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点缠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nthon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博文

刚出炉的博士,为什么不能独立? 精选

已有 15960 次阅读 2011-1-25 01:44 |个人分类:科教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 基金, 独立, NSF, 年轻

最近这个话题似乎炒的很火,我现在才关注,貌似有点后知后觉。本来看到这个题目,还以为又是国内与北美的科研体制之争,但是考古了一下,发现出乎我意料,两位反对新博士独立的,王鸿飞老师和王孝养老师,还都是在北美的。。。

鸿飞老师的这个观点很奇怪的,也跟他以前的文章风格差别很大,让我怀疑是不是枪手代写的。鸿飞老师说的不错,让新手申请各种基金,确实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会带来各种问题。但是,如果你不让他申请基金,让他等到10年之后再申请,那10年之后,他还是个新手,缺点不会改进多少。而新手里面,确实有很多人水平不高,不够资格申请经费,但是不能因为这群人里头有人不够资格申请经费,就取消整个群体的申请资格。如果鸿飞老师是持这种观点,那我不妨抄袭一句,正教授里头也有不少人水平不够NSFC的,那么NSFC为啥不禁止所有正教授申请呢?

一句话,就是新手想独立,新手想申请NSFC,都没有错,都是应该鼓励的。这里头确实有些人水平不好,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让市场把他们淘汰掉。找不到独立研究职位的,申请经费不被批准的,自然就被淘汰掉了,留下的都是优秀的,不是么?至于因为NSFC缺少人手就考虑禁止一批人申请,完全是因噎废食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新手,博士即将毕业,也正在找学术界的位置。有朋友问我,是否考虑国内的工作,我说,如果那个学校愿意提供50万美元的启动经费加博士生导师的资格,我当然考虑。朋友大概以为我是在开玩笑,但其实我是认真的。我并没有自大到说国内高校就一定要给我这样的位置,但是你要有这样的位置,然后大家来应聘,公平竞争嘛。我在美国找工作,找的就是这样的职位。当然,你可以说我不够格,OK,我来应聘了,你面试我了,但是有别的应聘者比我强,那我就被学术界淘汰掉了,这没什么。但是在面试中干掉我的那个“别的应聘者”,他也是个刚出炉的博士,但是拿到了独立的位置,招博士生的资格,加上50到100万美元的启动经费。以后,他还会申请NSF等各种经费,包括NSF Career Award,等等。NSF不会说,很抱歉,你刚毕业,我不能给你经费。

总之,新手要上路,你要给他参与这个优胜劣汰竞争的机会。他竞争不上,是他水平不行,但是如果连机会都没有,那你又如何得知他水平不行呢?

另外,顺便批评一下鸿飞老师博文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1.鸿飞老师说美国的NSF原则上只允许tenured 或者tenure track职位的人申请,这是不准确的,学校里面,research track的研究者,以及医学院里头clinical track的研究者,这些人都是永远做不到终身职的,但是NSF并没有禁止他们申请。

2. 鸿飞老师提到过有青年研究人员拿到了NSFC基金之后跳槽到其他单位而基金无法带走的情况,从而基金没有了项目主持人。我想说,这种情况,不光在青年研究人员身上会发生,在有经验的人身上也会发生。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鸿飞老师离开化学所的时候,手头有没有未结题的NSFC或者其他的国内科研项目呢?当然鸿飞老师可能风格比较高,一直等到手上所有项目都结题之后才离开,但这并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惯例。施一公老师回国的时候,是暂时保持兼职状态,把在美国拿到的项目做完,然后再彻底跟普林斯顿脱离关系的。饶毅老师回国的时候,是把自己的NIH基金转让给其他研究者管理的。我想这位青年研究人员的情况,完全可以用施饶之一的解决方案。

3.鸿飞老师认为,NSFC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评审一些很差的申请。我认为,这些时间和精力是应该花的。尽管这些申请写的很差,没有拿到NSFC的资助,但是他们可以拿到评审意见,可以根据评审意见提高自己,改进项目的思路。作为funding agency,不管是美国的NSF,还是中国的NSFC,都有义务帮助青年研究者提高自己的水平,NSFC应该有这方面的预算,用来帮助青年研究者提高水平,而给他们的基金申请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则是帮助他们提高水平的最佳方式之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1-407571.html

上一篇:迟到的2010年总结:科研与博客
下一篇:科学网十大流星
收藏 IP: 130.132.177.*| 热度|

32 王孝养 李宁 孔晓飞 吴飞鹏 吕喆 曾庆平 刘进平 金小伟 林涛 梁建华 顾汉念 柳东阳 苗元华 唐常杰 桂耀荣 张晓锋 郑永军 曾智勇 黎在珣 李永丹 霍艾伦 岳金星 谭慧敏 王江艳 方茅 张亮生 neilchau goudan1 xiaxiaoxue86 xqhuang woody78 tuner

发表评论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