诺贝尔奖,原来是曲解我在旅美科协年会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虽说是因笔误而致南辕北辙,但我的切身经历,使我感到了中国人心中深深的诺贝尔奖情结。
我当然希望中国本土学者早日获奖,不做梦时,抑或还希望自己也获奖。但对于国人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诺贝尔奖情结,如此挥之不去的持久的寄托和期盼,我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希望逃脱现实的幻觉意识。其现实作用,还不如通过中彩票改善自己经济状态的想法更实际合理。
毫无疑问,诺贝尔奖是评价科研工作有否成就的标志之一,更是获奖者的幸运和荣耀。但我们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科技或相关水平,甚至相关荣誉与这一个奖项等价齐观,这无疑使评价体系陷入了认识的误区,这种做法和观念无异于“缘木求鱼”。有些国家早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但至今仍还是落后欠发展,就是证明。可见“一俊遮百丑”的善良愿望与国人的“一奖定荣辱”的诺贝尔情结,似有相同的认知价值取向。
从“应试教育”到计较SCI文章,加上看重面子的传统观念和苛求速变的急功近利的意识,都是产生如此畸形的诺贝尔奖情结的部分原因和土壤,是真正科学和人文思想的异化。诺贝尔奖应当自然的出现,SCI文章应当自然的写出,只有这样文章和奖项才能反映真正的实力和成果。否则的话,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拔苗助长的结果,也许是无粮可收,更可怕是个人得了诺贝尔奖,国家的力量和水平却下降了,相关的社会风气恶化了,最后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大受损害。
希望有一天,我们已忘了世界上还有一种叫“诺贝尔”的奖。不过为了表明其公正和权威性,该奖的评委认为必须授予内地的中国人。为此,有关评委正抓紧学习中文,以便了解中国的科学文化成就。
我还希望,中国学者得奖后,除了得到同事们的一个祝贺花篮之外,其它都与平常一样。
本文发表于2005年9月15日《科学时报》头版,发表时的题目被修改为:诺奖情结是一种病态心理。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4-4699.html
上一篇:
博客首语下一篇:
自豪还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