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连续三年最热

已有 2943 次阅读 2015-12-9 19:0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最热年, 预测检验,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连续三年最热

                            杨学祥,杨冬红

 

英国气象局认为,全球变暖速度放缓的态势很可能在两年内结束,地球气候系统正在经历极端变化,今明两年气温可能创下新高。

英国气象局的研究估计,地球可能已进入一个世纪以来强度数一数二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指的是,气候系统发生变化,使太平洋海水变暖从而推高全球气温。厄尔尼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干旱和极端天气。

英国气象局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至少不亚于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当时,厄尔尼诺事件曾引发南美的致命泥石流、东南亚的严重干旱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极端天气。

厄尔尼诺事件可能还会导致到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三年破纪录——全球平均气温2014年创新高,预计今年还会上升。同时,气温升高的速度可能将进入加速期,加速水平与全球变暖速度放缓前类似。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亚当·斯凯夫教授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一两年内,全球的十年变暖速度将达到20世纪末的水平。”

斯凯夫教授认为,在过去15年的“降温”期中,太平洋拉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不过目前的迹象表明,地球又一次进入了“变暖”期。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2012522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2014721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4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8月史上最热,都是2014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99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865.html

最热年预测得到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现象“愈演愈烈”,明年会更热?

2015-12-09调水专家

英国气象局认为,全球变暖速度放缓的态势很可能在两年内结束,地球气候系统正在经历极端变化,今明两年气温可能创下新高。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称,这一发现可能推翻气候怀疑论者的说法。气候怀疑论者称,过去17年来全球变暖的速度放缓,证明科研人员的担忧言过其实。

英国气象局的研究估计,地球可能已进入一个世纪以来强度数一数二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指的是,气候系统发生变化,使太平洋海水变暖从而推高全球气温。厄尔尼诺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干旱和极端天气。

英国气象局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至少不亚于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当时,厄尔尼诺事件曾引发南美的致命泥石流、东南亚的严重干旱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极端天气。

厄尔尼诺事件可能还会导致到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三年破纪录——全球平均气温2014年创新高,预计今年还会上升。同时,气温升高的速度可能将进入加速期,加速水平与全球变暖速度放缓前类似。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亚当·斯凯夫教授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一两年内,全球的十年变暖速度将达到20世纪末的水平。”

斯凯夫教授认为,在过去15年的“降温”期中,太平洋拉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不过目前的迹象表明,地球又一次进入了“变暖”期。

他表示,千百年来,这种气象模式的自然变化时有发生,但是鉴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些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变得更加深远。

法新社913报道,英国顶级气候和天气机构在报告中说,在厄尔尼诺等天气现象的推动下,人为的全球变暖因素势将导致今明两年出现异常高的平均气温。

为该报告出力的英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的罗恩·萨顿对记者说:“目前来看,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很可能在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排行榜上居于前列。”

他说:“这并非偶然。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海洋和大气中能量持续积聚的效应正在显现。”

该报告称,未来几年全球气温升高的速度也将加快,终结十多年来全球变暖速度看似放缓的势头。

一些怀疑论者曾抓住这一全球变暖“暂停”的机会,宣称驱动气候变化的更多的是自然循环、而不是人类活动。

然而,一些科研人员认为全球变暖的趋势并没有显著放缓,而是计算有误。

这份来自英国气象局的报告题为《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大变化?》,共20页,着重指出了当前在地区范围内影响降水和气温的主要天气模式的变化。

该报告称,以太平洋热带地区为中心的厄尔尼诺天气模式正“愈演愈烈”,而且势将成为有记录以来强度数一数二的厄尔尼诺现象。1982年和1997年的冬季也出现过“强厄尔尼诺”。

英国气象局称,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亚洲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北非南部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发生干旱。

(文章来源:参考消息网;综合整理编辑:中国水产门户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c1MTc2NA==&mid=402953509&idx=6&sn=8dd4f82d39271b6b155766cec158c131&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2202.html

上一篇:2015年12月2日厄尔尼诺强度继续衰减
下一篇:印尼发生6.9级地震:关注11-1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