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变冷还是变暖?

已有 3235 次阅读 2015-10-3 09:42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拉马德雷冷位相, 气候变化, 自然周期, 月亮赤纬角, 地震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变冷还是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

 

兰州晨报讯(记者武永明)记者201587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管晓丹团队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科学报告》的一项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的增温停滞是由于动力冷却抵消辐射增温的结果。

1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呈现明显的增温趋势,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似乎存在矛盾。管晓丹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温度变化分离成动力和辐射温度两部分,并分别分析了动力和辐射造成温度在近15年的变化特征。

研究发现,动力温度在近15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这一现象背后的控制因素是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因此,当前的增温停滞只是暂时的,全球平均气温将随着自然变率的位相转变而重新上升。

所谓了“增温停滞过程中动力的冷却作用”和“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证实了我们在2004年以来提出的气候变冷机制和拉马德雷冷位相变冷时期,证实并将继续证实我们的三大预测:

 

“增温停滞过程中动力的冷却作用”:

2000keeling提出的1800年潮汐调温作用,2002年郭增建研究员提出的深海及其边缘巨震降温作用,2008年我们提出的18..6年周期的月亮赤纬角调温作用。

 

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50-7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三大预测:

 

一、2000年地球进入55年周期的变冷时期与变暖停滞15年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6481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1728.html

 

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球进入变暖峰值与2014年最热新纪录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三、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地球进入变冷峰值将在十年后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我们的前两个预测已经被证实,第三个预测将在十年后得到证实。

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有许多相似之处,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都是强厄尔尼诺年。区别在于,1997-1998年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2015-2016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1998年后全球变暖停滞一样,2016年后气候变冷将逐渐形成,2023-2025年进入变冷峰值。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2006233):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cn.qikan.com/gbqikan/view_article.asp?id=kjch20060907&yuedu=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 "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世界环境。2007, 2):60-6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23 (6): 1813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动力冷却抵消辐射致近15年北半球增温停滞

2015-08-09 01:55:37 来源: 兰州晨报(兰州)

本报讯(记者武永明)记者87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管晓丹团队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科学报告》的一项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的增温停滞是由于动力冷却抵消辐射增温的结果。

增温停滞作为近年来气候变化讨论的热点话题,本身已经引起了全球不同领域的关注。有关增温停滞的研究表明,近15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呈现明显的增温趋势,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似乎存在矛盾。但由于温度变化是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既要考虑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化与全球平均气温的紧密联系,更要量化人类活动造成的辐射温度的作用,进而更合理地预估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

管晓丹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温度变化分离成动力和辐射温度两部分,并分别分析了动力和辐射造成温度在近15年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动力温度在近15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这一现象背后的控制因素是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因此,当前的增温停滞只是暂时的,全球平均气温将随着自然变率的位相转变而重新上升。该研究还通过分析增温停滞时期和显著增温时期的原始温度、动力温度和辐射温度的差值,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以及北美大西洋地区的动力温度在增温停滞时期出现显著的降温现象。这项成果揭示了增温停滞过程中动力的冷却作用以及辐射的增温作用,并从侧面证明了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危机”仍然存在,大气中持续增加的温室气体仍会造成辐射温度的不断上升。

作者:武永明

netease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http://news.163.com/15/0809/01/B0HRKLFK00014Q4P.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5001.html

上一篇:东北或将开启入冬进程:厄尔尼诺发生后的低温冻害
下一篇:东北经济全面告急:GDP增速倒数 人口外流严重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