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飞跃

博文

读报的“代价”

已有 15003 次阅读 2011-6-11 15:12 |个人分类:往事如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大学, 研究生, style, 工程, 水平线

从大学到研究生毕业,读了十一年书,中外考场,多少次已难记清,但其中四次得B的经历,却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前两次是在国内,一次是工程制图课,因一段水平线画了三次,粗了又擦,结果得了B;一次是物理化学课,实验时将试剂放错试管,结果管子爆裂起火,后面的实验也不做了,最后得了B。这两个B,算是“罪”有应得。另外两次是在美国,而且都与《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也许可以算作是读报的“代价”吧。

 

第三个B1986年上线性控制系统课时得的。老师是一位美籍华人沈教授,70出头,讲话很慢,有时差不多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但态度极其认真。系里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沈先生是时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的妹夫,对中国学生很友好。由于课上的内容大多数是我熟知的线性代数,加上那时英文不好,几乎听不懂沈先生的讲课,又不想浪费时间,渐渐地,这门课就成了我看《人民日报》的专门时间。

 

开始时我把报纸放在书桌下面,不时地拿出来读一段。后来觉得这样来来回回太累,干脆每次上课都坐在最后面,把报纸摊在桌面上,从从容容地读。期中考试时,题目很容易,我不用一半时间就答完了,又不愿意早交卷,就拿出《人民日报》读起来。不知不觉中,似乎感到周围的气氛不对,回过头,才发现沈先生正站在我的身后,很严肃地盯着我的《人民日报》,我赶紧收起报纸。虽然沈先生一言不发,但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很生气。从他的脸色上,我感到这不单是对我考试读报的行为,同时也对我读的报纸很生气。平时,同学课堂上读报是常事,但读的往往都是学生自己办的校报。

 

考试结果出来了,我大吃一惊,竟然仅得60分,五道题竟然有两道是零分,再看一下结果,都是正确的答案。只是一道题中把一个中间解由1误写为0,但其后的计算还是用了1,所以最终结果是正确的;另一道题全部过程正确,只是最终答案中在分母中含有复数,没有简化。当时我十分生气,心想就算看报不对也不至于给我零分。下课后,我立即走上讲台找沈先生。为了不让其他同学知道我认为他批卷不公,引起不快,也为了说得更清楚,我希望同他讲中文。当我顿顿巴巴向他说出:“Can I speak with you in Chinese(我可以同你讲中文吗)?”他的回答令我至今难忘,“This is an American Institute (这是一所美国学校)”。说完后,他径直走出课堂。

 

除了记住这句话外,我现在已忘记了当时自己的感觉。不过那时我还是把学习成绩看得很重,之后我绝对不在他的课堂上看报纸了。期终考试我得了满分,但最后还是得了一个B。这期间其他中国同学也想帮我同沈先生沟通一下,但我们一直再没有交谈过。几次见面,我作为学生向他致意,他也不回应。一位同学告诉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他的课堂上看红头大字的《人民日报》,沈先生与共产党可是“不共戴天”呀。我不知这是否是真的,但在他对我说的“这是一所美国学校”之后,我似乎感到或许还有另一半没有说出,那就是“这不是你们共产党的天下”。

 

两年后,沈先生退休了,去我们学校附近的西点军校继续教书。我再次听到沈先生的消息时,他已去世。我不知道自己的这个B是否真的与国共之间的“恩怨”相关,但回想起来,十分后悔当年课堂上读报的行为,至少是对老师的不敬,在此向沈先生致歉。不过我相信,如果沈先生现在还健在,他一定会为今天连、宋大陆之行而高兴,一定会支持国共为统一大业而再次合作。

 

最后一个B1987年上人工智能课时得的。那一个学期开始时我需要考博士资格,共有十六门课的内容。由于我刚从力学转入计算机与系统工程专业,加上国内专业分得既细又清,所以不要说博士的课程,其实我连新专业大学生的课程都没学过。为了应付资格考试,我只好把自己“关”到图书馆,死记硬背,准备资格考试。开学一个多月,我很少去上课,有些课连一次都没有去,其中就有人工智能。资格考试一结束,我顿觉轻松。吃完晚饭,洗了个热水澡,抱着一大堆积下来的《人民日报》把自己关到房间里继续“大餐”,直到听到窗外清晨的鸟叫,方才入睡。一觉醒来,早已过了上课的时间。还好人工智能课还没有结束,当我赶到教室第一次来听这门课时,发现教室里一片寂静,原来大家正在考试!我硬着头皮拿起考题,居然没有题目能够完全读懂,多数根本不懂,最后连猜带估做了半道逻辑题目。考完后我后悔来上课了,心想这次非创上自己的一个零分纪录。没有想到居然得了30分,尽管还是全班倒数第一。虽然后面我尽了最大努力,可这30分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学期的最后,期终还是得了一个B。不过我心里还是高兴,因为一定程度上这个B换来了我以最好的成绩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人是不能太贪了。

 

这就是自己读了近2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的两个小小的插曲。回国工作六年了,在众多的国内报纸中,《人民日报》海外版仍是我最感亲切的报纸之一,我仍保持着阅读它的习惯。希望海外版越办越好,真正成为海外华人了解祖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外友谊与交流的一座桥梁。

 

写于CA9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4-454092.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书评二则
下一篇:小学百年忆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9 王桂颖 徐迎晓 刘建国 迟菲 曹聪 莫红 周敏 王伟 tsmch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