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5年厄尔尼诺为什么比1997年弱?

已有 3223 次阅读 2015-10-28 13:0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南极半岛海冰, 厄尔尼诺, 日食, 海温异常

2015年厄尔尼诺为什么比1997年弱?

                           杨学祥,杨冬红


1 2015930日、2015年10月7日20151014日厄尔尼诺3,4区厄尔尼诺指数同为2.4(周均值),201510月21日厄尔尼诺3,4区厄尔尼诺指数同为2.5(周均值),201510月要达到199710月月均值2.64,几乎没有可能。除非20151028日厄尔尼诺3,4区厄尔尼诺指数都超过3.28(周均值)

http://www.weatherzone.com.au/climate/indicator_enso.jsp?c=nino34

 

2014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54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据计算,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9月到11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20141118-2015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2014-2015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621指出,厄尔尼诺3区自20145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0.5,目前超过1,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11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49-728地球自转加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时期已过去大半,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大值,将加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730-116为地球速度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8月形成厄尔尼诺的预测还是阻力重重,除非9月南极半岛异常变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判断最强厄尔尼诺发生条件的重要标准是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的位相变化: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得到增强,拉尼娜受到抑制;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圣婴,拉尼娜是圣女,拉马德雷是母亲。1951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2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1982年到1983年事件,以及1997年到1998年事件,都处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很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1702.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北极每年丢失了53900平方千米的冰;南极每年增加了18900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919日,自1979年以来南极洲的海冰结冰区域首次超过了2000万平方英里,根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这样显示。这一基准的结冰程度持续保持了几天。1981年至2010年间平均最大的结冰范围为1872万平方千米。

今年单日最大结冰量发生在920,据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在这一天海冰覆盖面积为2014万平方千米。今年五天平均最大结冰量发生在922,海冰覆盖了2011万平方千米。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2014/10/qhbhyw/2209601.shtml

20149月末南极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是阻碍厄尔尼诺现象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关系重大。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形成拉尼娜事件,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诺事件,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南极环大陆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1)

同样,非洲海冰开关可控制南大西洋的海洋环流,澳大利亚海冰开关可控制印度洋的海洋环流。由于德雷克海峡通道狭窄,海冰开关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1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2 给出了厄尔尼诺3区在20147-10月海温异常变化,显示7月末海温开始下降,8月出现负值,8-10月低于厄尔尼诺标准,与8-9月南极海冰逐渐达到最大值相对应。


2 厄尔尼诺320143月至20152月海温异常变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331.html

1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12]1999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      6      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      6      12 (极强厄尔尼诺)

 

2000-02-05     p             极区        3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2000-12-25     p             极区        3       12     14  极强厄尔尼诺(未发生)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  (未达到最强)

                                                                         

图1-2和表1的数据表明,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并不能唯一的确定厄尔尼诺的强度,必须有南极半岛海冰变化的共同配合。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是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得到南极半岛海冰配合最典型的例子,2000年厄尔尼诺没有发生是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没有得到南极半岛海冰配合最典型的例子,2015-2016年厄尔尼诺没有达到最强标准是日食-厄尔尼诺系数没有得到南极半岛海冰配合最典型的例子。

我们多次指出,2015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将导致2015年最强厄尔尼诺预测泡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2845.html

 

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的发展过程与2000年、2015年对比:


1996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

 


1997923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

 


1998922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此次厄尔尼诺在6月结束,拉尼娜形成。

 


1999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支持拉尼娜发展。

 


2000923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厄尔尼诺没有形成。


2013923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

 


2014922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厄尔尼诺没有形成。


2015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阻碍最强厄尔尼诺发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1637.html

上一篇:今明两天气温“咣当”往下降:关注25-27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阿富汗大震敲响2016年长江巨洪的警钟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4 周少祥 杨文祥 钟炳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