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志东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和纷杂的年代,在心灵深处保持一片宁静的时空。

博文

说梦-3 精选

已有 6097 次阅读 2007-7-23 08:18 |个人分类:说梦|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梦的特征:1)多样性。我们各个人做的梦肯定不会相同。每个人自己做的梦之间大多也不会相同。梦境多样性主要是取决于各个人的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感情纠葛、工作经历、知识积累等。梦境是否与遗传有关的问题可能特别具有争议性。根据我的理解,既然遗传可以部分地决定一个人的身体条件、性格特征、健康状态(甚至可能还包括智力),遗传也可能部分地决定一个人的大脑的结构,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梦境的产生和形态。无论如何,各种各样的梦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幻世界。2)复杂性。计算机也无法完成的组合计算。有些梦境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也找不到对应的事物和场景。3)无逻辑性。大部分梦境是各种奇怪的事件、意象的随机组合,形成了光怪离陆的梦境。当然,有少量梦境的不同片段之间可能有逻辑上的联系。也有少量的梦境会象放电影一样会有长时间的故事叙述。4)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外界的一些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可以影响梦境。例如:某人由于手压在胸口能诱发梦魇;可能因为梦到美食而流口水,而流出的口水可能又促进了饱食美味的梦境的进行;外面的鞭炮声可能会使人梦到战争的场景;……5)与现实的不同时性。现实生活中的几秒或几分钟可以在梦境中展现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场景变化。黄粱一梦是反映梦的这一特性的典型梦境。落第书生梦见自己金榜题名、娶妻生子,封官拜相,一直活了八十岁。醒来才发觉原来是个梦,而睡前所蒸的黄粱还没有蒸熟。南柯一梦与黄粱一梦非常类似,梦中几十年富贵权势,不过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旁的一场美梦而已。

梦的分类:1)单次梦。基本上大部分的梦境只能出现一次。这主要是由于梦的多样性、复杂性、无逻辑性、随机性等特性决定的。2)多次重复梦。多次重复梦可以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心情、身体状况等条件下出现。特别是一些恐怖的噩梦或者平常担心发生的事情比较容易重复梦到。例如,担心航班误点、考试前没有复习、……另外,对家乡和亲人朋友的思念也导致梦回故乡的梦境常现。如果平时战争片看多了,夜里少不了做一些打鬼子的梦。当然,在重复梦中,不可能所有的情节都能重复出现,只要一些有代表性有特征性的梦境或意象重复出现即可以视为重复梦。3)续梦。在梦醒后再入睡后继续原来的梦境向前发展。甚至在许多天后还可以继续过去的梦境向前发展。4)有意识梦。人在做梦时有一定的意识知道自己是在梦中。甚至可能有意识地影响梦的过程,梦随心转,将梦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例如,面对美食总是想将它吃到肚子里。当然,往往在关键时刻,梦不随心转,目标无法实现,一着急(此时,可能又变成无意识梦了)醒来。5)无意识梦。人在做梦时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心随梦转,心在梦中不知梦。醒来发现原来不过是美梦一场。6)多层次梦。在自己做梦的过程中,以为自己已经醒来,但实际上仍然在梦中,最后才真正醒来。这就反映存在多层次的自我意识。通常多层次梦的前一阶段属于有意识梦,后一阶段属于无意识梦。这种梦即为“梦中梦”,可以有更多的层次。7)意识与身体一体梦。在这种梦境中,自我意识始终是与本人梦中的“身体”保持一致。8)意识与身体分离梦。在这种梦境中,自我意识可以与本人梦中的“身体”分离,自我意识好象跳离梦境的主题,在空中俯视整个梦境(当然,包括“身体”)。例如,在一些大型手术中,病人被全身麻醉,但病人可能具有在手术台上方俯视整个手术过程的奇妙感觉;一些在死亡线上挣扎后起死回生的病人可能会有自我意识离开“身体”的体验,这也是古人常常说的“灵魂出窍”。9)可控梦。通过一定的训练以及个人睡觉前有意识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梦境的类型。成功率最高可以达到1/4-1/3。当然,可控梦通常并不能控制梦境的细节,仅能控制梦境的类型。也就是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想”。10)共享梦。两人或多人同时做一个相同的梦,或相爱或悲伤。多见于古代的故事或文学作品中,如古代印度经典中就有两人同做一个相爱的梦的记载。《红楼梦》中甄贾宝玉同时梦中相聚也是一个典型的共享梦。另外,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有多人同时得到暗示某人死讯的梦境。当然,共享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见。

上述对梦的特征和分类一定有不全面、不完善、不确切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或丰富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44-4823.html

上一篇:说梦-2
下一篇:说梦-4
收藏 IP: .*| 热度|

1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