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7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6.0级地震:关注7月潮汐组合

已有 2245 次阅读 2015-7-2 14:4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地震

7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6.0级地震:关注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在所罗门群岛()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公里。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潮汐组合A:7月2日为日月大潮,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8.4459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相关报道:

7月2日3时35分所罗门群岛发生6.0级地震

2015-07-02 04:22:15 来源: 地震局网站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在所罗门群岛()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公里。


(原标题:7月2日3时35分所罗门群岛发生6.0级地震)

netease 本文来源:地震局网站

http://news.163.com/15/0702/04/ATG9DOT8000146BE.html

震级(M)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3.32015-07-02 10:45:2038.473.7131塔吉克斯坦

6.02015-07-02 03:35:19-11.0162.510所罗门群岛

3.02015-07-01 19:31:3836.8121.76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

3.22015-07-01 10:42:3827.491.37不丹

4.02015-07-01 03:44:4439.573.57吉尔吉斯斯坦

http://www.ceic.ac.cn/ 


2015年7月潮汐组合:强弱潮汐过渡时期

已有 444 次阅读 2015-5-6 12:39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预警 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5年7月潮汐组合:强弱潮汐过渡时期

                             杨学祥

   2015年1-4月和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11-12月,2015年5-6月为弱潮汐时期。2015年7月是强弱潮汐过渡时期,7月末8月初有强潮汐出现。

   潮汐组合A:7月2日为日月大潮,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8.4459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B:7月9日为日月小潮,7月7日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0度,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C:7月16日为日月大潮,7月1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4165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7月21日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0.00012度,7月24日为日月小潮,2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较弱,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7月31日为日月大潮,7月2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18.34505度,8月2日为日为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777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278.html

上一篇:农业部发布预案科学应对厄尔尼诺:防洪涝、防干旱、防早霜
下一篇:韩政府宣布MERS疫情结束的时间将被推迟:干旱气候惹的祸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