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飞跃

博文

从StarCar到“飞跃”车:汽车飞机引起的回忆

已有 11768 次阅读 2007-11-19 10:08 |个人分类:往事如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StarCar飞跃”车:汽车飞机引起的回忆


20071026上午,本应1045分由长沙飞往北京的CA1344,因北京大雾延误到下午350分起飞。在候机室读报等待的时候,《潇湘晨报》国际时讯版一则“会飞的汽车”的短讯引起我的注意和回忆。短讯如下:

 “遇到堵车时,很多人都希望拥有一辆能飞的汽车。而日前一家美国公司就开发出了这种飞行汽车。这款名为‘飞跃’的‘混血儿’靠100马力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发动机既是汽车的驱动,也可摇身一变,成为‘飞机’的后置推进器。不用时,机翼可折叠起来缩放在驾驶座旁边。‘飞跃’的重量仅为0.5吨左右,承载量约195公斤,可搭载两个成年人和一些行李,最理想的飞行高度为100米至300米,最大飞行高度可达400多米。这款令人啧啧称奇的汽车售价高达7.56万英镑。第一辆飞行汽车有望在200812月正式投入使用。”


短讯把我带回到17多年以前,带回到沙漠绿洲亚利桑那图森市,让我想起了同事Steve Crew教授,想起了他的StarCar设想,想起了最初与他做过的GPS汽车自主驾驶的试验。


1990年八月的一天,我刚到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 UA)系统和工业工程系(SIE)教书,就收到工学院的邀请,参加Strategic Planning Committee on Robotics,周末开会。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次会议,所以特别“重视”,西装革履,到后才发现大家衣着随便,非常Casual。开会时老院长、力学家Timoshenko的学生Terry T. Triffet教授悄悄告诉我:美国人“懒”,周末“贪图”舒服,所以一般穿着随便,以后不必Dress up


这次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Steve Crew教授。会上他讲的最多、最起劲,先是月球车火星车,再是“StarCar”,比《潇湘晨报》短讯中的“会飞的汽车”还先进,最后甚至提出UA要特设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的专门博士学位。我连忙告诉大家CMU已经设了专门的机器人博士学位,而且UA还无法开齐相关课程,特别是研究基础和经费都不足。其实当时我是院里唯一“科班”出身专门从事机器人研究的教授,时任机器人与自动化实验室主任。我们的系主任对我的表态十分不满,怪我把一个绝好的“扩张”机会给“扼杀”掉了。这次会上,我对Steve Crew的“StarCar”概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Steve Crew是做为航空和机械系(AME)的主任聘到UA来的,之前好像在NASAUCLA工作过。此君不但研究的想法奇特,管理方式也与众不同。没几天,就被AME的教授“赶”下台。但Triffet对他很欣赏,就把他自己兼任的NASA/UA SERC(Spac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主任一职让给了Crew。由于当时我负责SERC ISMU (In Situ Materials Utilization)的月球/火星机器人车(Lunar/Martian Robotic Vehicle)项目,因此跟Crew的交往也就多了起来。


   一次大家在Steve家里开Party,他特别把我拉到他的车库里,让我看他的安装了GPS的实验车。那是一部崭新的吉普车,是GM捐给他做研究的,很让我心动。所以,当他邀请我参加他利用GPS进行自主驾驶的试验时,尽管大家都没有任何经费,我还是十分高兴地答应了。


试验是在一个大操场上进行的。那时GPS只能提供10米左右的精度。Steve只好再作一个地面参考站(reference station, 构成差分定位系统DGPS,但精度也只能达到1米左右,所以对于试车心里感到十分“害怕”。其实并不危险,因为误差是稳定的稳态误差。当时我的动手能力很差,只能在算法上给些建议,加上其它“正事”几乎占了我全部时间,故没有深入地参加试验。后来,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军方干扰封锁了GPS信号,试验也就停了下来。每多久,Steve的兴趣也别移了。再没多久,他离开了UA,我也再没有听到Steve的音信。


没想到几年之后,该我“赤膊上阵”了。1997年,以UC BerkeleyPATH为主的San Diego智能车Demo之后,我们州的一位州议员对此技术大感兴趣,花重金请PATH到亚利桑那州府Phoenix来演示,并建议将来在州的两个主要城市TucsonPhoenix之间建一条双向的智能车快速道。可PATH的自主车成本太高,州议员提出要造低成本的智能车,但只给10万美元的经费做试验。系主任问我敢不敢干,这次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其实我也知道10万美元不够,不过有其它经费可以挪用,因此不担心。记得我们一行4人去UC BerkeleyPATH参观时,PATH的常务副主任(也叫Steve)说我们一年完成项目不可能,还不如把钱给他们,他把PATH的车租给我们用一下就行了。一年后,我们终于完成了自主车VISTA的研制,并在Phoenix51号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公众演示(Public Demo)。我也生平第一次做了一回现场电视采访,还成了当地各种媒体的“明星”。除了一名南斯拉夫的学生外,参加项目的其它人员全来自中国大陆,而且都不会开车。试制过程之曲折,可写一部书。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有些不简单。


VISTA之后,还从美联邦交通部得到55万美元的后续经费做车与路的智能交互系统。但此时我的主要精力已转到国内,与科龙合作研制智能家居(新天地)和汽车导航系统(新时空)。没料到不久科龙就被顾雏军收购,结果智能家居无法做下去,但汽车导航项目却独立演化成今天的瑞图万方企业,虽与我想做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初衷相去甚远,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看来自己与“梦里的车Dream Cars)”很有缘份,连名字也被用来“命名” 能飞的汽车,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得到一部(架?),更不知Crew教授是否与“飞跃”飞车的美国公司有关。

                 

2007年10月26日草于CA134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4-11290.html

上一篇:何时从无穷大到一?
下一篇:飞行汽车:新闻背后的故事
收藏 IP: 159.226.1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