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生命端点的寻觅:观察世界的科学精神——禅的行囊(之六十六)

已有 1867 次阅读 2018-1-20 11:2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心理学, 生命, 世界观, 人生观

导读:比尔·波特全文抄录了陶渊明的《自祭文》。从现代人眼里,陶渊明此文非常洒脱,顺带介绍了他自己的生平修养和对生命的看法,遗教后人,可以说用心良苦。也难怪大胡子对他推崇备至,视为禅的中国老祖宗。平心而论,在中国得以成型并发扬光大的禅,确实有深刻的中国文化基础。中国上古文化对的推崇和追寻,就是中华民族先民们一向以来内心探索的传承。所以才有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文化的繁荣,和汉代儒、道文化的兴起。佛学和禅的传入,只是为中国先民的内心探索,补充了来自异域的别样风情。这种跨文化的相互推荡与结合,促进了中国人民内心探索活动的进一步提升,于是就有了中国禅文化的诞生和繁荣。

   后来的禅也好,古代的道也好,都是关于内心的。把内心探索到极致,对于世界、人生、自然万象的观点也都随之改变。所以中国古人多以所见的世界来阐释自己的道。如果所见如是,就说明对道的探索达到了某种程度。例如青原行思禅师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并说明谁如果懂得他在说什么,就许汝亲见老僧。可见,陶渊明的茫茫大块也好,庄子的野马阳焰也罢,也如同青原禅师的见山见水,都是给后人留下的参考指标。

   但这种外在指标固然客观,但也容易误导后世的探索者,倾向于追求感官体验,忘记了所求实为自心。所以,后来的禅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指路方式。例如大梅禅师向马祖道一禅师求学,问,佛是什么?马祖回答,即心即佛!大梅就领会了。后来在大梅自任校长时,有学生问他,在马祖那里学到了什么?大梅就说,马祖和我说的,即心即佛。学生说,听说马祖那边最近改了说法,都说非心非佛。大梅禅师说,这个老头子骗人的手法层出不穷,我管他非心非佛的,我这里就是即心即佛!后来马祖听说之后,就称赞说,大梅够资格做校长了


****************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馀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没有学会生活的人是不能学禅的,而生活方式越简单,进入禅修之门也越简便。尽管陶渊明并没有修过禅,但后世所有的禅修者都领受过他的惠泽。没有哪位禅师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们常常引用他的诗句,他们心中也都装着一个桃花源。

   在中国,我曾经碰到过至少不下十处自封的桃花源,最近又听说有学者考证出桃花源的原型就在这条瀑布的上游山中。此刻,坐在长途车里远眺莫须有的庐山桃花源,我想起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大巴上,乘客们都在观赏车载电视播出的《古墓丽影》,几乎没人注意到,车窗外的高速公路上一队装满活猪的敞篷卡车正浩浩荡荡与我们擦肩而过,看起来就像肥猪国的群众在向南迁徙。前方,南昌市的四百万人民大概正在欢迎它们的到来。猪肉一直是中国人肉食的首选。考古资料显示,早在七千年前,华北地区的古人就已经成功驯化了野猪,使其成为华夏文明崛起的主要物质基础。后来,道教出现和佛教传入无疑为中国人的食谱增加了更多素食的成分——豆腐的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尽管如此,中国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国。中国人每年消费猪肉超过五千万吨,平均每人将近八十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1095870.html

上一篇:学术争端的制胜关键:孔子是怎样成圣的——禅的行囊(之六十四)
下一篇:吃肉、环保与绿色星球:生物解决方案——禅的行囊(之六十七)
收藏 IP: 36.102.2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