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志东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和纷杂的年代,在心灵深处保持一片宁静的时空。

博文

巧合-5 精选

已有 6101 次阅读 2007-9-2 09:59 |个人分类:巧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讲述下一个巧合之前,先做一下有关《道德经》部分内容的普及工作。先给出《道德经》中四章的今译意思,再介绍古人对某些句子的重点注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可以用词言表达的道,就不是常;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是天地的本始;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中去观照的奥妙;常从中去观照的端倪。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强为之名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着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所以说,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是独一无偶的,独一无偶的“道”禀负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交而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都在这种状态中产生的。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上面是对《道德经》中四章的今译,内容选自《老子》[陈鼓应今译,湖南出版社,1994]。下面再介绍一下古人对《道德经》中某些句子的重点注译,内容引自《太上道德经讲义》[清康熙四十二年御定,宋龙渊注译]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一字。先天先地之先不为先。在后天后地之后不为后。最极最大。最细最微。无方圆。无形象。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极大。尚有可量。极细。尚有可指。惟道极大不可量。极细不可指。乃是至妙至玄。无极太极之大道也。可道二字。凡落于言句。便是可道。真静悠久。谓之常。可道之道。即非真常之道也。

 

无名天地之始。

       太极未分。阴阳未判。本无极也。其间无不有太极。无不有阴阳。不可指太极。不可指阴阳。即是无极。天地本无名。因形象而有名。天地尚在道之后。所以无名乃天地之始。[余略]

 

有名万物之母。

        大道既无名。又言有名者何也。有此道。即有此理。即有此天地万物。以无而生有。以一而化万。皆从无极所发。此无极之名为有名万物之母。皆是自然之妙。所以天地从道而生。万物自道而成。道为天地万物之母者。信可知矣。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名之母。便知万物虽各具一性。实同于一性。虽各具一名。实本于无名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节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物者。无极太极。混成之妙。生于先天先地之先也。故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极与太极。亦无两物。无极即是太极。太极即是无极。假使有无极而无太极。则物之实理。沦于空寂。天地人物。亦不能有化生之妙。假使有太极而无无极。则物之实理。又滞于有象。阴阳造化。亦不能有变迁之妙。细推无极而太极。太极虽有阴阳之象。然阴阳有象。而太极实非有象也。无极虽是空寂之理。理有空寂。而无极实非空寂也。是以知无极。即是太极妙无之理也。太极即是无极妙有之理也。生生化化。混成一体。先有此物。然后才有五太。五太者。有理未有气。谓之太易。有气未有形。谓之太初。有形未有质。谓之太始。有质未有体。谓之太素。理气形质体用完具。谓之太极。是故有太极然后才有天地。有天地。然后才有万物。所以此物生于天地之先。是谓天地之根本。万物之枢纽也。

 

道生一。

       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真常造物之实理。谓之道。即无极而太极也。道生一。一者。理也。此理能一天地万物。是以谓之一。有此道。便有此一。此一流行于天地。便是五行四象。[余略]

 

一生二。

二者阴阳也。阴阳者。气之动静也。气之动而为阳。气之静而为阴。有此动静。所以有此阴阳。阴阳之妙。本非有二。太极未发之前。静而为阴。太极已发之后。动而为阳。未发者。理也。已发者。气也。气行而理著。二者。二其动静也。一之理。生二之阴阳。故曰。一生二。动者。气之通也。理之著也。静者。气之复也。理之贞也。动不妄动。必静极而后动。静不妄静。必动极而后静。动静两端。是为天命之流行。万物之始终也。[余略]

 

要知《道德经》与三维伊辛模型之间有什么巧合发生,且听下回分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44-6771.html

上一篇:巧合-4
下一篇:巧合-6
收藏 IP: .*| 热度|

1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