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呆板,还是生动,哪个是中国人的本色?——禅的行囊(之四十四)

已有 2216 次阅读 2017-12-29 09:33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化, 风气, 计划, 灵活

述评: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但不论如何解读,它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所以孔子才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仿佛任何地方都会有阴阳两种互补的体系,缺一不可的样子。比如,在任何系统中,有规则,就有潜规则。当规则不够用的时候,就要靠潜规则来补充。

   本节中比尔·波特遇到的情形就是这样。正式的体系是坐长途汽车,但如果它的时间不合适,又不想空等几个小时,就可以考虑坐过路车;过路车都走高速,就可以到路边拦车;高速公路有栅栏,就有人搞个缺口,等等。其实,说它是潜规则,是一种故意贬低的口吻。更中性的说法是备用途径,英文叫做complementaryalternative或者plan B。中国有句老话,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就是说做事总要有备用方案,不能一条道跑到黑。

   过去的中国正统文化,似乎总给人一种严肃古板的形象,仿佛只能采用公认方案,决不许变通。其实,这是明儒的作风,也就是朱元璋把朱熹的学风当作统编教材的结果。在汉唐直到宋代,中国的读书人都是很灵活生动的,并不呆板。但朱元璋立国时,想找个朱姓的圣人来装门面,于是就找到了宋儒朱熹。因为朱熹当时并不那么出名,于是,凡事都喜欢矫枉过正的明朝太祖,就下令全国读书人必须采用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当作统编教材,高考必须以此为标准来写论文。如果论文中用了别人的注解,一律算错。不巧的是,朱熹本人的学风比较古板,并没有完全搞通中国文化的全部精髓。结果就是,明代的学风就开始偏狭、僵化、呆板。这种情况一直遗留到今天。

   所以,如果要全面恢复中国文化本有的风气,不能以明代以来的为准。必须回溯到宋代以前。


*******************


   第八章不作,不食

   出门在外,没个跟班的确实麻烦。临睡前洗好的衣服一觉醒来还是湿的。这让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气候潮湿的长江流域。背包旅行讲究的是轻装前进,所以我只带了两套衣服,一套每天换洗,另一套绝不轻易动用,以备不时之需。现在这点小状况还算不得什么,没到启用应急装备的程度。我决定穿上湿衣服回到床上,用体温把它们一件件烘干,同时通过写日记来打发时间,分散注意力。

   写完三祖寺的现状,袜子干了;与宽容方丈的谈话烘干了T恤;最后,在裤子阶段,我翻开了宽容在韩国僧侣代表团到来之前送给我的那本《信心铭》。书中所收的三种评注都相当精彩,很值得翻译。我开始憧憬出版商找上门来的情景,仿佛看到了书稿预付款,信用卡账单终于可以还清了。做起白日梦来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工夫,裤子就干到只有我自己知道它还湿着的程度。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将会奇怪地发现床单是湿的,但她不会在意的,反正床单也要换了。或许她们会认为是鬼干的。

   退房之后,我出了旅馆,上了一辆机动三轮。我想尽快赶到长途车站,因为据酒店的前台说,从潜山去黄梅的长途车每天只有一班。已经十点了,我开始担心是否还能赶上那班车,可到了车站,才发现发车时间是下午一点钟——照理来说运气还算不错,但我一点没觉得。早知如此,蛮好再多睡会儿,让衣服再干透些的,而日记也可以不必写得这么匆忙。事已至此,抱怨无济于事,但我可不想在车站傻等三个钟头,必须另想办法。在中国,当主流的交通工具出了问题时,你通常总是能找到一种非主流的替代工具。我调头向外面走去。?

   把我送来车站的三轮车夫还在。我问他有没有路过潜山去黄梅的班车。他回答说,长途车现在都走高速公路了,所以不会有过路车从城里经过,但是由此向南五公里,高速路边的篱笆有个缺口,当地人都从那儿上高速。很好,我们也这么办。十分钟以后,三轮车夫在高速公路边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把我扔下。就像他说的那样,有人用钢丝钳在篱笆上弄了个缺口。我把背包从篱笆上扔了过去,身体挤进缺口,艰难爬上路堤。路堤极陡,多亏了忠心耿耿的手杖,我安全抵达路堤顶端。是谁说的来着,君子不携美酒、手杖,不游也?而我是宁舍美酒不舍手杖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1092008.html

上一篇:南北中国的文明差异与教育改革——禅的行囊(之四十三)
下一篇:蛮荒、路怒与可爱的婴儿:老子的无身论——禅的行囊(之四十五)
收藏 IP: 159.226.113.*| 热度|

1 王震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