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马拉雅构造带或还有大地震:关注喜马拉雅山跷跷板运动
杨学祥
科技日报2015年5月28日讯 (记者张盖伦)“今后几年大地震活动形势仍然紧迫,需重点关注巴颜喀拉断块、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和喜马拉雅构造带。”在5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院士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邓起东对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分析后表示,不排除喜马拉雅造山带再度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我在2015年5月20日指出,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类似于地球其它地区,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综合分析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冰川每年变薄大于42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以每年11厘米到22厘米的速度增长。按照冰川地壳均衡原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壳每年将均衡上升14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地壳,将以每年4厘米到7厘米的速度下降。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破坏性地震。科学家确认地震后世界最高峰高度下降2.5厘米。证实了这一理论变化趋势。
这一理论预测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壳每年将均衡上升14厘米;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地壳,将以每年4厘米到7厘米的速度下降。这是典型的西降东升的跷跷板运动。它预示:
地震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
西降是东升的预兆;
东升的规模比西降大两倍以上;
伴随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该地区的特大地震能量继续积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426.html
相关报道
喜马拉雅构造带或还有大地震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00:40
[导读] 今后几年大地震活动形势仍然紧迫,需重点关注巴颜喀拉断块、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和喜马拉雅构造带。
喜马拉雅构造带或还有大地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今后几年大地震活动形势仍然紧迫,需重点关注巴颜喀拉断块、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和喜马拉雅构造带。”在5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举办的院士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邓起东对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分析后表示,不排除喜马拉雅造山带再度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邓起东向与会者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表示,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其南缘的喜马拉雅构造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边界,至今还处于强烈推挤过程中。尼泊尔,就正处于喜马拉雅构造带上。
算上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青藏高原内已经记录到多达19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而且这些地震无一例外都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断块区及其次级断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其中9次发生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上的8级地震中,有4次都在尼泊尔。
不仅如此,活跃的青藏高原从1900年以来曾经历3次地震活动丛集高潮。目前,青藏高原正处在1995年至今的第三次地震活动高潮期内,这被称作“昆仑—汶川”地震系列。研究表明,这一地震系列的活动尚未结束,这意味着在今后几年内,仍可能有7级甚至8级地震发生。
邓起东特别提出,根据以往地震历史记录,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在青藏高原每一地震活动丛集期都有8级大地震发生,这反映了它们之间紧密的动力学联系。近期尼泊尔发生的8.1级地震,是否就是本次地震活动丛集期的那个大地震呢?“这次尼泊尔地震的矩震级为7.8级,面波震级为8.1级,所以有人也在怀疑,这次地震丛和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上的最大地震可能还没有到来。”邓起东说。
邓起东认为,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依然在延续中,其主体活动区是巴颜喀拉断块和南北带中南段。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巴颜喀拉断块、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再次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这一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强化研究和观测。
http://www.wokeji.com/jbsj/yb/201505/t20150528_1218985.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