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杨振宁在中国最幸福

已有 4456 次阅读 2007-11-12 12:20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的奇思妙想|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中国最幸福
杨振宁先生是见过世面的人,虽然他是美国人,但是各种各样的事实(和数据)表明:
杨振宁在中国最幸福。
 
杨振宁说,“有记者问我80岁的生日愿望。当时我说,我最希望两岸统一,台湾回到中国怀抱。今天,我已经不再说同样的话,因为我认为台湾和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结果。”
应该是台湾和大陆的统一,而不是台湾和中国的统一。因为中国里已经包括了台湾!
因此,对杨振宁先生的话,请不要过于较真。
 
请看参考文献:
11月初,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到新加坡出席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为庆祝他85岁生日而举行的国际物理学大会,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时,回顾过去85年,再次对记者说:“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90分钟的专访中,这位充满幸福感的科学家,畅谈中国的现状、两岸统一、中美关系、高等教育、东西方教育方式,文思滔滔,在在显现他的敏锐和睿智。
   杨振宁在专访中说,他出生在1922年,那个时候也许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最困难的时期。他说,他喜欢重看鲁迅回复给为《新青年》邀稿的钱玄同的信,意思说“假如有一间铁屋子,里面的人都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你现在去大声叫醒他们,使他们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命运,你觉得这对他们有帮助吗?”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是多么悲观,对前途多么没有信心。他说,“我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生。记得当时军阀混战,常常打到合肥来,我们家经常要“跑反”,跑到乡下或者医院去避难”。
   他说,80多年后,到了今天,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人能够在年纪大的时候,对于他所关心的民族的命运感到舒泰,是幸运的。
   当回答“在中国走上幸福之路的过程中,有你的贡献吗?”的问题时,杨振宁说,他不敢说有大贡献,他只是曾经再三说过,他早年的得奖,“能够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
    他说,现在整个世界变得很快,快的道理,是受到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科技发展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影响。“今天中国进步很快,这是有目共睹;今天中国的问题多得不得了,也是有目共睹。很多人在网上抨击我,说我只会‘歌功颂德’。”
   杨振宁说,他只是觉得这些痛骂中国的人,并没有了解到很多问题的存在,不是今天政府制造出来的,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要想在三五十年内创造一个西方人四五百年才创造出来的社会,时间要缩短10倍,是不可能不出现问题的。所以,客观来说,中国现在的成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在谈到中国教育问题时,杨振宁说,在痛骂中国高等教育的人很多,“他们的痛骂,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呢?也不是,是有些道理,只是他们还没有想清楚”。他说,中国最优秀的名校如北大、清华和复旦等等对今天中国的贡献,比美国最好的大学,如哈佛、耶鲁对今天美国的贡献要来得大。他指出中国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大的功劳来自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
   杨振宁说,对于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中国政府都找他再三谈过,他们也虚心准备接受,“有很多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比如,为什么政府这几年给北大、清华,每年各校拨款6亿人民币做研究,还做不出成绩来?国内国外都很有意见“。他认为,为什么这些学校没有成绩?必须仔细去问问原因。他说,这些原因不是每年6亿元,3年就可以解决的。
   杨振宁还说,中美关系是他最关心的课题。他说,“我在中国出生,完成小学、中学、大学、硕士教育,近年来,我回到中国居住,我的父母亲是中国人。我在美国60年,三个孩子现在都住在美国,我对中美两个国家都有相当的认识,有深厚的感情,中美关系很自然是我最关心的课题。现在看,中美关系在二三十年,不会出大问题,两国就算时有磨擦有冲突,却仍有种种必须合作的地方,我对这二三十年的中美关系是乐观的。可是四五十年后,就不敢预料了。主要是因为人类正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到那时,因为中美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太大了,冲突会有集中在这两个国家的倾向”。
   杨振宁说,“有记者问我80岁的生日愿望。当时我说,我最希望两岸统一,台湾回到中国怀抱。今天,我已经不再说同样的话,因为我认为台湾和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10661.html

上一篇:一叶落知天下虎?
下一篇:杨子荣智取威虎山,谁人能破华南照
收藏 IP: 119.166.14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