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近期地震火山活动增强预示厄尔尼诺快速发展:2015年初变强

已有 4350 次阅读 2014-11-18 05:2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自转, 南极海冰, 厄尔尼诺, 地震, 海温矩平

近期地震火山活动增强预示厄尔尼诺快速发展2015年初变强

             杨学祥


  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所以被称为“圣婴”。

  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小值,打开德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有利厄尔尼诺的形成。

  这两种因素使厄尔尼诺发生在2015年初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根据张丽欣的记载,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高庆华,胡景江, 徐炳川等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1979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骆高远对位于赤道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及位于赤道太平洋洋中脊附近的墨西哥高原南部海区等三地区MS≥7级地震总次数与1900年以来的厄尔尼诺事件的统计表明,有8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地震活跃年。相反,在此期间12个无地震的年份无一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1982年全球共发生MS≥7级地震18次。除1月19日爱琴海中7级地震和12月16日的阿富汗7级地震发生在亚欧地震带内,其余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内。1982年墨西哥的厄奇冲火山于3月25日和4月4日两次喷发,在3月21日日本北海道的7.3级地震之后发生。从此时开始到年末,东西太平洋地震带交替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大地震,其中有7次发生在5月31日到6月30日的短短一个月内,形成明显的地震群发事件。1982年5月发生了20世纪第一个最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

  Daniel A.Walker (1995) 发现的证据显示,从1964到1987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20oS 到 40oS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厄尔尼诺和地震群——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同样,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它们在1964到1992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15oS 到 40oS同时发生.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东太平洋隆起从15oS到 40oS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

  2014年地震几乎是在复制上述过程:从4月2日到11日位于19.6oS 到20.3oS的智利北部沿岸近海发生8.1级地震1次,7.8级地震1次,6级地震5次。截止4月18日,全球已发生8级地震1次,7级地震4次,6级地震10次。地震与厄尔尼诺的相关性确实存在。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地震活跃年,其形成机制为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转换中,赤道东风和西风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差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升降13-20厘米,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特殊活跃期,2004年我们定义其为东西太平洋地震带的地壳跷跷板运动。

  厄尔尼诺前后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变化产生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是地震活动的激发因素,因此,厄尔尼诺前后一年内必有增强的地震活动。从1904年到1980年,仅有1934年一年例外。地震活动的韵律是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重要依据。智利地震旁证了2014年发生厄尔尼诺的几率为70%的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139.html

   近期地震火山活动增强预示厄尔尼诺快速发展,2015年初变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3747.html 


震级(M)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6.02014-11-18 00:52:49-46.433.810爱德华王子岛地区

4.92014-11-17 22:16:3119.6120.26南海

4.92014-11-17 22:13:4119.6120.28南海

4.92014-11-17 22:01:2719.5120.26南海

4.02014-11-17 16:59:4235.577.38克什米尔地区

6.02014-11-17 09:06:00-9.6155.120所罗门群岛

6.62014-11-17 06:33:21-37.6179.530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

3.02014-11-16 21:04:0938.274.3175塔吉克斯坦

7.12014-11-15 10:31:422.0126.550马鲁古海

3.22014-11-15 08:28:0023.3100.515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4.72014-11-15 07:03:1537.1103.710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

5.72014-11-14 09:24:1542.277.310吉尔吉斯斯坦

3.02014-11-13 23:11:2123.3100.55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12014-11-13 23:11:0823.3100.516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12014-11-13 20:49:5131.985.06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3.02014-11-12 10:44:4731.8104.117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3.32014-11-12 04:09:4544.881.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

3.12014-11-11 03:01:5531.5115.55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3.72014-11-10 21:20:0438.875.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6.02014-11-10 18:04:20-22.8171.410洛亚蒂群岛地区

3.82014-11-09 19:06:2937.176.41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

3.82014-11-09 07:39:3444.083.4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

3.42014-11-09 01:44:4134.781.26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3.52014-11-09 01:37:4437.697.010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3.32014-11-09 01:06:5324.797.431缅甸

2.62014-11-08 20:28:1738.9110.70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塌陷)

3.02014-11-07 20:49:3837.478.6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

6.42014-11-07 11:33:55-6.1148.250新不列颠地区

3.02014-11-07 03:32:1040.276.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3.12014-11-06 23:22:5428.0101.16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3.32014-11-06 14:54:2031.3103.215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3.02014-11-06 12:25:2742.784.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3.82014-11-06 07:26:4244.083.4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

3.02014-11-06 07:11:0344.083.4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

3.02014-11-06 06:22:4231.5115.55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3.42014-11-05 14:06:0736.886.8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

3.22014-11-03 01:12:5927.1103.38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

6.92014-11-02 02:57:21-19.7-177.8410斐济群岛地区

6.02014-11-01 18:59:55-31.8-111.220复活节岛地区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B:11月3日为月亮近地潮,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00008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7日为日月大潮,11月10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57485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5日为月亮远地潮,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044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4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2572度,2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F:11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月1日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0.00013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217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199.html

上一篇:2014年11-12月雾霾加重
下一篇:湖北雾霾天气或持续到月末:关注22-24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