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飞跃

博文

万维社会媒体在防灾应急中的作用

已有 11919 次阅读 2008-5-21 09:13 |个人分类:感言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万维社会媒体在防灾应急中的作用

(Web Social Media i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王飞跃

 

摘要

 

当前,防震减灾有许多重要工作要做,由于万维社会媒体具有速度快、影响广、简单易施高效的特点,虽然是“软”技术,却可能在防灾应急中的发挥“硬”作用。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情况,本文仅就此讨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引言

 

五月十二日下午刚过三时半,朋友来电告知四川绵阳发生7.8级地震。我急忙上网按中文关键词“绵阳地震”用英文Google搜索,在“绵阳地震局”、“绵阳市防震减灾局”等网页上没有找到任何相关消息,倒是在“杭州网论坛”里,发现259分开始有“四川绵阳地震 震的来我们这幢写字楼的人全都跑光”“我一点感觉阿没   结果整幢楼的人全部逃到停车场”等的对话。可惜当时因事急没有再查中文的百度和谷歌,特别是没有记下当时精确的时间,现在已不能很快验证http://bbs.hangzhou.com.cn是否是第一个在网上发布中文汶川地震消息的。但无论如何,这一亲身的体验,更使我认识到必须重视和利用万维社会媒体在防灾应急中的作用,我们应当尽快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

 

二、   何谓社会媒体

 

按维基(Wiki)的定义,所谓万维社会媒体(Web Social Media)或社会媒体,一般泛指各类利用万维方法将技术、社会交往,以及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的构建整合起来的活动。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会媒体的特色主要是与之伴生的新型人际互动方式和信息表现形式,以及这类互动方式和表现形式对共享事件之不同认识角度和产生过程的直接依赖性,就像人们在相互之间分享故事和认识时所经常发生的那样。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ing)是目前最典型的一种社会媒体形式。

 

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就社会媒体的许多特点在此展开,但我们可以从许多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社会媒体中体会到,比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 网上论坛、博客、掘客、维基等等,还有相关的公司网站,比如Google百度、FacebookMySpaceYouTubeSecond LifeFlickr、科学网、Twitter等等。这些新兴的方法正迅速从技术融入社会,正在并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造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如何使它们在防灾应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发课题。

 

三、   应用现状

 

在一篇刚刚发表于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的文章里,作者描述了社会媒体在去年美国南加州火灾和维吉尼亚州立理工学院枪击事件中以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学者们对此所进行的相关追踪研究。这些事件和研究清楚地表明人们可以利用社会媒体以事先无法规划但却及时有效的方式去获取并传播灾难的发生、进展;亲朋好友的状况、安全地点和救援位置;医院、学校、商店和其它公共设施的损害和关闭情况等等一些传统渠道一时无法提供或根本没有的信息,在灾难的关键时刻对于稳定人心、争取时间、利用资源、减少混乱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心理和实质性作用。而且,由于社会媒体一般由民众自主自导,往往能够起到官方和传统渠道无法甚至不允许或不可能起到的效果。趋势表明:就像Web 2.0将改变我们的社会和商业运作模式一样,社会媒体即将促生一种类似于应急2.0 (Emergency 2.0) 的系统模式出现你身边的网站,并革命性地改变我们防灾应急的管理方式。

 

欧美许多国家已开始利用这一新的趋势。例如,美国地理测绘局(USGS)已开通网站“你感觉到了吗(Did You Feel It?”,民众可以直接报告当地的地震活动信息;不久前,美国交通安全署(TSA)也开通博客和论坛,直接从百姓手中收集安全和服务信息,并为公众发表意见提供渠道。根据FacebookMySpace的经验,美国学者还进一步提出建立“911.gov”网站,但由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运营[1]

 

本次汶川大地震中,社会媒体在国内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是有目共睹,国际上甚至有人认为社会媒体引发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女大学生在网上发出的帖子及时地为军方指挥中心提供了宝贵的空降坐标信息。这位女生的帖子极具社会媒体的“色彩”:“… 那里原本是打算修建大禹祭坛的地方。很适合直升机降落。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请广大网友顶起来。千万不能沉 …”。

 

我国的许多相关机构也已设置了相关的防灾应急网站和论坛等社会媒体工具,但很多在内容和动态方面严重不足,在及时和互动方面基本上没有起步。如本文开始所述,当我打开“绵阳市防震减灾局”的网页,从“相关链接”进入所列的三个国家级的地震信息网站里,很遗憾当时没有发现本次地震的消息。

 

四、   加速开展社会媒体与防灾应急的研发工作

 

如何在防灾应急管理工作中利用社会媒体是一个新的课题,国内外都是刚刚起步。正如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前几天所说:就Web 2.0和社会媒体所意味在线交互方式而言,我们还相差很远。由于社会媒体在防灾应急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和效果,我们必须尽快科学和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针对目前的汶川大地震和即将到来夏季奥运会,建议迅速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研发工作:

 

l        建立“119.gov.cn”或类似的专用专业政府防灾应急网站,使之成为融论坛、博客、掘客、标签、即时、RSS、社交等社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门户体系,将已有的相关政府和社会网络资源链接整合起来,并提供专用的导航和搜索等工具。尽管这些系统和工具可能不会一下子令人满意,但目前情况特殊,是让大众意识其存在并提高知名度的绝佳时机,从而为将来的完善和优质服务打下基础。因此,只要沟通好,相信大众会理解这种做法,并积极参与支持。

 

l        利用这些系统和工具,主动、互动、及时、全面多层次多方位地收集和挖掘与灾情相关的信息,要从过去简单的数据数掘进一步深入到态度挖掘、观点挖掘、情绪挖掘、甚至心理挖掘等等。采集信息时,不但要想到服务于本次灾难,还有想到它们的历史和未来作用。

 

l        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地将获取的信息发布到有关机构和社团,支持科学决策和规划,服务受灾人员和广大民众。据悉,目前有逾50万民众心理受灾,社会媒体已在关注类似的问题,特别是在网上娱乐活动上显示了极大的潜力,相信在受灾民众的心理治疗方面也会大有用武之地。

 

l        由于其自发自主和不可预见性,社会媒体不但在正面的方面作用巨大,在负面其实也是如此。例如,本次地震以来,全国已查出35起网上造谣和诈骗案,查办近百人。因此,必须开发能够在巨灾紧急情况下,以国内外民众能理解的方式有效工作的网上内容控制与管理系统。

 

l        对于救灾措施和灾后重建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如何利用社会媒体以反馈互动的形式,主动深入、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信息,不但解决已知问题,还要能够发掘未察问题,如本次震后凸现出来的巨灾保险、应急物流、经济应急等问题。

 

在更远一点的将来,我们还应从事更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

 

l        利用社会媒体和网络空间,特别是网上游戏、虚拟现实、社会计算等技术,融信息采集和教育实施为一体,使防灾应急简单化、娱乐化、常规化,培养大众的应急意识、技能、心理和文化。

 

l        利用平行管理方法,比如平行应急管理系统PeMS系统[2],有效地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防灾应急资源,培养专业和指挥人员的应急心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量化评估各类预案、提供优化在线实地运作的平台体系,使虚实、平战有效结合,达到不可预测者可以预测、不能管理时可以管理的效果,使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科学性、人道性等尽可能一致。

 

五、   结束语

 

上下五千年,汶川大地震使一个伟大的民族第一次正式为受难的同胞国殇三日。在遭受巨大创伤的同时,也强加给我们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本质的刻骨铭心的机会,或许这场灾难还将催生出许多新的变革。中国在世人眼里的形象正在改变,但真正、稳定、坚实的改变及其改变方向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的科技实力和国力。我们必须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不断革新、不断改善,利用各种技术和系统,使未来的灾害损失降到最小。万维社会媒体只是其中的一项新兴技术,而且还是“软”技术,但它在防灾应急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生命力,我们必须加快研发,使其能够在未来的灾难中发挥出独特的“硬”作用。

 

参考文献

 

[1] Ben Shneiderman and Jennifer Preece, “911.gov”, Science, Vol. 315, 2007, p944.

 

[2] 王飞跃,“应急管理的平行系统方法PeMS体系框架及其应用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第一卷第12期,2007,第22-28页。.

 

 本文发表在《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本刊专稿"栏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4-26165.html

上一篇:汶川地震成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西方媒体报道标题扫描
下一篇:纪念导师王仁东教授诞辰100周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