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el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Kelp

博文

《海藻生物肥料》————之————海藻肥的生产工艺

已有 8810 次阅读 2015-5-18 12:4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海带, 土壤修复, 生物肥料, 海藻肥, 泡叶藻

海藻生物肥料

姜进举

第五节 海藻肥的生产工艺

海藻活性物质对海藻肥的肥效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工艺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有效成份的提取率、稳定性和作用功效,通过不同方法得到的海藻提取物其内含物和应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如何最大程度保持和利用海藻天然活性成分,是海藻肥生产的核心工艺之一,也是需要不断突破提升的重要课题。

海藻肥生产中,通过细胞破碎或增溶等技术手段提取海藻细胞内含物,以及使海藻大分子化合物降解为可溶、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藻体消解。目前,国际上消解海藻藻体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又称机械破碎法,是通过高压研磨、冻融、冷冻粉碎、渗透破碎、超声波等物理手段将海藻破碎成细小颗粒,为减少活性成分损失,整个过程尽量避免高温和化学药品;物理法主要包括均质过滤法、渗透休克法、超声波破碎法、研磨法、高压匀浆法和冷冻粉碎法等;其中均质过滤法的费用相对较低;渗透休克法的提取物纯度高,但细胞破碎率低、操作复杂、费用较高;超声破碎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破壁效率较高,但易局部过热致使活性物质变性失活,且成本较高,不适于工业化批量处理;研磨法的整个过程需高效冷却;高压匀浆法的破碎率较低,需要反复破壁以提高破碎率6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提取法、有机溶剂法和碱解提取法等,易放大用于批量处理,工艺相对成熟11。直接提取法,是将海藻粉末加水加热后提取滤液,此法操作简单、应用较早,但受海藻种类和收获季节等因素影响,提取效率偏低,通常只有30%-40%的干物质能顺利被水溶出12。有机溶剂法,是一种用洗涤剂溶液增溶,或用有机溶剂溶解细胞壁/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以破坏细胞壁/细胞膜,从而释放海藻细胞内含物的方法,整个过程中原料的粉碎度、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设备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提取效率,需摸索出合适的工艺参数。碱解提取法,该法是国外生产海藻肥的常用方法,也是褐藻胶加工的关键步骤,即利用脂的皂化作用使细胞膜增溶而将藻体消解;碱解提取法主要是在碱性溶液中(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溶液)对藻体进行水解,使藻体中结合态的元素被释放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能提高有效成分的释放率,但对设备要求较高6, 12

生物方法主要是微生物发酵降解法、酶解法,工艺条件较温和。微生物发酵降解法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借助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有机酸等对海藻藻体进行生物降解,裂解细胞壁、细胞膜,释放海藻细胞内的活性物质,并对释放出来的活性物质进行生物加工,产生种类更多的活性物质,从而增强海藻肥的肥效。酶解法是通过酶分子的生物催化作用,作用于海藻藻体的生物大分子,使致密的海藻组织变松散,使海藻细胞裂解,将“束缚”在海藻组织和海藻细胞中的天然活性物质“解放”出来,不会影响到天然物质的生物活性,从而很好地贡献于海藻肥的肥效。

综合比较消解海藻的几种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酶水解或物理消解,这两种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海藻天然物质的活性,但技术难度高、对设备要求高,掌握的企业屈指可数。其次,是采用微生物将海藻酵解,工艺条件较温和,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海藻活性成分,且在保留海藻活性成分的同时,将其大分子转化为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小分子,还能代谢产生海藻原料中不含有的、对作物有益的其他活性成;微生物酵解法的技术要求高,产品稳定性较难控制,需优化操作和控制工艺过程。目前很多生产企业采用化学提取法,使用酸碱和氧化剂来消解海藻,易于批量工业化处理,能提高藻体加工提取的效率,但也对海藻活性物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8。在生产实践中,通过系统工程学设计,将多种破壁提取方法进行有机组合,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弥补其缺点,是切实可行的方案。从海藻肥更加绿色、天然、高效的发展趋势来看,微生物酵解法、酶解法和物理法是海藻肥加工制造工艺的重要突破方向,以先进的科技、工艺和设备,生产出高品质海藻肥。


后续章节,近期逐节发表,敬请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19157-891022.html

上一篇:《海藻生物肥料》————之————海藻活性成分及功效
下一篇:《海藻生物肥料》————之————海藻肥的现状及展望
收藏 IP: 123.235.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